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侧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17:1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记者 孙承斌、翟伟、李斌)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他用他的业绩和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改变、影响着中国。 缅怀、追思,座谈、交流……8月21日至24日,来自各地的1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邓小平理论和这个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党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留下的最可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开创未来的科学指南 “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老祖宗没有回答的世界性难题。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难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96岁的薄一波书面讲话中的这段话,引起与会者强烈共鸣。 从带领全党实现历史性的拨乱反正,到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从在党的十三大前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到南方谈话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金冲及回顾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说,邓小平一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使二十世纪的中国又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系列科学论断,曾在当年的中国产生巨大震动。若干年后的今天重温这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再一次学习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的有关论述,专家们深有感触:邓小平理论确实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确立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邓小平同志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的具有历史性的贡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础上制定的这一基本路线,体现了全党的意志,是邓小平理论的集中体现。”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邓小平坚定有力的声音,至今仍振聋发聩。25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了这条基本路线的正确性,也向我们提供了一条极为重要和宝贵的经验: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胜利前进。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目标、总任务不懈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 当前,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刻,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邢贲思认为,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我是实事求是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我是实事求是派。” “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 邓小平这两句简短、朴实的话,在研讨会上被专家们反复引用。大家回顾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联系他三落三起的传奇式经历,感慨地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品格之一。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再次诵读这些闪耀真理之光的科学论断,专家们深有感触地说,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得邓小平始终站在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最前沿,既有着一位经过千锤百炼的老共产党人毕生积聚起来的高度政治智慧,又始终保持着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对新鲜事物的异常敏感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火热的心。 在邓小平的带领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从这里起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航船在这里启航,邓小平理论也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包心鉴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思想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具创造性之处正在于此,邓小平理论最富有生机活力之处正在于此。”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情况出发,邓小平系统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形成了一系列渗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精神的基本论点。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论……专家们从不同视角,对邓小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交流各自的心得。大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 长期从事邓小平思想研究的理论专家龚育之,用“独特的超越”来概括邓小平在前人基础上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艰辛探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冷溶则认为,正是由于邓小平带领我们走过了一段不断解放思想、打破僵化的不平凡历史,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中国人民的精神大解放,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最深刻最根本的变化。这首先要归功于邓小平同志。” 中华大地奏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宏大乐章。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统战、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形势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实现了党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新发展。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把我们的事业和理论向前推进,这才真正符合小平同志的思想和精神,才是对小平同志精神遗产最好的继承。” “凡是于人民有利的事情,无不尽力提倡与实行”——尊重人民意愿,代表人民利益,是邓小平一贯的、根本的立场和观点,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的这句自述,感动了无数人。专家们认为,热爱人民、心系人民,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这是邓小平伟大人格的生动体现,也是他一贯的、根本的立场和观点。 “他对祖国和人民怀着一颗赤诚的赤子之心。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谁给人民利益,人民群众就拥护谁。小平同志最懂得并且毕生实践这些真理。他把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最高宗旨,唯此为大,唯此为重。”薄一波同志深情地说,“正因为这样,他始终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正因为这样,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辛和挫折,都始终愈挫愈奋,充满乐观主义;也因为这样,他始终坚持真理,勇于创新,不断遵循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时代俱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专家们在研讨交流中,一次次引用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讲话,认为这些讲话充分反映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色。”中组部党建研究所所长王庭大说,邓小平提出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思考逻辑的起点都来自人民,实质上都是人民标准,同时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要求。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始终保持前进的不竭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83年发展历程得出的基本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总结党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论断,指出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专家们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这方面的论述,与邓小平的有关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为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 2002年的冬日,胡锦涛总书记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重温毛泽东“两个务必”的论述。胡锦涛指出,坚持艰苦奋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这是我们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宣言。一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与诺言。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倡导“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求“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专家们认为,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表明党的执政理论日趋完善、成熟。 党在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说,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既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价值观,又体现了我们党的认识路线、工作路线和工作作风,“必须继承和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面对世纪之初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邓小平尊重人民意愿、代表人民利益的立场和观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防大学副校长许志功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适应变化的世界,才能继续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应对国际竞争和复杂斗争的严峻考验。” 一个时刻把人民装进心里的人,必然会被人民铭记;一个时刻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必然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长江后浪推前浪,不尽长江滚滚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开拓进取,奋斗不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专题: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