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题 > 正文

影视剧作品中的邓小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16:31 人民网

  影视剧作品中的邓小平

  陈晋

  从1989年第一部以邓小平为主人公,艺术化地再现他的生平事迹的电影故事片《百色起义》问世以后,邓小平这一历史伟人的生平、功绩和理论,逐步进入了各种文艺样式和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工作與生活如何大不同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新浪会员登录UC聊天
新闻传播体裁的创作视野。这一过程,事实上也是让邓小平形象及其理论更为直观和深入地走近人民群众并得以在社会中普及的过程。本文选取三种类型的作品来概述它们对邓小平形象及理论的表现:一、影视剧艺术作品中的邓小平;二、电影电视文献纪录片中的邓小平;三、理论专题片和政论片对邓小平理论的宣传。

    一 影视剧艺术作品中的邓小平

  影视剧作品对邓小平形象的艺术反映,主要选取的是他经历战争岁月的题材,一般都是在对历史事件的宏大叙述中,再现邓小平作为高级指挥员的领导艺术和决策过程,由此塑造邓小平的独特形象。

  下面按题材发生的时间为线索来进行概述。

  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广西电影制片厂1989年摄制的《百色起义》,是一部精巧而又严谨的佳作。作为历史事件,邓小平1929年领导发动的百色起义,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光辉的一页,也是邓小平革命生涯中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创建一个地区革命事业的重大事件。作为艺术对象,它是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题材:既容易拘泥史料而流于枯燥和单调,也容易因为表现重要历史人物而变得谨小慎微。但该作既真实细致地反映了百色起义的历史环境和过程,又突出刻画了邓小平在复杂多变的历史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洒脱机智的性格和果断驾驭事件进程的能力。饰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卢奇的表演,也大体做到了神似,故成为此后有关影视剧中饰演邓小平的主要人选。应该说,这部电影在艺术地反映邓小平生平的创作中具有开创性意义,也是一部经典之作。

  反映百色起义这一题材的作品,还有2001年由中共广西区委宣传部、广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等单位合作出品的电视连续剧《红岸———邓小平在1929》。

  邓小平在抗日战争时期:199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浴血太行》,表现了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开辟太行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直到胜利的艰苦历程。该片比较粗略地反映了邓小平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活动,包括他从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改任一二九师政委,策划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香城固等战斗,以及率一二九师参加百团大战。影片还突出反映了1943年彭德怀、刘伯承、陈赓等人先后离开太行山回延安后,邓小平开始全面主持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工作,领导根据地人民战胜蝗灾和日本军队的残酷“围剿”等。值得注意的是,影片还第一次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和卓琳结婚的过程。片中的邓小平由史鑫扮演。

  邓小平在解放战争时期:八一电影制片厂1996年摄制的故事片《大转折》,全景式地记叙了1947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和晋冀鲁豫野战军政委的邓小平,根据中央由防御转入进攻的战略决策,同司令员刘伯承一道,勇挑重担,率部实行无后方作战,毅然将解放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历史过程。电影分《鏖战鲁西南》和《挺进大别山》上下两集。上集以宽广的画面再现了刘伯承、邓小平率主力12万人,强渡黄河天险,在鲁西南地区经过28天连续作战,克服重重困难,歼敌5万6千余人,打开了南下的通道。下集描写正义之师,所向披靡,刘邓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长驱直入,从几十万敌军上有飞机、下有大炮的围追堵截中杀开一条血路,千里跃进到大别山地区,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心脏,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在全景式的叙述中,该片对邓小平的刻画相对细腻了一些。例如,在围攻羊山集时,由于战前侦察工作不细,我军进攻受挫。刘伯承亲临前沿阵地视察,目睹战士们在水深及腰的战壕中坚持战斗,百感交集。邓小平主动在刘伯承向中央军委作的检讨上签字。在纵队一级首长会议上,刘伯承和邓小平毅然宣布换将。该片还注意反映刘伯承、邓小平二人的战友深情,特别是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时,决定将司令部分为两摊子,即“前指”留在大别山与敌周旋,“后指”则退到淮河以北,转入外线作战。激烈争执之后,刘伯承终于做出让步,让邓小平留在了更具危险性的“前指”。雪地里,刘伯承依依惜别,目送邓小平率队伍渐渐远去。在北向店,刘伯承部队和敌人在大雾中相遇。得知情况后的邓小平焦虑万分,立即派部队增援,刘伯承等人终于安然脱险。

