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社会记录》:“云娜”过境(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14:19 央视《社会记录》 | |||||||||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8月25日23:30首播了节目《云娜过境》,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阿丘: 鲇鱼来了!云娜刚走鲇鱼又来了!还算幸运的是,相比姐姐云娜,热带风暴鲇鱼的
影像:灾后镇上热闹的情景 旁白: 镇上虽然还有些积水,损坏的简易建筑还没来得及维修,但街面上基本已经又开始像往常一样热闹,出门避险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店铺市场又开了张,生产也恢复了。这满地花花绿绿的绫罗绸缎是一个绣品厂的库存,前两天泡了汤,好在职工们保护得周全,老板的损失不太大。 影像: 采访绣品厂职工:一百万元钱了,这次快要出车了,这回就差一天时间出车了,出车就没事了。 旁白: 这就是绣品厂的老板,因为心痛损失, 他有些不堪回首。 这是镇上政府派来的文书,他在统计村民们的受灾损失。年复一年,他们的损失就是这样靠两张嘴讨价还价评估出来的。 这是镇上的居民,因为对多年来对台风司空见惯,这次他们仍然留在老房里。不过这次云娜的到来,使他们对 “恐惧”有一点体会了。 受灾群众的采访:我的老公一直跑到三楼,我就怕三楼倒下来,这三楼房子的瓦片全部都刮下来了,我就怕房子要倒,我赶快叫老公下来,快下来喉咙好像要哑掉了,我叫人快点来了,我们怎么使劲也关不上,我们叫别人来帮忙关门,可他们也关不上。 影像:台风来临时刻 主持人阿丘: 云娜云娜,多温柔美丽的名字啊,谁知道她竟然是这么凶险!据说“云娜”这名字是日本气象学认识给起的,翻译过来是“你好”。说实话我有点搞不懂,既然明知这家伙凶险,为什么还给她那么好一个名字?后来我到中国台风网站上查了一下,我才知道,台风的名字还都是这样风马牛不相及。比如说最近3年来我国有过的台风的名称,有玉兔,杜鹃,海棠,海马,龙王,这个还有点意味,悟空,这个也还行。香港那边给台风起的名字就更加活泼了,听上去像初中小女生的联谊会,珊珊,婷婷,玲玲,欣欣,凤凰,万宜,彩云。 还有一些从大洋彼岸传来的名字,听着都是人名,意思都不可考了,西马仑,潭美,康妮,丹娜丝,利奇马,罗莎,塔芭,米娜。 不知道您注意到了没有,上面的台风名字除了龙王和悟空还有点男人味儿,其他听上去都象是一个个的淑女。没错,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热带气旋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也就是只用女姓名字命名,后来因为女权主义者反对的太厉害了,有关方面十分不堪,才改了规矩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据说更早以前,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正在袭来的台风取名为他憎恶的政治人物,公报私仇暗出一口恶气,由此形成给台风命名的规矩。 后来为了便于监控和研究,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地区启用了一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命名表,名表中共有140个名字。其中极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花、动物、鸟、树甚至食品等的名字,有些还是描述性的形容词。我有咨询了搞气象的朋友,他们说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的循环使用,但如果某次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死伤后,成了臭名昭著的台风,那么为了防止它与其他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以后不再使用。云娜,真希望这一次跟你是永别。 影像:受灾房屋一组,断壁残垣 影像:村里的出殡仪式 旁白: 这是涌泉镇上新房子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在这次云娜的袭击中大部分新盖的两层小楼房都经受住了考验,只有极少的一些倒塌。其中有一对姓陈的老夫妇,不幸在家中罹难。今天是老夫妇出殡的日子。 旁白: 来吊唁老夫妇的街坊和亲戚很多。按照乡下的规矩来人要烧香要祭奠。也许太过忙碌和悲伤,人们并没有给这个小姑娘更多关照。这个小姑娘叫娇娇,她是老夫妇外孙女。灾难发生的那天晚上,她一直和他们呆在一起。然而神奇的是,外公外婆不幸罹难,而娇娇毫发无损地活下来了。 娇娇采访:我外婆外公饭吃好了,那石头落在我的手上,我外婆说到楼上去看看,我外公不放心就上楼,外婆没睡,在楼上整理东西,把(床被)拿来到楼下睡,刚走下楼,刚走到厨房里,屋子就倒下来了。没有小石子掉在我手上,我外公外婆也不会死。 主持人阿丘: 对于外公外婆的遇难,娇娇一直有一种很强烈的自责,她甚至把落在她手里的那颗小石头看成是老天爷对她的暗示,而她自己因为糊涂而没能领悟这暗示,以至于外公外婆遇难。我的同事曾经试着说服她打消这种念头但没什么效果。