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时代和我们的命运之七 一位台商在泉城的精彩十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14:47 济南时报 | |||||||||
本期出场人物:王克璋 人物简介:王克璋,祖籍河北保定,1957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毕业于台湾科技大学化纤系,1983年在台湾瑞毓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销售工程师,常年奔波于台湾和德国之间。1987年参与创建了台湾聚隆纤维股份公司,并担任总经理特别助理。20世纪90年代初投资祖国大陆市场,1996年至今担任济南聚大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克璋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但当他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土地的时候,他觉得一切并不陌生。父亲当年四处漂泊时所走过的一串串脚印,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王克璋觉得,他比在祖国大陆长大的孩子更了解祖国的地理。 1989年,王克璋在北京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叔叔。多年来,对亲人的想念、对祖国大陆山山水水的向往,在王克璋的心里已经转化成一种无法阻隔的情结。如今,他对"家"的感受颇为深刻。 1996年6月,现在的济南聚大纤维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企业生产的棉纶长丝直接出口美国,当年就实现出口创汇550万美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聚大"及时转产当时市场紧俏的涤纶长丝,从而确保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如今,济南聚大的产品已出口欧美、巴西、东南亚、中东等30个国家,7年间累计为国家创汇5720多万美元。 不仅如此,1999年,王克璋以完全的个人资本成立了济南大自然纤维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去年,他又投资了一家公司,名为大自然电子有限公司。目前,两公司运营情况良好。除了奔忙于三个公司之间,王克璋还兼任济南市台湾同胞投资协会会长。他认为,自己把一半的精力用在协会的工作上,虽然很辛苦,却收获了很多喜悦,而且这份工作让他结交了很多朋友,扩展了视野。 回首在祖国大陆十余年的经历,王克璋觉得,这十年让他体验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将成为他生命中最精彩的十年。 一个嗅觉敏锐的商人 当时王克璋已从祖国大陆日渐开放的经济大潮中嗅到了商机。那时,台湾已有近三分之一的产品卖到了祖国大陆市场。王克璋清楚地记得,1991年在北京的友谊商店里,他看到了第一次来时没有见过的好多商品。但那个时候,如何在祖国大陆这个每一天都在快速膨胀的大市场上有所作为,王克璋的心里还没有谱。 1992年,在青岛“小交会”上,王克璋遇到了一个朋友。这个在济南投资了三个织布厂的台湾商人,很希望能够拉一家原料厂来跟它配合。王克璋开始在心里盘算了。 没几天,王克璋就来到了济南。做了基本的考察后,王克璋开始和当时的济南化纤厂谈判合作事宜。“当时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很快,我们以56%与40%的份额与济南化纤厂合资。按照协议,我们提供所有的技术管理,控制所有的经营。那个时候济南化纤厂设备非常落后,实际上没有什么管理可言,而且我们接收了大概90%以上的职工。” 王克璋认为,台湾企业拥有经过市场洗练而成的成功经验和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台资的进入,为祖国大陆企业的崛起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回想起当年这个合作项目的审批过程,王克璋仍记忆犹新。“我们先是报到国家计委审批,再转到山东省有关部门,整个程序相当复杂。我们足足等了两年的时间,才得到正式批复。而现在,同样的手续一个月就办好了。” 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与他的交谈中,记者感觉到王克璋是个事业型人,他的生活似乎就是在不断地追求更高目标中度过的。但王克璋告诉记者,他同时也是一个很会生活、很懂生活的人。每个月,王克璋都会放下所有的工作,飞回台湾与太太和女儿共同享受悠闲的假期。 王克璋还是一个喜欢品味文化的人。在他的眼里,济南拥有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在这里,他可以找到老舍教书的山东大学,看看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洪家楼教堂,可以寻觅刘鹗走过的街巷,甚至可以看看以前丁保桢杀安德海的广场。总而言之,济南是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城市。 他喜欢在繁忙商务之余流连于济南的大街小巷、湖光山色之中。