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5人每天开销10元 爸爸收来旧书她如获至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23:55 新京报 | |||||||||||
助学档案 姓名:李云 性别:女 年龄:14岁 籍贯:河南省光山县 家庭情况:全家五口人,母亲操持家务,靠父亲收旧货和哥哥打工维持生活 家庭收入:每月六七百元 面临困难:交不起下学期学费 上学地点:海淀行知实验学校 年级:即将上五年级,同龄孩子都已上初中 学习成绩:期末考试语文92分,数学99分,英语95分,其他科目均为“A”,总是班里前五名 愿望:好好读书,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海淀四季青桥南的彰化村是一个城中村,村北有个废品收购站。穿过五六个两人多高的废品堆,有两排旧平房,这里住着10几户人家,没有门牌号。李云一家五口和一个她远房表叔,就挤在这样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平房里。 李云今年14岁,3年前跟着爸妈来北京谋生时,在河南老家正读五年级。没想到的是,在半年后的入学测试中,由于成绩不好被迫“降”了3级,要从二年级重新读起,但很快李云就追了上来,每次考试都是班里前五名。 布娃娃和书包都是收来的旧货 “其实我知道孩子肯定是喜欢新的,特别是女孩子最喜欢的布娃娃。不过云儿很懂事。” 撩开一层用塑料珠与旧竹片凑成的门帘,两张上下铺的铁架床,一个旧木柜,两台风扇,一台过了时的旧电视就是李云家所有的家具电器。 “这些电器、铁床甚至床上的被子和凉席,都是我收旧货收来的。”李云的父亲李道稳,今年51岁,每天在彰化村、美丽园和郑王坟附近收旧货。 1999年,李道稳只身从河南光山来到北京,经人介绍他开始收旧货,一个月有五六百元收入。2年后,李云随着妈妈和两个哥哥一起来北京,一大家子5口人就靠李道稳收旧货,来维持生计。 在小屋的中间,李云的妈妈用铁丝把屋分成里外两间。李云和爸妈住在外屋铁架床的上铺,而李云的两个哥哥和表叔则挤在里屋的另一张上下铺的床上。 李云妈妈说,在李云床头有她最喜欢的两样东西,一个是她上学背的书包,一个是每天抱着一起睡的布娃娃。 “这些东西都是我收的旧货,特别是那个布娃娃,我以前没送过什么东西给云云,没想到第一次给孩子的东西,也是别人用过的。”李道稳说着,眼中有些湿润。 李云妈妈说,当时李云很开心,自己把书包和布娃娃都好好洗了一回。“其实我知道孩子肯定是喜欢新的,特别是女孩子最喜欢的布娃娃。不过云儿很懂事。” “爸爸很不容易的,每天5点就要骑车出门,然后挨家挨户的去吆喝收旧货。别人都说我爸特别显老,都是给累的。”李云低着头,一边切着西瓜,一边轻声地说:“其实爸爸妈妈省下吃饭的钱给我上学,我已经很高兴了。” 哥哥不希望妹妹和自己一样没书读 “就算是几天不吃饭,我也要让妹妹上学。我在外边赚到钱,都会留给妹妹当学费。” “来,快吃,天气热,解解暑。”李云全家为招待记者,特意让16岁的二儿子李立顺拿了10块钱买西瓜,他上到四年级就失学了,因为没钱。 “家里没有冰箱,瓜不太冰,我就把瓜放在水里泡了半天。”李云说:“其实平时家里都不买西瓜的,太贵了,不过你们是我们家的客人。” “她爸爸收入不稳定,像上个月就300来块钱。”李云母亲说,“老大上到初三就不上了,去年找了个装卸的临时工作,一个月也就两三百块钱。家里就靠他们两个赚钱,加起来一个月也就七百来块钱。每个月扣去450元的房租,剩下的钱就得卡着过日子,平均每天所有开销控制在10块钱以内。” 由于经济比较拮据,李云家每天的伙食主要就是素菜,土豆、白菜用辣椒一炒。李云说,菜辣点,可以多下点饭。 “就算是几天不吃饭,我也要让妹妹上学。”二哥李立顺说。“我在外边赚到钱,都会留给妹妹当学费。家里只要能多剩下一块钱我们也会给她存着,我不想妹妹和我一样没书读,她很喜欢读书的。” 喜欢看书,收来的旧货中先翻书 “每次她爸收旧货回来,要是有书,李云就一定会仔仔细细地一本一本翻。” “这个丫头,平时也不到处跑,文文静静的,就是喜欢待在家里看书,一看没个够。”李云喜欢看书,邻居们都知道。而在家里人的眼中李云既文静又整洁。 “每次她爸收旧货回来,要是有书,李云就一定会仔仔细细地一本一本翻……旧货都比较灰比较脏,李云平时很爱干净,不过翻书时她一点也不在乎。”李云妈妈说,“有一次,他爸忘了,把她选好的书送去了收购站,李云一路追过去,在垃圾堆里把书抢了回来。” “妹妹平时很乖,什么都听家里的,但你就是不能在她读书的时候惹她,她对读书看得很重。”李立顺说。 李道稳说,“但愿能多赚点钱吧,李云后年就要上初中,学费需要更多,现在就得攒着了。” 对话 大哥失学后好久没笑过 新京报:平时屋里总有人进进出出,你能集中精力做作业吗? 李云(以下简称李):能,我写作业的时候,就当没人似的。 