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勤学少年因经济问题面临辍学(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01:39 新京报 | |||||||||||
助学档案 姓名:李春雷 年龄:12岁 籍贯:河南商丘 家庭情况:爸爸、妈妈靠买卖旧砖瓦谋生,两个弟弟分别为6岁、9岁 家庭收入:每月四五百元 面临困难:三兄弟都要读书,学费困难 上学地点:通州区北神树希望学校 年级:即将上小学四年级 学习成绩:中上,比在老家河南读书时要好 愿望:三兄弟不欠学费都上学,考上北京的免费的大学 李春雷的家安在通州区次渠镇印刷厂对面的一个平房大院里。3日中午,记者走进他家中时,春雷三兄弟和爸爸正在吃饭。屋里太热,一台风扇呼呼的吹着。由于得知记者要来,春雷早已穿上了短袖汗衫,他的两个弟弟则和往常一样光着膀子。他放下手中的馒头,起身给记者让座。家中经济支柱之一———妈妈前一天出工时淋雨病了,躺在床上,不时发出一两声呻吟。 今年春节后,春雷三兄弟和妈妈被爸爸接到了北京。每天,爸爸妈妈收砖卖砖维持全家开销,他和弟弟春雨则在通州区北神树希望学校上学。 该校校长付晓霞说,春雷学习基础不是太好,但是很努力成绩上升很快。他家里经济困难,学费都是拖欠的,“几十几十交过来补齐的”。让她担心的是,春雷能否继续上学,因为学校在暑假前进行统计,春雷、春雨兄弟俩属于没有钱,下学期可能不再就读的那一类。 买卖旧砖瓦 月入四五百 通州区次渠镇印刷厂门口的马路边,整齐码放着一些旧砖瓦和水泥板,这些便是春雷爸爸李新建和老乡们谋生的家当。李新建是去年通过“老乡带老乡”的方式来北京的,今年春节后,一家人在印刷厂对面的一个院子落下脚来。院子很大,两排平房里居住着十来户人家,都是和他一样买卖旧砖瓦的老乡。这个大院子一年2万元租金,由大家一起平摊,李新建一家要负担1500元。 李新建说,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砖收不着也卖不掉,天也老下雨,弄点生活费都困难。隔壁老乡凑过来说,一块砖只能赚一两分钱,四五天才能卖出一车砖(每车约1000块———记者注),“别说学费,生活费都没有呢!”除了买卖旧砖瓦,李新建和老乡们有时候还做些搬家搬东西之类的力气活,帮补一下家用。李新建说,算下来,每月收入也就是四五百元。 春雷妈妈李喜英在前一天出工的时候淋了雨,病倒了,发烧,一直躺在床上不能起来。李新建说,没敢到大医院去,只在镇里的诊所开了点退烧药。 在京半年 共吃两回肉 春雷这顿午餐比平常丰富,一碗凉拌黄瓜和一锅西红柿炒鸡蛋,还有每天的例行主食馒头,馒头是李喜英昨天出工前做的,满满一大盆。一会儿后,黄瓜还有,而西红柿炒鸡蛋则见到了底,李新建笑笑:“本来是给他妈妈吃的,都抢。” “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记者问。 “喜欢”,春雷小声说。 两个弟弟在一旁抢着报出了家里常吃的菜:黄瓜、茄子、西红柿、辣椒…… “还有鸡蛋。”记者说。 “没有,今天是妈妈病了才有的。”老三春来“纠正”记者的话。 春雷说,来北京半年共吃过两回肉。一次是自己想吃得实在忍不住了,问爸爸要,要了好多回爸爸才给买了一点儿。对此,春雷有点后悔,“不该向爸爸要肉吃,家里没钱。”还有一次在前几天,姥姥从河南来北京,一家人才吃了回肉。 捡来破球拍 缠上胶带打 春雷家里有两张床,一张大床爸爸妈妈和老三睡的,春雷和弟弟共用另一张90厘米的铁架床。在春雷的床边立着一张桌子,抽屉不能合拢,露出很大的缝隙,透过缝隙看到里面有一付乒乓球拍。春雷拿出来一亮,球拍面和球把上都缠满了透明胶带,这是他在放学的路上捡的。“已经很破了,人家都不要,我捡回来后缠上透明胶带就可以用了。”春雷还说,现在已经不玩了,“爸爸要我学习,学习比什么都重要”。 