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19:01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8月24日电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新华社记者叶国标 年逾古稀的沈入群老人,是浦东巴士公司的退休职工。14年来,他参与策划、编绘了10版浦东地图,被誉为“浦东活地图”。
“小路变通衢、平地起高楼、棚户区变成别墅区、臭水浜变成景观河……浦东变化太快了,有时你几个星期不出门,就会不认得路。”沈入群感慨,“地图更新的速度,赶不上浦东前进的脚步。” 从桑田简屋、一穷二白的落后农村,到高楼林立、繁华如梦的现代新城,短短14年,浦东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新兴工业化国家30多年才走完的历程,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沈入群说,“没有小平同志当年的战略眼光,就没有浦东的今日辉煌。” 穿越时光隧道,回溯到14年前。 1990年初,邓小平在上海过春节。当时,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风头正健,而上海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和迟缓。他思谋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并把目光投向了上海,投向了浦东。“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在邓小平的关怀和推动下,1990年4月18日,浦东开发的序幕正式拉开。 1991年2月18日,农历大年初四的上午,再次来上海过春节的邓小平兴致勃勃地登上上海新锦江大酒店41层的旋转餐厅。旋转餐厅里挂着大幅上海地图和浦东新区地图,地图旁摆着浦东开发的模型。 邓小平对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等上海负责同志说:“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他嘱咐,“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他还鼓励上海的干部和群众:“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浦东开发比深圳晚,但起点可以更高,我相信可以后来居上。” 1993年末,89岁高龄的邓小平又一次来到上海。12月13日,上海寒风细雨,风力达6级,气温骤然降到摄氏零度左右。这天上午,邓小平视察了新建成的上海内环线浦东段和浦东罗山路、龙阳路两座立交桥,并驶上了杨浦大桥。眺望热气腾腾的浦东,邓小平含笑吟道:“喜看今日路,胜读十年书。” 等候在杨浦大桥上的大桥建设总指挥朱志豪,见刮风下雨,本想上车向邓小平作汇报,但邓小平坚持要下车。当听说杨浦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叠合梁斜拉桥时,邓小平紧紧握住朱志豪的手说:“感谢参加大桥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感谢参加大桥建设的所有职工。” 黄浦江涛声依旧,新浦东美景如画。 曾几何时,黄浦江上没有一座桥,人流、物流的往来依靠轮渡,效率很低,遇上恶劣天气交通就要阻断。如今,黄浦江上架起了6座大桥,江底修建了5条越江隧道,车辆的过江速度从原来的2-3个小时,缩短到6-7分钟。 曾几何时,与外滩隔江相望的陆家嘴,是一个低矮厂房、破旧棚户与阡陌农田犬牙交错的落后农村。如今,陆家嘴已成为可与纽约曼哈顿、东京新宿对话的世界级CBD(中心商务区),去年每平方公里产生的GDP增加值达147亿元。这里荟萃了7家要素市场、156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中介服务机构和2万多名“金融白领”。 曾几何时,“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民谚还诉说着黄浦江两岸的天壤之别。如今,上海卖得最俏的房子在浦东,上海每卖出4套房子,差不多就有1套在浦东。经济与社会比翼齐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浦东已成为中外人士投资创业的热土和安居乐业的家园。浦东开发14年,年均新增人口10万人,拥有大专学历或中级职称以上的人才总量从开发之初的6.6万人增加到30万人,其中国际化人才超过5万人,包括2万多外籍人士,并涌现出40多个国际社区。 曾几何时,作为上海的“处女地”,浦东的经济总量在全市的总盘子中微不足道。如今,浦东以全市1/12的土地面积、1/10的户籍人口,创造了全市1/4左右的GDP和工业总产值、1/2强的外贸进出口额,总体经济实力相当于十多年前的整个上海市。2003年,浦东GDP达1504亿元,比1990年开发之初的60亿元增长了25倍。 迄今,浦东已吸引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家外资企业落户,利用合同外资220多亿美元;中央和外省市在浦东投资了8000多个项目,注册资金近1000亿元。其中,包括3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8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数十家国内大集团总部。 被誉为“浦东守望者”的姚建良,是陆家嘴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土生土长的浦东人。14年来,他用掉3000多个胶卷、拍摄了10万多张照片,记录了家乡的沧桑巨变。 “现在,身为浦东人,再也没有自卑感了,取而代之的是自豪和骄傲。浦东人民对小平同志有一种深深的感激。”姚建良说,“从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小平的心愿和期待初步实现,但愿这些记录浦东伟大变迁的照片,能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