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灿烂3600年专题 > 正文

巍巍少林系列之一 皇帝建寺安置印度高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10:16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尹海涛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相信很多人对于电影《少林寺》的这句开场白不会陌生,对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们来说,记忆中的那个夏天,我们像潮水一样涌到电影院,看那场震撼我们心灵的电影 。武术、古刹、隋末的动荡;无名的英雄、洁净的爱情;少林寺更是从此成为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无论时光怎样荏苒,只要一提到“少林寺”,我们依然会血脉贲张。千百年来,少林寺在我们心中,已成为神话和传说的代名词。

  虽然如此,在很多人心中,少林寺是何人所建?为何要建于嵩山之上?都经历了哪些演变?这所有的一切可能都还是迷雾重重。

  按照目前“灿烂3600”大型报道的进度,已经进行到三国时期,巧合的是,10月16日至20日,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将在郑州召开,到时世界的目光将会聚焦少林寺和少林禅武文化,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把报道的角度转到少林寺。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进入神秘的千年少林寺,为读者把心头的疑惑一一解开。

  由郑州市沿郑少高速西行,一个小时后,便可到达嵩山。攀过险要的“辕关”后,沿山路向西行约一公里,就到了少林寺。它坐北朝南,背倚五乳峰,面对少室山。一条小溪——少室溪自西向东横过寺前,是颍水的源头之一。

  还未踏进少林寺的土地,就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风情。古人的一句感叹突入脑海:松风飘管弦之韵,清泉弄潺水之声;浮云绕青峰之顶,山月照嫩桂之容,真一幽栖佳处也。

  初入少林,寺门外那东西并列的两座明代石牌坊格外醒目。走近石牌坊,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留下的对联。

  西牌坊外侧刻的对联是:“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面接高峰,静夜风闻子晋笙。”横额是“大乘胜地”。内侧所刻对联是:“双双玉井,碧澄冷浸千秋月;六六玄峰,翠峰光连万壑云。”横额为“嵩少禅林”。东牌坊造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五月,外侧刻:“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初元。”横额为“祖源谛本”:内侧则只有横额“跋陀开创”4字,而未刻对联。

  “跋陀开创”4字虽然简单,孤独了点,但是,它背后的故事却十分厚重,令人肃然起敬,简简单单4个字几乎掩藏了少林寺的起源史。

  跋陀助孝文帝成就大业

  我们的追寻就从这4个字开始。

  少林寺建寺的故事源远流长,各种传说版本众多,但是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关于建寺的说法却惊人一致。因此我们省去了诸多需要求证的麻烦,故事是从北魏孝文帝开始。

  南北朝时期,燕赵之内拓跋氏统一了长江北岸,建立了北魏王朝,十分天下有六七,长江南岸,刘宋王朝取代了东晋,十分天下有三四。鲜卑族拓跋氏得天下,六传到了拓跋宏继位,国力日渐强盛,西到波斯,东至高丽,浩浩疆域之内,俱都臣服,北方柔然不肯纳贡称臣,大兵一到,就把他们逐出了漠北,惟有向南开拓不从心愿,又常常受到南朝的侵扰。为了实现天下一统之志,孝文帝便问计于传法在云岗石窟的印度高僧跋陀和尚。

  跋陀和尚一见孝文帝,便胸有成竹地纵论天下大势,说大魏是得“天时”而兴,依“地利”而兵,才取得半壁江山,惟有“人和”一项不足,所以迟迟不能统一天下。这几句话正说到了孝文帝的心坎上,接着跋陀又提出了争得“人和”之利的4条改革方略:一是彻底清除先皇太武帝灭佛造成的余悸,在寺内广建塔寺,广度僧尼,开导民俗,以揽民心,还要亲自带头皈依佛门,亲览佛经,使天下人思定思安。二是彻底推行均田制,使天下万民人人耕有田、食有粮,才能使民心安定。三是普天之下汉民最多,服天下的关键,就是要服大汉人之心。要使汉人臣服,就必须尊重汉人的习俗和礼仪,在宫廷之内开办汉学,学习大汉民族文化,允许鲜女嫁汉,各民族一律通婚。尤其皇室要带头穿汉衣、行汉礼、说汉话、改用汉姓,才能同汉人不分彼此和睦共处,大开统一天下的方便之门。四是要迁国都于国之中心——洛阳城。不能像现在这样偏居一隅,让天下人都能看出大魏有统一天下之志,才能使天下人心归一。

  孝文帝听了这4条计谋,甚感佩服,却对第三、四条面呈难色。跋陀和尚又说道,汉人先师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圣上若欲王天下,缘何只想到鲜族少数臣民,而忘却普天下万民之心,圣上若只王鲜族,那第三、四条完全可以不用实施。

  一句话把孝文帝激醒了,他便接二连三地冲破来自皇室的种种阻力,大刀阔斧地把实现统一大业的4条方略,一齐推行了开来。并亲自带头皈依佛门,穿汉衣、说汉话,改拓跋氏为元氏,自己首先更名“元宏”。把国都从山西平城迁到了洛阳,向天下万民展示出了要实现大一统的势头。由此,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迁都”以及后来的北魏王朝,就在跋陀的指点下诞生了。

  孝文帝建寺安置跋陀

  那么,远在平城云岗石窟的跋陀怎么又会来到了嵩山呢?少林寺又缘何因他而起?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即公元494年,修建洛阳新都已成,就大举迁都洛阳。应该是迁都之后的孝文帝越来越感觉到一天也不能离开为自己出谋献策的高僧跋陀,便传旨把他从平城云岗石窟召到了洛阳。