春雷和弟弟还有两件“好”玩具,老三春来从床边的一个小柜子里拿出了一个塑料的“变形金刚”和一个小汽车模型,问记者:“你看,好玩吗?”这些玩具都是李新建在帮别人搬家时,人家丢下后他拿回家的。除了玩具,家里的两张床、几个柜子也都是李新建帮人干活时别人送的,或者捡来的。 每逢交学费 总是很难过 北神树希望学校每学期的学费是400元,李新建总是要分几次才能交齐两个孩子的学费。他说,转眼老三也要读书了,如果春雷能获救济(指此次的青基会寻找失学儿童活动———记者注),就让老三上学,否则只能再晚两年。春雷也因为经济原因,耽搁了三年没入学,以致现在12岁才读三年级。 春雷说,上个学期,老师说了两次,要他回去和爸爸说把学费交齐了。“每次老师要我交学费的时候,我就很难过,我就想到如果学费交不了,我是不是就不能再读书了”。 春雷说,家里穷,也想过去帮爸爸卖砖,也向爸爸要求过,不过爸爸不让他去,“说我太小,让我在家读书写字”。 首次考高分 爸爸奖励一角钱 学校离家很远,每天上学放学,春雷、春雨兄弟俩要走上半个多小时的路。春雷说,多走点路不怕,这里比老家好,“老师对我们很好,还有英语课”。在老家,他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最多只能考70多分,而到了通州,“好多了”,春雷说起来北京后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有些骄傲,“语文和英语都是80多分,数学考了90多分”。 他拿着成绩单,兴冲冲地跑回家,问爸爸:你拿什么奖励我?李新建也高兴,想了很久,最后给了春雷一角钱,让他到附近的小卖部买了一片“辣”(一种即食豆制品,店主拆开包装零卖———记者注)。春雷原来想让爸爸买鸡排的,回答是,“(鸡排)两块钱一块,咱们怎么吃得起。”尽管愿望没实现,但这一角钱的“辣片”也让春雷开心了好一阵,他说,这是爸爸对自己惟一的一次奖励。 题目不弄明白 就不回家吃饭 春雷学习刻苦,给学校校长付晓霞留下深刻印象。4日下午,当记者在电话中刚提到李春雷时,付立刻说:“这是我的学生,这孩子挺努力的!” 付晓霞说,春雷基础不是太好,但是很努力,成绩上升很快,现在成绩在班上属于中上等。一道题如果不会,其他小孩可能放弃了出去玩,但是春雷不会,“一定紧扣这道题,非要弄明白才好。很多时候就为了一道题,中午都不回家吃饭“。 付晓霞说,这孩子家里很困难,学费都是拖欠的,几十几十的交过来的。“中午做题的时候,孩子父亲给送中饭过来,一般都是两个烧饼,很多时候我们老师看着心疼,就给他弄点菜来吃吃。” 暑假前,学校对学生暑假之后是否继续上学做过统计,春雷兄弟俩都属于因为没有钱,可能不再就读的那一类。付晓霞就此曾到李春雷家进行家访,对李新建提出,老三春来可以上学前班了,但是李新建说没有钱,没让春来上学,下学期这个孩子必须上小学一年级了,“他们家可能很难让三个孩子一起上学”。 采写:本报记者王海 摄影:本报记者王申 特别鸣谢:新浪网 对话 假如不能上学我就在家自学 记:想读书吗? 李:想一直读下去,但是爸爸妈妈没有钱。 记:想过怎么办吗? 李:想过。我可以去找校长和老师,他们都很好,会让我先读书。 记:但是校长和老师不会让你一直欠着学费啊。 李:那……读到几年级就算几年级吧。 记:假如不能上学了怎么办? 李:我在家里自己学,爸爸妈妈教。 记:如果家里只让一个孩子读书,你和两个弟弟谁去? 李(指着小弟弟):老三,因为他最小。 记:你最小的弟弟还没有读书。 李:所以更应该让他去。 记:长大了想做什么? 李:我想当科学家。所以我想读书,读了书才能做科学家。 记:去过北京城里吗? 李:没有去过,但是来的时候路过过。 记:想不想到北京城里去? 李:想。 记:为什么想? 李:通州的老师和学校比老家的好,北京的肯定比通州的更好,我的成绩也会更好。
相关专题:寻找失学民工子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