  刘、邓首长同基层官兵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是支撑片中故事的重要内容。如有意识地刻画了一位机枪班长赵福昌,在不同的情势下几次同邓小平见面交谈,特别是邓小平率部队与红军、新四军的四位妇女烈属相遇,面对前面部队留下的请求照顾她们的条子,邓小平心潮起伏,但却默然不语。

  1991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则着重反映了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的过程。该片对淮海战役的反映是全景式的,叙事规模宏大。虽然邓小平作为艺术形象反复出现,但《大决战》系列电影追求史诗风格,突出历史事件的真实,不是特别注意细腻地刻画人物形象。

  2001年,安徽省话剧团和合肥市歌舞团共同演出的大型话剧《风驰瑶岗》,则以恢宏的气势反映渡江战役。该剧叙述以邓小平为首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在安徽省肥东县的瑶岗村,运筹帷幄,成功地指挥百万雄师渡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利用和谈“划江而治”阴谋的过程。剧中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众多领袖人物和高级将领现身,这在话剧舞台上十分少见。

  戏剧离不开有机的情节和细节,为了充分表达瑶岗群众和子弟兵之间的鱼水关系,作者不着痕迹地对其逐渐加深加浓,例如童养媳毛妹子井边汲水困倦不堪,被邓小平发现,问明缘由,立即解救了这个苦命的童养媳。另外,邓小平和老班长、“面条”、警卫员在同一个党小组过组织生活的戏既诙谐又亲切,衬托出在大战之中我军指战员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概。

  邓小平率部进军和主政大西南:1997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故事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反映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二野战军一部及十八兵团所部,在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率领下,将盘踞在大西南的近百万国民党部队全部围歼,并成功地促使一批国民党将士接连起义,从而粉碎了蒋介石妄图固守西南和卷土重来的最后梦想。

  反映这一题材内容的,还有贵州电视台于2001年推出的四集电视连续剧《邓小平在1950》。在剧中,创作者较好地营造了1950年西南(主要是贵州)真实的历史氛围,又很好地拓展了主要人物邓小平的情感空间,并使二者相得益彰。该剧在邓小平与老战友刘伯承,与家人卓琳,与下级杨勇、陈赓,与跟随自己多年的秘书常友山、方玉华夫妇,与统战对象沈辉等人物的关系上,以若干十分生活化的、动之以情的小情节和细节,从情感层面上揭示出邓小平作为一个活生生的领袖人物,在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中极富人情味的行为方式。

  邓小平在“文革”中:邓小平女儿毛毛(邓榕)写的传记性作品《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2001年由江苏花厅评弹团改编为现代长篇弹词《邓公十年》上演后,填补了艺术化反映邓小平在“文革”中的经历这段空白。《邓公十年》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用艺术的手段展现了邓小平一生中跌宕起伏的重要一页。他被批判打倒,至江西劳动,长子邓朴方遭迫害致残;故地重游井冈山、南昌等地;复出工作后,大刀阔斧地全面整顿,不幸被再次打倒;粉碎“四人帮”后,在人民的呼唤下,邓小平再度复出。弹词通过深沉感人的描述,引发人们去感悟这十年的历史。在表演中,演员着力塑造了邓小平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形象,同时也以深情的说唱描绘了他作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一腔爱心。每一回书中都有两档重要唱段,以苍劲有力、感情饱满的“张调”来演唱,以激情感染听众。

