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免费教育遍城乡 平民学校扫文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03:07 城市快报

  记者 黄卫/城市快报

  教育走下乡 上学不要钱 平民千字课 文字配图片

  1924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津郊大地,突然被一群来自城里的读书人叫醒。这群读书人并非来此郊游作诗,也不是野餐钓鱼。他们走街串巷,遇到学龄的孩子就停下来,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紫光影视通轻松看大片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400医院专家为您解答
和颜悦色地问:“几岁了?想不想上学识字呀?”被问到的农家小孩怯生生地说:“想。可我们家没钱。”“上学不要钱!来,告诉我们你叫什么名字,过几天让你爹妈送你去上学。”

  告诉农民要识字

  平教运动走下乡

  “不花钱就能上学?”当孩子的爹妈听到这一消息,一时竟然不敢相信。村里的农民绝大多数不识字,如果谁家能够有个上学的学生,全村都要高看一眼。

  “先生,您不是拿我们穷人开心吧?”这家人半信半疑地问。“真的,绝对不要你们孩子钱,如果你们也想识字,也可以到我们的学校来。”“学校,什么学校这么好,上学不要钱?”“平民学校。这是县长亲自定的,你们谁想识字,都可以到平民学校来。”

  平民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学校,而为什么在这里上学又不用交钱呢?这又得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起。1923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世界教育联合会提出了“祛除文盲案”。接着,由朱其慧(前国务总理熊希龄的夫人)任董事长、“国际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为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北京成立。目的是通过对农村人口的识字教育,减少农村文盲人数,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成立,也刺激了近在咫尺的天津。与其他大城市相比较,天津周围的农村(天津县管辖区域)不识字人数也不在少数。从学龄儿童询查表反映出,按照就学人数与学龄儿童数相比较,就学人数多者不过百分之二十几,少者尚不及百分之十,百分之八十的孩子竟然失学。

  军阀混战时期,“失学者日见众多,而人民之智识,亦愈形低落。”握着笔杆子的文人岂是统帅枪杆子的各位督军们的对手,但诲人不倦的教育界人士对于教育的认识却没有改变,天津县教育局在1924年1月提出,现有各学校,利用其空余时间(即每日下午散课后,至夜间就寝以前)及其一切设备(如讲室、桌椅、黑板等),招收失学儿童,或不识字的成年人,分班教授。教员由该校教员或热心人士担任。教育局承担教员少量津贴及少数杂费(如在夜间须用灯火)。根据县教育局计算,由于学校并没有过多投资,且有公益性质,一年的经费有30多块钱足以应付,课程则以识字(平民千字课)以及简单应用算术为主。而这样的学校,就称为平民学校。

  平教大师到津门

  传授画说《千字课》

  1924年6月10日,平民教育的热心提倡者朱其慧、晏阳初、傅若愚抵达天津,他们的到来,为刚刚起步的天津平民教育增添了信心。

  按照天津教育促进会的设想,平民教育的课程设定为4个月,每天上课时间为两个小时,只要能够让这些不识字的孩子与大人,掌握基本的识字数量和简单数学算法,即为达到教育目的。但在4个月内用什么样的教材,才能够让被教育者很快接受,而不产生畏难情绪,确是十分重要。这时,有着20世纪平民教育家之称的晏阳初,为教学者提供了自己的杰作,也可以说平民教育的“统一”教材———《平民千字课》。

  晏阳初在天津各界的欢迎会上介绍说,1918年夏,他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即赴法国战场参加基督教青年会主持的为华工服务的工作。晏阳初到达法国普蓝的服务中心,当地有5000华工。他为他们代写代读家信。晏阳初想到如能教华工们识字,让他们逐渐能写简单的家信,比之于代他们写读家信,要更有意义。于是他从中文字典和国内的报纸杂志中选取常见文字,编成若干单字语句,再与华工日常习用口语综合比较,最后集纳了一千余字作为基本教材。

  晏阳初赴法一年后,回美完成学业。1920年初夏,晏阳初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8月,晏阳初重返离别8年的祖国。他到上海后即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主持智育部新设的平民教育科。通过调研,他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在国内推行平民教育,不能采用在法华工教育的教材和办法,因为两者的生活有种种不同。他想出的办法是:每日午后或晚间,利用挂图和幻灯等工具,教平民学习白话文的“千字课”,于4个月内读完。

  晏阳初在法国编的“识字课本”是实地经验选订基本词汇。在国内他发现南京东南大学教授陈鹤琴正在研究“语体文应用字汇”———搜集儿童用书、报纸、杂志、小学课外读物、古今小说、杂类6种语体文,共计554489字,归纳重复用字后,计单字4488个,再用科学方法制作“用字次数”。其中最常见的1000个字,恰与晏阳初在法国选订的“千字课”中的800余字相同。晏阳初在新编《平民千字课》时,就参酌这两方面作选字标准。

  1922年2月,青年协会书局刊行晏阳初主编的《平民千字课》出版,全书共96课,分4册,每册24课,每课有10或11个生字,供平民学校4个月用。晏阳初在每课生字旁,附书注音字母,以便读音,这是他将法国华工队教读中文生字及注音字母的方式融合为一。书中每课前有图画一幅,把课中的意义,描绘出来,帮助学生明了课意,并引起他们的兴趣。《平民千字课》除认字之外还注重常识,这比起当时的其他课本,更是一大进步。

