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甘德门”事件与博客势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12:31 外滩画报

  论战者的角色更加丰富,从单纯的评论员逐渐成为集“传播者、记者、评论员”为一身的复合角色。

  外滩记者 王晟/报道

  如果甘德怀“考博事件”发生在10年以前,甘所能做的只能向传统的媒体投诉。甘没
每月免费发450条短信 通用网址,E通天下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七夕钻石男女靓丽比拼
有别的选择,只能是寄托于类 似鲍勃·伍德沃德(《华盛顿邮报》记者,他的报道导致了“水门事件”)这样的人物来帮助他还原真相。然而,随着互联网 的出现,这一切都变了!

  甘VS朱:网上论战

  7月9日,甘德怀的《我的北大考博经历》在“新语丝”网站登出,甘与朱的“恩恩怨怨”在网上引起激烈谈论,以 北大“一塌糊涂”BBS、博客中国、天涯论坛、西祠胡同等网站为甚。

  7月16日,甘德怀报考的老师、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也在“新语丝”发表《关于甘怀德同学面试情况的说明 》一文,力图澄清甘的诸多指责,但效果却是越描越黑。

  7月18日,“新语丝”创办者方舟子发表题为《北大法学院的诚信危机》一文,使得“考博事件”论战迅速升级。 朱的多位学生以真名实姓为朱苏力辩护;而以方舟子为代表的网络博客们,则对“考博事件”进行了庖丁解牛般的分析、论证 和评论。

  7月27日北大“一塌糊涂”BBS的一条帖子透露:“朱苏力今年其实录取了三名博士生,分别是龚文东、艾佳慧 和何远琼。而龚文东是法学院副院长。”

  这条消息让“考博事件”峰回路转,朱苏力不再说任何话,拥朱派彻底偃旗息鼓。讨伐派继续发表各自观点,截至8 月8日,Google关于“甘德怀”关键字搜索有16,800条!

  网上话语权的审判力

  虽然,“考博事件”事件本身至今没有结局。但是,甘与朱在网络上的论战却让各位网民有了自己的见解! “网络 真实地还原了事件的来龙去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真理越辩越清晰。”在博客中国(Blogchina.com)上 一位网友这样留言。

  2003年,网络话语权已经小试锋芒。沈阳“刘涌案”在网友追问下,终于得以公正地了结,向人们展示了互联网 新媒体的力量。互联网让更多的公众拥有了话语权,公众通过网络了解事件,通过BBS、网站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事件 进行评论。

  “此时的互联网话语权,可以说是一种民意的体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向公众灌输信息的单项模式,公众可以通过互联 网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聚集起了就是民意的体现,网民的民意成为网络话语权的核心。”网络评论家方兴东说。

  显然,民意是比较主观的判断,缺乏深入的分析,而且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可靠性缺乏有效的核实。同时,在网络上发 表评论大都是匿名的,这导致了网络话语权,缺少足够的可信度和力度。黑龙江“宝马车”案互联网民意的偏差,正触及网络 话语权的软肋。

  “专家论战,大家旁观,养成习惯,奸人胆寒。”搜狐网评论家赵牧,如此看待以前网络话语权的形成。“不过,现 在事情正逐渐发生变化,除了就事论事的评论外,网络促使有更直接关系的人选择网络渠道,发布重要的信息。”网络的话语 权在变化。

  网络话语权2.0版

  “甘德怀‘考博事件’的网络讨论,有更多的博客成分,是网络话语权的升级版。”博客中国的创始人方兴东说。

  本次参与新语丝、博客中国“考博事件”的论战者都带有博客的色彩,首先,这些观点的发表者,都几乎是实名的。 即使使用网名,公众也知道这个人是谁。其次,在新语丝、博客中国上发表的文章都能够保证质量,不会有BBS上经常出现 的谩骂与攻击,而是更多理性的分析,摆事实,讲道理,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篇篇文章都很精彩。

  “博客形式的文章,与容易受诱导的民意表述有明显的区别。博客们更多用头脑说话,从各个角度把事情看清楚,分 析清楚。”方兴东说。因为是实名的,所以在新语丝和博客中国上发表的文章,所论证的基础信息是可信的,凭空杜撰基本是 不可能的。这样的文章更让网民相信,更能让网民清楚事件的真相是什么,什么是自己赞成的观点。

  网络话语权因为信息的真实而坚固,网络话语权因为敏锐的分析、一针见血的论证而更有力量。此前并不可完全信任 的网络话语权在博客的旗帜下,成为有巨大影响力的舆论力量,成为可以和传统媒体类似,影响社会的话语权力量。

  同时,从“考博事件”的网上论战也表现出,论战者的角色更加丰富,从单纯的评论员逐渐成为集“传播者、记者、 评论员”为一身的复合角色。传统的媒体模式,被彻底颠覆。甘德怀“考博事件”中的众多信息,都是由论战者透露的。论战 者既提供信息,也分析信息,评论信息,最后也反馈信息,接受信息。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核心,在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个体, 都成为立体信息综合者。传统的媒介形式被彻底颠覆。

  方兴东等一些互联网专家预计,未来博客将成为网络话语权的核心力量。博客可以更真实、更积极地分析、判断问题 。未来,可能任何一个人在网络上都有可识别的第二身份,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BBS是一个大广场,谁都可以说话。 博客是一个开放的个人空间。如果说,BBS是网络话语权的1.0版的话,则博客则是网络话语权的2.0版。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