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十一”黄金周专题 > 正文

新中国55年文化建设 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宏伟乐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05:0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化,国家根之所系,民族脉之所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5年的奋斗历程中,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新中国文化事业也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广大教育科技文化工作者高扬时代主旋律,歌咏江山,谱写岁月,其文采风流,堪称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宏伟乐章。

  解放思想:文化建设硕果盈庭

  随着开国礼炮的第一声巨响,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当家作主,精神获得极大解放,新中国文化建设蒸蒸日上。

  “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小说《青春万岁》中这一经典诗句,不知承载了多少共和国同龄人的美好记忆。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每一个领域的成就都令人欣喜:

  新中国百废待兴,科学教育加紧为文化大厦奠基。建立新学校,实施新学制,设立人民助学金,实施扫除文盲行动。在开国礼炮的余音里,中国科学院宣布成立,奠定了国家科学研究体制的基础。中华民族迈开“向科学进军”的步伐,侨居海外的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等和一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怀抱,他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创造了原子弹爆炸、牛胰岛素人工合成等一系列奇迹。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的百花园姹紫嫣红。文化艺术工作者以澎湃的激情拥抱、创造新文化。艾青、郭小川等诗人向着新时代放歌,《红岩》、《红旗谱》等长篇小说风靡全国,《上甘岭》、《青春之歌》等影片激励人心,《白蛇传》、《天仙配》等剧目推陈出新,《梁祝》、《二泉映月》为民族音乐赢得了持久的声誉……文学艺术的成就玲玲如振玉,累累如贯珠。思想的解放,使得神州大地“诗人多兴会,画家巧意匠。”参与文化创造的人民群众也激情飞扬,群众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乌兰牧骑至今仍是文艺为大众服务的象征。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文化大灾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端正了新中国巨轮的航向。

  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文化的春天来到了,高考制度恢复了。“莫让年华付水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与共和国一同经历了岁月沉浮和考验的一代人相互激励。每当我们翻看着20多年前那些夫妻同班、父子同校的老照片,总是禁不住为那个发愤求知的年代、为那些顽强拼搏的人们而热泪盈眶。

  改革开放,不仅使新中国文化事业得以复苏,而且走上繁荣发展之路:

  我们终于实现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宿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去年开始,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在今年实施,到2007年要使西部地区全部实现“两基”;

  科技人员勇攀科技高峰。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加速器。0.8微米集成电路芯片、6000米水下机器人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达到新水平。科技界正在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确定未来15年科技发展战略;

  文化艺术大放异彩。电视文艺精彩纷呈,每年的春节电视晚会成为全国百姓的“文化年饭”。《于无声处》、《丝路花雨》、《人到中年》,一部部作品笔力扛鼎。《渴望》、《四世同堂》、《周恩来》、《离开雷锋的日子》,或雄健,或隽永,呈现出一个伟大时代厚重而细腻的文学艺术质地;

  体育事业令中华民族群情振奋。如今,我国运动健儿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共获1692项世界冠军。在刚刚落幕的奥运会上,32枚金牌又把我们推向奥运金牌榜第二的位置。人们满腔热情切盼2008年北京奥运,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平均期望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1.4岁。我们彻底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一种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现代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像辉煌的交响,在神州大地激荡。

  把握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新中国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发扬革命文化的传统,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保持着它的正确方向。

  新中国文化的基本道路是与共和国一同诞生的。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中国文化的道路。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清除腐朽没落的旧文化,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创造适应新时代群众需要的新文化,为文化事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我们党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摆到了突出位置,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精神文明建设决议,对进一步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要求。

  结合时代发展要求,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从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新时期的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我们不断丰富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使得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深入人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制定顺应时代要求,全社会都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尽力尽责;从孔繁森、李润五到任长霞……一大批典型人物为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民族精神空前振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开遍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窗口”创建为标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村村通”、“手拉手”、“心连心”、“三下乡”、“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百县千乡文化工程”等等,有力地推动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步伐;“五个一工程”、国家图书奖,弘扬主旋律,体现多样化。7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323卷《世界文学名著》等大批图书精品相继推出,标志着我国出版的新水平;随着“扫黄打非”斗争的深入,图书音像市场监管更加有力,非法音像出版物受到了沉重打击,出版音像制品得到了有效保护……

  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文化的魂。今天,当我们回顾新中国文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历程,不能不为它的累累硕果而振奋。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有形的成就,更有取之不尽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深化改革:围绕全面小康推进文化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将中华民族对文化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任务。我们的文化,正在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努力适应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各领域的重大变革。

  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促进文化创新,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雄浑乐章。今年9月1日,北京儿艺的百余位演职人员的身份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他们从国家事业单位的干部变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员。根据中央部署,全国9个省市、39个宣传文化单位正在进行改革试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势头强劲,风生水起。中国出版集团成立,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挂牌,北京歌剧舞剧院转制。一个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正逐步建立。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文化艺术的更大繁荣。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繁花竞秀:舞剧《红梅赞》、歌剧《苍原》、京剧《华子良》等以铿锵的锣鼓和飞扬的旋律,一次次重燃人们的激情;电视剧《长征》、《延安颂》、《省委书记》,电影《生死抉择》、《郑培民》、《张思德》等跨越时空,声情并茂唱响时代主旋律;小说《中国制造》、《国家干部》等文学创作笔走惊雷,气势磅礴,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文化体制改革也加速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6个大型文化项目相继进入二期扩建和整体维修阶段。近几年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群众文化生活条件大力改善,先进文化的传播有了坚实的物质载体。如今无论穿行于城市还是乡村,鳞次栉比的文化建筑塑造着泱泱大国的文化形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呼唤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55年上下求索,55年艰苦奋斗,55年波澜壮阔的新中国文化实践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高扬先进文化的旗帜,努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进一步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迈向一个令人向往的和谐社会。本报记者 温红彦 杨健 刘玉琴

  相关专题:2004“十一”黄金周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