  邓小平在新时期:2001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小平,你好》,主要是反映邓小平在新时期领导人民改革开放的事迹。

  2003年2月,在邓小平逝世六周年的时候,中央文献研究室和珠江电影制片公司等单位联合制作的电影故事片《邓小平》,以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丰功伟绩为主线,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再现了邓小平从1977年复出至1992年视察南方这段重要历程中的光辉形象。

  邓小平的少年和晚年:1997年,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少年邓小平的故事》,第一次塑造了少年邓小平的艺术形象。这部作品力图把题材的严肃性和儿童观众的审美情趣结合起来,从两个层面上展开叙述。一方面反映少年邓小平同小伙伴们的一些细节,如砸铜钱,上私塾,戏水牛等生活场景,一方面展示当时国家的苦难,民众的呼号。1998年,黑龙江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也演出了同名话剧。

  2002年,黑龙江牡丹江评剧团演出的大型评剧《邓小平在那个春天》,选取邓小平退休生活的一个侧面,塑造了戏曲舞台上晚年邓小平的艺术形象。全剧一个“情”字贯穿始终,一个“爱”字连着台上台下。该剧在塑造邓小平形象时,立足于平民的视角,着力表现他既是一位可亲可爱的性情中人,又是一位具有大感情大境界的大写的人。全剧充分借助戏曲艺术的假定性和写意性,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把人物心理外化为优美的舞台画面,尤其是结尾的处理别具一格,写实与写意达到了有机结合。

  几点评说:

  1、从题材来看,邓小平大部分时期的经历虽然都进入了艺术创作的视野,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他作为方面军和战略区主要负责人的革命生涯。他留法时期参加革命、在中央苏区的沉浮,特别是1952年调中央工作和1956年起担任十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时期的经历,还没有看到有影视剧艺术作品进行反映。这当然与题材本身的可写性和可视性有关,与题材本身的故事性和敏感性有关,不能强求。事实上,反映邓小平在“文革”和新时期的经历的影视剧艺术作品,虽然也有,但显然较弱。究其根源,盖因题材或过于宏大,或有些敏感,或离现实太近,在艺术再现上有着特别的难度。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创作现象,当邓小平的经历还没有完全融入整个中国历史的时候,他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可以放手来写,当他的经历完全融入整个中国历史的时候,创作者们便不得不拘谨起来了。除客观原因外,也与创作者对邓小平和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历史进程的理解水平和把握能力有关。

  2、就以上提到的反映邓小平在战争岁月的生涯的作品来看,基本上是以历史事实为主、艺术虚构为辅。也就是说,邓小平作为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人,表现他时,必须特别注意历史背景和整体事件的复杂局面的真实再现,创作者的余地主要表现在一些细节的刻画上面。但运筹帷幄的决策过程,多是一系列发生在高层的、政治性极强却并无多少戏剧性可言的事件,这又为艺术的虚构增加了难度。应该说,电影《百色起义》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而其他不少作品往往是宏大叙事压过了人物形象的丰富和细腻。

  3、在邓小平艺术形象的塑造上面,创作者们大都注意到刻画他同其他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刘伯承等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但就实际效果而言,这方面的成败,关键多在于演员本身的气质、把握和发挥,故而常常出现观众看的是演员,而非作品。当然,这也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卢奇在接受采访时多次申明,“扮领袖人物除了外形接近,更重要的还是把握人物的精气神,也就是人物的出身、学识、经历、思想、风度、思想内涵等。我力求在这些方面来接近领袖人物。”

    二 电影电视文献纪录片中的邓小平

  在以邓小平为主人公的作品中,如果说影视剧艺术作品是“塑造”一个邓小平的话,那么,电视电影中的文献纪录片,则是“还原”一个邓小平。因此,这种体裁要求通过原始的音像和文字图片资料,通过遗址场景的拍摄和当事人的采访,尽最大可能地去接近和记录一个真实的邓小平,哪怕在细节上,也容不得半点的虚构和模糊。

