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名家十日谈 何迟与马三立的业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01:22 城市快报

  - 陈笑暇

  作家、天津文艺界领导人之一何迟(1920~1991)自1949年进城以来,曾先后任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当时名戏曲科)、秘书长、市戏校校长、市剧艺协会主席,对曲艺工作有着突出贡献。

金牌会员免费游香港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新浪推出1G免费邮箱 百万免费礼品等你拿

  说到何迟与马三立先生的业缘,始于《买猴儿》。这篇名作自1953年经马三立、张庆森推出后,一时轰动全国。以后他们又陆续合作了《开会迷》、《孕妇调查表》、《十点钟开始》等,均收到积极的社会效应,被认为是讽刺时弊的精品。原作写得有水平,见深度,马氏的加工修改和表演上的再创造,同样获得了内外界的认同与推崇。如《十点钟开始》原名《晚七点开始》,马在演出中使人物思想更具普遍性,形象更为贴近现实,在台词、动作、细微处理上富于个性创造,因而获得广大听众的好评。在工人剧场首演时,何公满意地对马说:“改得很有必要。”

  从1957年至1977年,何迟与马三立经受了同样的政治命运,饱经忧患中增进了情谊,决心进一步探索相声艺术的规律。1961年他们劳动归来后,仍背着“摘帽右派”的包袱,与地、富、反、坏同属“不准乱说乱动”之类。何公被安排在戏研室,于是他不仅整理了一部分相声资料,在群众艺术馆办起了学术研讨,还创作了《打虎论》、《高人一头的人》等讽刺作品,市曲艺团为其组织了座谈会。张寿臣、郭荣启已恢复演出,马三立、赵佩如也参加了讨论。马先生掂出了《高人一头的人》分量重、构思巧、包袱奇谐,但囿于自己的处境没能争取上演。常宝霆、白全福和红桥区曲艺团杨志刚、杨志先演出后很受欢迎。马先生常感慨地说:“我们失掉了一次合作的机会。”

  1980年大地回春,因赵佩如1973年逝世,马三立与王凤山合作恢复上演了《买猴》等,引起各界的关注。此时何迟却因受迫害致残,在病中为马创作了《似曾相识的人》,有力地揭露了“四人帮”鼓吹的“惟我独革”、“血统论”、“否定一切”等倒行逆施的行为。

  马接到作品后,认真进行了二度创作,丰富了甲所代表的艺术形象。为强调批判“精神万能论”,马构思了小段《艺术的功能》,经过实践,衔接自如,成为全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何迟同志从广播中听后满意地说:“与内容紧密结合,深化人物思想,也发扬了马氏的幽默风格,有回味,值得琢磨。”他们还拟合作推出《一切向钱看的人》、《小快乐和大悲哀》等,因何公先逝未得行世。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