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省市刮起廉政承诺风暴 专家认为实施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14:31 法制晚报 | |||||||||
本报讯 (记者 郑飞) 今年7月以来,先后有海南、安徽、上海、福建等13个省、市、自治区以省(区)委、省(区)政府、市委的名义,向社会作出公开廉政承诺,承诺内容包括:抵制跑官要官,严管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拒收现金等。 昨天,在京的部分反腐专家及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时下各地领导带头公开作廉政承诺的行为,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提出质疑,认为实践廉政承诺操作性不强,廉
廉政承诺有进步意义 清华大学行政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强认为,省委常委、省政府领导集体的表态,既是对中央和全国人民作出保证,又是给沉沦在腐败泥坑里的人再一次敲起警钟。从这个意义来讲,公开的廉政承诺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也有专家认为,公开承诺由上而下逐步推行,有助于创造对反腐倡廉有利的氛围,促进反腐斗争的深入开展,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公开承诺是反腐败这局棋中很重要的一步。 实践廉政承诺可操作性差 对于廉政承诺的可操作性,北京大学政府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凤春认为:这实际上是很难操作的。他举例说,凡是敢于“打旗号”办私事的,大都是领导的家属、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在权力出现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任何下级对上级的监督都是难以真正实施的。所以要让有关部门“一概拒绝,严肃批评,并向省委办公厅报告”是很难真正实施的。 “又如,若某人曾跑来要官,组织部门应将其记录在案,是秘密记录还是公开记录?公开记录,当事者若反驳,说自己没有要官,那纠缠半天就成了官场是非,最终不了了之;如果是秘密记录,又如何能保证这种秘密记录的公正性?” 承诺后刚性措施要跟上 李强认为,廉政承诺既然是向老百姓作出的承诺,就应让老百姓监督这些承诺。但是,无论是“红包礼金”还是“跑官要官”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隐蔽性”。这种行为往往是一对一的私下行为,一个官员是不是收取了“红包礼金”,是不是“跑官要官”光看承诺和表面的情况是根本无法判定的,要想制约这两种行为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监管制度。比如干部的财产透明和规范使用等等。公开廉政承诺背后必须要有一系列刚性措施及时跟进。如制定党内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细则、承诺监督制、领导干部身边人员回避制等等。 李强认为,老百姓需要承诺,反腐斗争也需要领导们敢于作出承诺,但是关键在于,对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能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监督得上。只有如此实实在在的反腐承诺再加上一个健全的反腐制度,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相关专题:《党内监督条例》出台 反腐进入新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