  1997年元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十二集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开启了借用影视手段,真实记录和还原邓小平生平事迹的先河,也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反映邓小平波澜壮阔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的文献纪录片。

  全片12集分别为:早年岁月、苏区风云、戎马生涯、十七年间、十年危艰、历史转折、绘制蓝图、新的革命、走向世界、为了和平、心系统一、晚年情怀。该片在1997年元旦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97年1月12日《参考消息》发表南通社记者文章称:“这部纪录片无疑是中国所有电视节目中最受欢迎的杰作。”“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片中有许多历史资料是第一次同中国观众见面。”

  毫无疑问,这部片子之所以得到观众的认可,最根本的是由邓小平本人的历史贡献和个性魅力,由他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决定的。同时,也与创作人员比较好地处理了以下三种关系有关。

  一是这部片子既要描述邓小平的生涯事迹和实践活动,又要表现他的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一些基本观点。因为这个题材本身就要求,它不是一个普通人物的传记片,同时又不能做成理论宣教片。因此,如果只偏重于某一个方面,就很难涵盖片名的意义,也难以结构全片的内容。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活动,就难以完全按编年体的方式来结构和叙述。例如,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79年邓小平就开始酝酿,到1992年提出和确立,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如果按编年来结构,就会出现每一集都掺杂着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外交等方面的内容,线索太乱。缺少中心线索,是结构片子的大忌。这样,全片的前五集基本上按历史的顺序纵向叙述,后七集则选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几个重要观点,依据他的活动线索来横向展开。前五集的内容,是邓小平后来走向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在革命经验、政治智慧和思想理论各方面的必要准备,事实上也是回答了一个问题:“他从哪里来?他为什么能在第三次复出以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后七集虽然是有点专题性,但每一集也特别注意到一个中心线索来龙去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叙述中把一些观点交待清楚。而最后一集主要叙述他退休以后的事情,又回到了传记性上来。首尾呼应,全片就有了整体感,实现了宏观的从容大气的创作目的。

  第二个关系,是如何处理好邓小平个人的选择和他身处的历史大背景及重大事件的关系。记述伟人题材不同于一般人物题材。因为伟人的不凡之处,恰恰在于他的选择和历史的要求是同步的,并且互相创造和影响着一同前行,前行的道路越坎坷,前行的脚步越艰难,对当事人和后来者的心灵也就越震撼,越激励。反映伟人,要真正把主人公的特点表现出来,否则,就是见事不见人,表面上是轰轰烈烈了,但如果观众看后对你要表现的主人公本人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也不能算是成功之作。由此,该片注重把邓小平放到重重困难面前来勾画他的特殊性格。例如,第六集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恢复实事求是,真理标准讨论,工作中心的转移,到平反冤假错案和如何评价毛泽东这一历史转折的复杂过程,一环扣一环,几乎每一件事情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说清楚这些重大事件的同时,着重表现邓小平的决策,二者交融,邓小平罕见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就凸现出来了。邓小平的传奇生涯,是他的三落三起。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每一起落,都和党内的重大斗争有关,处理他在1975年领导整顿后的第三落时,特意表现了毛泽东让他主持做一个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他婉拒了。选取这个事件,好就好在交待了他第三次沉浮的根本原因是不赞成“文化大革命”的路线,表现了他坚持原则、光明磊落的性格。他个人的命运和历史就合二为一了。其他如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段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革命风范;在三落三起的政治生涯中,面对挫折时乐观豁达、坚忍不拔的崇高信念;在领导整顿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大刀阔斧的果断气魄;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评价毛泽东问题上,展示出的科学态度和袒荡胸襟;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贯穿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立足国情和历史发展的远见卓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这些有意识的渲染,都使观众对邓小平这个“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第三个关系,是怎样处理好议论和纪实的关系。真实性和现场感是纪录片的生命。但是,在创作中有两个难题不可能彻底地实现这一目标。一个是纪录邓小平的生涯的资料毕竟有限,一些必须反映的重大经历的资料如果没有,也不可能回避不说;一个是片中要反映的一些观点性的内容,本身就难以“纪实”化,总要有所议论。为了尽量保持纪实性,这部片子比较注意这样三点:一是对当事人的采访设计得好,作者熟悉素材,尽可能掏出生动事例。一是解说词比较平实,重在交待过程,形容词一般没用或尽量少用,需要议论一些观点的时候,基本上引用邓小平自己的原话,或通过当事人和权威人士的采访来实现。一是创作者把寻找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作为创作拍摄的重点,设法让文献“说话”,特别是让片子的主人公走向“前台”,一些相当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使这部片子有特别的价值,可以说,是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关于邓小平的“信史”。片子之所以叫“文献纪录片”大概与这种追求有关系;片子的纪实风格和生动性也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片子中的一些动情点也常常在于邓小平本人的音像的出现。