我们因此请教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丛中博士。 影像: 心理学家丛中:我们经常叫它叫做幸存者的罪感,幸存者他会觉得自己有罪,好像我不应该活下来,面对去世的人,我如果活下来,好像他们的去世,就是我活下来的人导致的,他们都去世了,我再活着,我就觉得对不起他们,我是有罪的,这是人的一种危机的心理反应,尽管他脑子里面在理智上,他可能不知道自己会这么想,但实际上他的感情会这么反应。外公外婆去世了,小女孩也会想,会不会跟我有关系,他们是不是在保护我才去世的,那么他们这么爱我 因为爱我才去世的,那都是我不好,对于去世的外公外婆,这位小女孩娇娇,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情。 影像:一组生活细节空镜 旁白: 娇娇今年13岁,是到外公外婆家过暑假的。娇娇的外公外婆住的是2年前新盖的三层小楼,那里的房子一般都会盖成这样的小楼,按当地的说法,一层就是准备被淹掉的,如果台风不象这次这么大,就算同时也发了洪水,等台风过后,大家把院子里的淤泥清掉,一层的东西拿出来洗洗晒晒,生活就又继续了。 主持人阿丘: 南方的房子与北方有些不同,没有冬天房顶积雪的压力,顶层结构都比较单薄,通风的考虑好象又胜过保暖的需要,大门经常做的有半面墙那么大,另外,屋顶都是很轻盈的,如果台风中房顶垮了,三层的地板多少也能撑住。不过,还真是世事难料,娇娇家的房子刚好在这次台风的风口上,新房被吹倒了。 影像: 记者:当时风那么大,还有人在外面。 娇娇:没有,他(邻居)那里这个门开着,我就进去了,有人在 他(邻居)说,这个风很大走不出去。 记者:然后呢?他怎么办? 娇娇:他就打110,119都没有人接,就打到我舅舅家,打到天津去找我舅舅,问我舅舅该怎么办。 主持人阿丘: 娇娇冒着生命危险泅水到邻居家把电话打到镇上,镇上的干部随即赶来。在废墟下他们找到了娇娇外公外婆的遗体。说到这里,我还要告诉您,娇娇,这个勇敢的十五岁小姑娘,她还救了另一对老夫妇的生命。那天晚上,在外公外婆家做客的还有他们的邻居,一对姓X的老夫妇,娇娇跟他们也很熟,叫他们阿公阿婆。阿公阿婆家因为是老房子怕禁不起风雨所以来娇娇家暂避。新房子轰然倒塌时,阿公阿婆也被压住了。 影像: 阿婆:我当时以为我死定了,和我老头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年同月同日死了,我老头被预制板压在下面,我的腿也被房梁压住了。 娇娇:他们可能还怪我,说这么久还不找人来(救他们)。 旁白: 在对阿婆和娇娇的采访中,有一个细节使我的同事感到有些费解, 主持人阿丘: 这个细节是,对阿公阿婆从他们自己的老房子到外公外婆的新房子去避险的背景,娇娇和阿婆的描述有出入。 影像: 娇娇:讲述当时情况,风大了,邻居阿公阿婆就来了,说外面雨大,他们的房子不能住了,要搬到我们家,外公外婆就同意了。 阿婆:那天他外公外婆说他家的房子新,让我们去他们那儿避雨。我们就去了。 主持人阿丘: 您听出来有什么出入了吧?在娇娇的记忆里,邻居阿公阿婆是自己请求来住的,而阿婆坚持说是娇娇的外婆请他们去的。大风大浪生生死死都闯过来了,却在这个鸡毛蒜皮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微妙之处?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影像: 心理学家丛中:他们其实也非常为这个女孩的外公外婆的去世,也是难过的,我们是一种猜测,正是有了这样难过心情。他们就和自己的难过会混在一起,我砸伤了我想不到,但是我到人家家来,他那边直接就去世了,这里面会不会跟我有什么因果的关系,是不是我到人家家来,给人家造成了这种损失,这种自责的心里难过同时有一自责的心里,在这个基础他们有可能进一步对这种罪感,是一种自我的反抗,他会告诉自己说这事不是我干的,真的不是我干的坚决不是我干的,有这种心里的自我反抗,他会加一个,怎么才能不是我干的,他们当初邀请我来的,不是我故意来得,就成了这样一种回答。 影像:娇娇去医院见面 娇娇在车上的采访:还喜欢阿公阿婆。 阿婆:不要哭啊!事情已经这样了,你外婆已经去世了,你也不要哭了,你的外婆人死不能复生,你的外婆外公命真苦啊。 旁白: 自从那天房子倒了之后,小女孩和邻居阿公阿婆还没有见过面,当她从我的同事那里得知阿婆现在在医院的时候,她说想要去看看他们。 主持人阿丘: 丛教授提醒我们说,现在看起来灾难好像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可是在人们留在心里的那种恐惧感,还不会随着台风的消失马上消失。往往我们会诧异地看到,在灾难过去后有些人好象变得更脆弱,甚至完全丧失了当时在危难中的镇定勇敢。 关于那些看上去脆弱的眼泪或者令人费解的种种失常,丛教授说,那并不表示不坚强,真正的坚强是流过眼泪之后仍然知道该去做什么面对什么。他还告诉我们用来帮助心理健康恢复一个非常朴实的办法,那就是哭,和倾诉。对着亲人和朋友说出你压在心里的一切悲伤。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3:30首播,次日4:40,16:30重播 欢迎Email至shehuijilu@vip.sina.com或shehuijilu@vip.sohu.net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专题:台风“云娜”登陆中国沿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