新京报:暑假怎么安排? 李:帮妈妈洗衣服、洗碗,干完活做做暑假作业。 新京报:迁到北京的环境比老家强还是差? 李:强,在北京能吃肉了,在老家吃不上。 新京报:如果你只能实现一个愿望,你想要什么? 李:我想让我爸我妈过上好日子。 新京报:你觉得好日子是什么样的? 李:有宽敞的大房子,吃好的,喝好的。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以后做什么? 李:当警察。我想抓小偷,因为抓小偷可以叫他们不偷叔叔阿姨的东西。 新京报:你被偷过吗? 李:没有。有个阿姨被偷了东西,特别伤心。(李云的母亲解释说,自己的一个邻居家里曾经遭到盗窃,邻居因为这件事差点离开北京。这事对李云触动很大。) 新京报:如果不考虑钱,你想上学上到什么时候? 李:大学。 新京报:爸妈有没有鼓励你上大学? 李:没有。 新京报:有没有把自己想上大学的愿望告诉爸妈? 李:没有。 新京报:为什么? 李:因为家里穷,上不起,我不想让自己连累(拖累)家里。 新京报:现在家里有人能辅导你吗? 李:大哥,大哥只上到初三。 新京报:大哥失学时你知道吗? 李:知道……大哥当时好久不笑。 新京报:现在大哥、二哥都失学了,就你一个人上学,你觉得自己幸福吗? 李:(点头)我觉得我是在上三个人的学。 40余城市竞标民工子女助学金 助学金款项如何支配可以随时查询 本报讯 (记者吴蔚) 昨日,40多个城市在北京竞标“农民工子女助学金”项目,27个城市将被最终锁定。农民工子女助学金项目是由中国青基会启动的“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设立的,目的是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实施助学活动。到目前,捐款折合资助名额已达15000多名。 “农民工子女助学金”的试点工作早在上半年已经开展,试点中,每个农民工子女每年可以获得600元的资助,在北京、上海、深圳等6城市的试点结果表明,这些钱基本解决了受助学生的学习所需。随着社会各界的捐助,目前捐款折合资助名额已达15000多名,所以中国青基会决定在9月1日开学前,将资助名额全部落实到位,将资助区域也扩大到国内的其他大城市。 为了保证“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的规范有效,青基会此次运用招投标的方式择优确定助学项目布点城市。今日,评委们将在40多个城市中最后锁定27个城市。 此外,本报联合青基会联合推出系列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就学状况的调查报道后,很多读者要求捐款。对此,青基会农民工子弟助学办执行总干事张传远表示,募捐者可以随时在基金会查询自己所募钱款的使用明细以及受助儿童的状况。 公办校“转民办”专招农民工子女 石景山公办学校将向社会招标,“打工子弟学校”校长可参加竞标 本报讯 (记者王荟) 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市外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现场会”上,石景山区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区将部分公办学校向社会招标,由中标人承办,按照民办学校的机制办学,专门招收流动人口子女,以减轻政府的负担。 石景山台京学校的校长刘运贵说,他打算参加公办学校面向社会的招标,将台京学校的规模由目前的近2000人扩大到3000多人。 石景山教委主任王蓝方说,虽然目前这只是一个设想,但是此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打工子弟学校”的校舍问题。一些“打工子弟学校”没有长期固定的校舍,而一些公办学校因为生源问题,出现了闲置的校舍或设备。将这些资源进行调整,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能够有校舍上课。已经创办“打工子弟学校”的校长也可以参加竞标。 受助条件 1、父母或其中一人在京务工,农业户口; 2、随父母进京,家庭有固定的居所,在北京居住1年以上; 3、小学学龄阶段,因家庭贫困中途辍学或从未入学; 4、本人有强烈的求学愿望,家长积极支持其上学。 申请电话 中国青基会 (64017545,84038500); 北京市希望工程捐助中心 (66110005,66110002); 相关情况请查看本报及新浪网。 采写:本报记者周奇 摄影:本报记者王申 特别鸣谢:新浪网
相关专题:寻找失学民工子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