  1998年初邓小平逝世一周年的时候,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纪录片《丰碑》,则从邓小平逝世后人民群众对他的怀念起笔,高度浓缩了邓小平的一生,突出反映了邓小平的理论、业绩和风范,是留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永恒丰碑。片子围绕这一主线,将邓小平逝世后人民群众的追悼、怀念,同邓小平生前的活动,同现实中国在农村、科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诸多方面发生的进步变化组合起来进行反映。影片还采用了四川、广西、新疆、上海、深圳等地的外景拍摄和大量的人物采访。从片子风格来看,这已经不是比较地道的文献纪录片,而带有相当的专题性了。

  1998年12月,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暨改革开放20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拍摄的12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改革开放20年》,比较集中而全方位地反映了新时期以来的历史进程。各集名称为:飞越神州、戊午惊雷、重整大地、开放之路、走向市场、百姓岁月、精神家园、法制天空、兴国之翼、新的长城、四海方圆、命运之旗。全片虽然是立足于社会整体发生的变化来展开叙述,但各集内容却基本上是以邓小平的理论和实践为线索来结构的,并且纪实色彩浓厚,同时也大量表现了邓小平本人在新时期的重要活动,故在相当程度上也应属于反映邓小平功绩之作。

  2002年邓小平逝世五周年之际,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香港凤凰卫视推出的《永远的小平》,是一部比较有特色的电视片。全片通过对邓小平的家人、身边工作人员的采访,来讲述众人心目中的邓小平。片子的特色,是近距离地透视邓小平,并且主要反映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个性特征。诸如卓琳回忆与丈夫的感情,邓家的天伦之乐,邓小平的工作方式,邓小平的饮食起居,邓小平对人生、对生死的态度等。

  这样的讲述,使观众更多地了解到邓小平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此外,邓小平生前到过的地方,也相继拍摄了一些电视文献纪录片。其中,辽宁电视台1998年推出的《邓小平来辽宁》,反映邓小平在新中国成立后12次到辽宁的情况,重点表现1978年实现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在辽宁的活动。青岛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摄制的《邓小平在青岛》,则反映邓小平1979年的青岛之行。正在拍摄的还有《邓小平在上海》、《邓小平在浙江》等。这类电视文献片,挖掘和搜集史料的作用比较明显。

  几点评说:

  1、如果说,影视剧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多在于演员的表演,那么,影视文献纪录片的成功与否,则更多地取决于对原始史料的熟悉和挖掘程度。真实可靠而又鲜为人知,常常成为文献片最为耀眼的亮点。12集的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第一次大规模地展示了有关主人公的各种资料。