他说,每当这个时候,心境就会沉浸其中,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开启许多尘封的往事,也很容易让人融入这座古城。有时候,王克璋也到济南郊外县区里头的集市去逛逛,看看那些用树枝或其他东西做的耙和犁,仿佛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现在的王克璋觉得,经过十年的生活,自己现在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济南人了。他非常喜欢台湾,但济南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属于济南,并在济南过真实的生活。 小平时代和我们的命运之七 两代招商人 境遇不同天 济南时报 2004-8-18 ●他的父亲是最早一代招商工作者,但在“文革”时期成了“资本主义尾巴”,受到了批判; ●他是商河县最早的招商局长,外出招商时曾经充满了“自卑感”; ●他以真诚待人,以真诚留人,他说,“招商就像找媳妇,把人娶进了门,就要好好待人家”。 组织“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题稿件采写的过程中,记者与商河县招商局局长张连福通电话,了解到他是商河县第一任招商局局长,而且他的父亲也是招商工作者,曾被评为商河“十大业务员”。 获得此信息,我们当即决定前往采访。 邓小平生前非常重视吸引外资,他曾说,“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也就是在邓小平时代,中国的招商引资工作才开始迈出了稳健的步伐。 父辈招商人的遭遇 张连福的父亲名叫张学孔,曾在上世纪70年代从事招商工作。那时他们的称谓是“业务员”,隶属县工业局,主要工作就是把外面的资金吸引进来,把本地的特产推广出去。 “那时我们商河的铁编很发达,我父亲就经常在外面跑,寻求投资,寻求销路。他甚至还跑到过国家各部委。”张连福回忆说。 由于业绩突出,张学孔在上世纪70年代被评为“商河县十大业务员”,那时候还没有“招商引资”的概念,“业务员”就是对招商、采购、销售工作者的统称。 “文革”开始后,商河县铁编工业受到冲击,几乎所有的加工厂都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张学孔在这场运动中“元气大伤”,整个“文革”期间再没跑过业务。 改革开放以后,张学孔到威海看望小儿子,沿途看到宽敞的高速路、高耸的楼房、漂亮的绿化带后,这位老招商人激动不已,回到商河后按捺不住冲动,承包了一个铁编企业,以60岁的高龄准备再干一番事业。 “他常对我们说,邓小平真是个伟人,原来我全国各地跑时那么艰难,现在条件多好,有这种机遇不好好干真是对不起这个社会。”张连福回忆说。 新招商工作起步 张连福最早是一名教师,1995年调到县政府办公室给负责工业和外贸的副县长当秘书,从这时才开始接触招商引资工作。 这个时候大部分省份尚没有专门的招商局,商河也不例外。这一年,经过努力,玉皇庙镇成功引进了力诺公司。此时的“力诺”规模很小,主要做玻璃业务。县里以及镇里给了“力诺”非常宽松的政策,使得“力诺”在这里扎下了深根。 “当时商河有油田,油田给当地提供大量的天然气,‘力诺’使用天然气也是免费的。镇上还规定,包括工商、税务等很多部门,不得到厂里干扰企业正常生产。当时的镇党委书记常说,咱娶了个媳妇回来,不对人家好一点人家还不得走了?” 张连福告诉记者,由于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商河成了“力诺”的根据地,现在“力诺”在商河光是投资过亿的企业就有3个。 “力诺”作为最早的招商引资项目在商河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招商工作的进行。“后来县里边出台规定,谁引进项目,可以获得奖励。2001年,人武部有个人引进了一个肌醇厂,县里奖给他6万元。这一次,人们的招商引资热情一下子给带动起来了。” 招商局长的“工作经” 2001年商河县酝酿成立招商局,张连福被领导瞄上了。他是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有县政府和乡镇基层的工作经验,其父亲又是老招商人,因此张连福作为不二人选被推上了招商局局长的位子。 “我比较年轻,能来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完全是大家的信任。”说起当时的情景,张连福一个劲地感叹。“局刚成立时,我自信心不足,压力很大,经常睡不着觉。” 由于没有什么特色资源,张连福的招商工作可以说是举步维艰。“那时候一听别人说谁有投资意向,就会奔过去,请求他到商河来看一看。老乡的关系、同事的关系、亲戚的关系,有点关系就要用上。” 为了引进项目,有一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张连福跑到了德州。“县里一个老乡的叔叔准备投资建一个厂,当时觉得是个项目就要拉过来。所以春节前跑过去了,经过几次长谈以后,最终说服了他,在商河投资200多万建了一个工厂。” 随着引进项目的增多,张连福越来越有信心了。“商河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地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有较好的农业和劳动力资源,又有很好的组织保障和投资环境,所以招商工作发展得越来越好。刚开始时自卑,现在则是自豪了。”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