  虽然孝文帝甚为器重跋陀,在洛阳为跋陀设立了“静院”,以供禅修,但跋陀“性爱幽凄,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跋陀在嵩岳发现太室山、少室山相衔接的地方,四周10多座峥嵘的山峰,围着中间一块平地,远远望去,好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便要孝文帝为他在那里建寺。孝文帝十分尊重他的意愿,便于第二年,在那朵“莲花”中心破土动工。

  寺建成后,孝文帝又亲自陪同跋陀前去观看,并且为其取名“少林寺”。在少林寺内,孝文帝亲自为跋陀剃度了数千名弟子,一起住进寺里,一切生活费用,仍照旧制,由朝廷供给。随后,各地息心修禅者,慕跋陀之名而聚集于少林寺者,常常有数百人之多。跋陀一面教弟子们坐禅,一面又辑出一些经义,供弟子们学习。少林寺蔚然成为禅学一大中心。

  跋陀曾对弟子们说:“此少林精舍,有特别的神灵护卫着它;立寺之后,永不消灭。”他年迈以后,不再参与僧伽活动,一切事宜均委托给诸学徒。他本人则移至寺外一间小屋养老。他觉得有一善神,常常伴随他,守护他。所以临终以前,他在屋门上亲手画了善神之像,据记载,直到九世纪。这屋门上的神像还保存着。跋陀是位灵感极多的画家,他画的《拂林国人物图》《器物样》及《外国兽图》,一直流传至唐末。原本少林寺只是孝文帝为了安置跋陀而建,至于少林寺最后竟发展成为千古名寺,成为中华武术的发祥地,估计跋陀也是未曾料及。

  当初跋陀一个小小的想法,竟为中国诞生了一个名刹,这多多少少应该算是一个意外之作。

  嵩山历来为佛教首选栖地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西北,建造在沿着嵩山山脉的少室山脚下。而承载少林寺的嵩山凝聚了千年佛教的灵气,成为佛教名士的首选栖地。一个普遍的说法是,这里与山的东北部接壤而命名,故寺庙称少林,意思是“少山的森林”。为什么跋陀当初会看中这里,将千古名寺修在了这里?

  现实中的嵩山,横卧于我省登封的北边,东西绵延30多公里,是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为九州之险,五岳之冠。主峰太室山耸峙于东北,海拔1440米;次峰少室山峨踞于西南,海拔1512米。两峰之间,雄踞着著名的“轩辕关”,是“九朝故都”洛阳通往东南方的孔道。

  历史上的嵩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崇山叠嶂、烟云缭绕的嵩山,自古就被认为是神灵出没、仙人得道的圣地。《山海经》中记述的天上大神——“帝”,即往来于嵩洛周围。少室山上有群神休息之木,名曰“帝休”。据道家仙经传说,嵩山、王屋山、女儿山等名山,皆有正神掌管,是精思合做“仙药”的好地方。最早的可以追溯到《诗经·大雅·嵩高》,里面提到:“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嵩阳一带,春秋时属郑国,战国时归韩国。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灭韩,以嵩阳为颍川郡,始筑太室山神祠。

  古人还认为,嵩山是天下的中心。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就坐落在登封县告成镇,那里至今也还保存着元代科学家郭守敬(1231~1316)所建的“观星台”。

  时光进入公元三世纪中叶,鲜卑族拓跋部在诘汾率领下,战胜“九难八阻”,南下到河套东部,开始了新生活。 而到四世纪初,中原战乱,“五胡”入主黄河流域。鲜卑族先后建立了代、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吐谷浑等8个地方政权。公元313年,拓跋氏修建盛乐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今山西大同)以为南都。386年,拓跋宏继位,大举迁都洛阳。439年,北魏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据说,鲜卑族拓跋部占领中原后,亦崇拜嵩山神。太武帝太延元年立嵩山神庙于嵩山上。孝文帝太和十八年,亲作《祭嵩高山文》,致祭于嵩山。文中颂扬道:“惟中挺神,祥契幽经。日月交晖,寒暑递成。万象含和,兆类孳盈。”

  北魏时,道士寇谦之在嵩山改革“五斗米道”,创立“新天师道”,影响深远。他所立的《中岳嵩高灵庙之碑》是有关寇氏崇道最早的文物史料,比《魏书》还早110多年。

  至于后来出现的佛教徒争相入居嵩山,则是在西晋时代。慧蛟《高僧传》卷10记载,西晋时有西域僧犍陀勒入嵩山建“少林山寺”;东晋时,有关中人竺法慧入嵩山事浮图密为师。同书卷11云:释僧周,韬光晦迹,常在嵩山头陀坐禅。太武帝将灭佛法,周谓门人曰:“大难将至。”乃与眷数十人共入嵩山。

  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后,嵩山佛教有了巨大发展。以后历代都成为佛教名士的栖身之地。

  巍巍少林系列之二 印僧跋陀喜欢练武人

  巍巍少林系列之三 印度皇叔漂洋过海抵中原

  巍巍少林系列之四 山洞中面壁坐九年

  巍巍少林系列之五 慧可为求法雪中断臂

  巍巍少林系列之六 皇帝改寺名以表孝母名

  巍巍少林系列之七 十三条棍救出李世民

  巍巍少林系列之八 素餐盛宴待皇帝

  巍巍少林系列之九 玄奘曾和少林擦肩而过

  巍巍少林系列之十 慧能隐身猎队十五年

  巍巍少林系列之十一 天下不止一家少林寺

  巍巍少林系列之十二 八方英杰嵩山会武

  巍巍少林系列之十三 觉远遍访天下武林高手

  巍巍少林系列之十四 少林武僧痛击倭寇

  相关专题:郑州灿烂3600年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