  2、同影视剧艺术创作相比,文献片的创作对创作者主体的素质要求有所不同。它要求创作者,无论是编导还是撰稿,不仅要熟悉邓小平,还必须有一定的学术研究的素养和灵活有机地结构史料的能力。这是成功地反映邓小平的文献片,多为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人员参与创作的原因。

  3、从反映邓小平的文献片的创作趋势来看,目前已经有了《邓小平》这样宏大而精巧的作品,也有了《永远的小平》这样通过讲述反映他的日常生活和个性特征的作品,甚至也有了带有专题性的(如《丰碑》、《千秋基业———邓小平与中国教育》)和把主人公放进历史变迁中来展示的(如《改革开放20年》)作品,下一步如何深化关于邓小平文献片的创作,无疑是一个需要考虑的话题。但其中应该注意的是,应该尽量克服把文献片专题化和政论化的倾向。否则,人物形象可能会在过多过大的历史和理论框架中被稀释淡化。

  三 理论专题片和政论片对邓小平理论的宣传

  1992年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以后,特别是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在党的旗帜上面以后,一些主要宣传和解释邓小平理论的电视片相继出现,人们一般称之为理论专题片或政论片。

  1997年以后,一些专题性电视作品逐步出现,例如,上海电视台1997年出品的《人间正道———“发展才是硬道理”纵横谈》,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于1999年6月出品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与实践》。还有广东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推出的《春风绿南粤:邓小平理论与广东实践》,共有八集,分别为:力挽狂澜、先行一步、石破天惊、走向市场、矢志攻坚、人间正道、告别贫困、双星璀璨、再创辉煌。  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央电视台1999年推出的18集大型理论专题片《伟大的旗帜》。该片以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为蓝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基本过程,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揭示了邓小平理论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该片18集的主要内容有:沧桑正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本清源———什么是社会主义;脚踏实地———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创造辉煌———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战略———“三步走”;振兴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攻石之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伟大创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治国方略———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精神文明———培养“四有”新人;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外交战略———反对霸权,维护和平;民族意志———“一国两制”;依靠力量———人民群众;钢铁长城———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领导核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跨越世纪———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与此同时,一些部门围绕《邓小平文选》三卷,制作了讲座式的内部电视教学片。例如,《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各集分别为:艰辛的探索、理论形成的前奏、命题的提出(上、下)、轮廓的形成(上、中、下)、体系的概括。

  电视教学片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依据中宣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制作的《新时期的旗帜》,各集名称分别为:历史性的飞跃———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时代的呼唤———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的主题———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利益;立论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实践的总纲———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现代化蓝图———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振兴民族的希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走向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经济改革之路(上、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民主与法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精神的家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祖国的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为了世界和平———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战略;力量的源泉———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新的伟大工程———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

  几点评说:

  1、反映邓小平,如果说文献纪录片主要是说人,那么,理论专题片和政论片,则主要是说理。尽管它也是要借助音像来反映,但其画面构成更多地是使用象征性、写意性和气氛性的画面,这些画面常常没有特指性。其创作方式也常常是先把解说词写好再配画面。其可视性自然不如文献片那么诱人,但它对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又比文字媒体更直观和形象一些,对语言的要求也要更精美一些。

  2、就目前已经出现的宣传邓小平理论的专题片和政论片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把邓小平理论和新时期以来的实践进程结合起来,相互印证;一是通过画面来演绎权威的邓小平理论学习纲要;一是教学片,大多靠专家的采访或讲座来解释。从收视效果看,自然是逐次递减。但从宣传力度上讲,则取决于播放媒体所覆盖范围的大小。

  3、如何让邓小平理论更形象、更生动、更活泼、更自然地走进观众心里,真正起到有力的宣传效果,应是认真总结的话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专题片和政论片的影响力已经开始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说语言太逻辑化,有的甚至是文件化。既然是电视作品,自然要吻合电视创作的规律,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形象化,理论的激情化,对专题类、政论类作品来说,是能否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研究员)

  《邓小平研究述评》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