  制定平教大计划

  各种学校齐上阵

  在社会各界举行的欢迎会上,晏阳初提出了又一新主张:平民教育的组织形式,不必求其统一。方法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推行平民教育,各种方法都可以拿来使用。热情的讨论声中,天津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欢迎会上同时成立,董事、干事一并选出。

  看到天津县境内学龄儿童及成年失学者人数过多,天津县县长与属下也同时制定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平民教育计划:成立义务学校1000处,平民教育学校200处。这些义务学校的来源,先由全县私塾临时担任。将全县分为4大区,每区设立传习所3处,每处招考50人,共计600人。3个月毕业后,即充为各平民义务学校教员。教授课程同样为《千字课》。根据农人空闲时间固定人数,4个月一期,共教授10000人。

  天津县的宏伟计划也让天津警察厅感到不安。警察厅原有的贫民学校,每年的毕业生送入工厂、商号者无数。虽然称为贫民学校,实际上只是教人如何做工,真正的学习识字却成了幌子。据说,贫民学校的“学生”,每年通过为学校加工产品,给学校的开办者带来不菲的利润。

  得知天津县即将成立平民义务学校的消息后,警察厅厅长杨以德马上致函天津县教育局,表明贫民学校经过多年惨淡经营,已经有学生6700余名,学校基金极为充足。为了普及贫寒子弟,贫民学校拟扩充生源;其学校内容,也重新整顿;将来毕业生,与高小衔接,并更名为某区警察义务学校。但苦于教师人手不足,希望县教育局筹议办法,为其聘请教员,造福平民百姓。天津县教育局对此也不好反对,只好用师资力量紧缺,希望自行解决,搪塞了过去。

  妇女争进扫盲班

  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很快在津掀起高潮,让平教运动组织者始料不及的,则是天津妇女主动要求接受教育,比其他地方的行动又前进了一步。

  7月25日,天津女权请愿团致函教育局要求备案。女权请愿团负责人声称:鉴于我国失学姊妹极众,不但对于女性自身不利,而且不能很好地教育子女。天津女权请愿团准备成立第一妇女义务学校,补救妇女教育的空白。妇女义务学校的课程并不复杂,以国语、算术、珠算、尺牍、家政、手工、图画、修身为主要内容,两年内读完普通初级小学课程即为毕业,每门课程超过60分为合格。

  考虑到许多妇女多数是家庭中的“主力”,既不能耽误学习也不能影响做家务,学校将她们的学习时间定为每天两小时,由下午一点半至三点半,星期日放假。准备成立的妇女义务学校并没有将招生目标定的很高,第一期学员只招一年级及二年级两个班,每班20人,学费全免而书籍自备。非常有意思的是,妇女学校的学生,从12岁以上到40岁以下均可以报名。

  免费教育生误会

  天津义务平民教育会成立后,社会各团体无不极力赞助。河东平民教育运动促进会宣传股员郭丽泉、蔡耀廷洽在西楼村一带演说。该村德利工厂经理李奎元与郭、蔡接洽后表示,愿出资在该工厂内设立平民学校一处,让各工徒得到教育。同一天下午,郭丽泉等人在法租界演说时,天祥号经理动员职工30多人立刻报名参加识字课,其原因就是不识字的店员占多数,怕被人骗。

  平民学校的宣传员在市区附近的农村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在离市区较远的郊区,却也经受了农民的白眼。尽管不识字给他们带来过苦恼,但在追求生计面前,上学识字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天津葛沽镇平民教育干事会会员,组织几所学校的师生游行了半天,还是没有募集几个愿意上学的孩子或大人。这让群情激昂的师生们感到难以理解。在劝说过程中,原先对他们恭敬有加的农民,有的吓得躲了起来,有的只在那听着,问他怎么回事,他也不说,第一天的演说大会就在沉默中结束了。

  是不是有人在暗中捣乱呢?官立小学校校长燕丽宸心中盘算。燕丽宸在镇子里有许多亲戚,通过多方打听,终于明白了受到冷落的原因。“你们是不是替军队征兵啊?”燕丽宸的一个亲戚偷着问道。“征嘛兵?我们就是教你们学认字。”“有人说你们是替某个大帅征兵来的,要不怎么让乡亲们先认字?”

  明白了其中的原因,第二天的宣传又改了形式。这次师生们在镇子里一边走,一边讲演:“各位不要疑惑,快去到平民教育学校上学去吧。你知道这‘平民教育学校’是怎么一回事情么?这就是叫平常的人民都认些字,会些算法呀。因为人若是会写、会算,就有做事的本领。不光是自己可以发财致富,国家亦可沾些光,富强起来了。现在国家所以开办平民教育学校,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叫人们去当兵啊!这个又不要你花钱,每天只上两小时的学,也耽搁不了你做事。四个月就毕业,日子也不多。各位想想,这是多么好的事,以后再想去上学,就怕没有这样的机会啦。”经这么一解释,农民们心头的疑团终于逝去,报名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

  随着平民教育的深入普及,为此项活动编辑的《天津县推行普及教育纪实月刊》真实地记录了每月各区各校的实况。为平民教育学校出资捐产的热心人士层出不穷。到1929年,天津全县共有平民义务学校69所,教员115人,义务教员多人,毕业学生3500多人。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