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国际先驱导报:中美日三边关系应扩大均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1日20:34 国际先驱导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面对已重新定位的日美同盟,中国将努力寻求三方利益的汇合点,任何将有关联美制日或联日制美思考付诸实践的尝试都不太慎重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中美日三边关系是由当前的“时”与“势”决定的,换言之,这组关系要放在亚太安全格局变动的大背景中加以全面观察,其演变离不开现阶段的“段情”:中美日三国的亚太外交与安全政策重点;全球反恐形势下的东亚安全合作以及日本的国家走 向;中日关系的“光与影”等等。只有在回答如上设想之后,才能回答中日关系能否通过“脱美”、“离美”甚或“抗美”来激活、发展。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未变

  当前的亚太安全格局是冷战以来各大力量纵横捭阖、运筹布局的结果,是一种战略“存量”;尽管冷战后各国的政策调整作为“变量”在产生影响,但总格局仍未发生变化。

  首先,从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看,其不变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持美军的前沿展开,驻守战略防线与夯实军事基地;二是巩固或提升美日、美韩、美菲等双边战略同盟,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三是加强对亚太国家的安全承诺;四是开展多边安全对话,摸索建立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以作为对双边同盟之补充(决非替代)。“9·11”后美国展开了全球军力大调整,但仍突出亚太地区的部署及双边同盟。这决定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秩序观、安全观、利益观、合作观不会轻易改变,美对该地区的中亚合作组织、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东亚经贸自由区等倡议疑窦重重。

  日本绝不可能“亲中疏美”

  其次,从日本的外交安全政策看,冷战后,日确实经历过“同盟漂流”的战略躁动期,在“脱美入亚”还是“脱亚入美”的外交三岔口彷徨、犹豫过。在朝野论战或非主流决策层中,也提出过“回归亚洲”的外交口号。但1996年4月,日美首脑发表了《日美安保联合宣言》称:“当日本周边地区发生的事态对日本和平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时,两国将进行磋商与合作。”1997年9月,日本出台了《新防卫合作指针》,停止使用原《指针》中的“远东”概念(1960年日本政府解释其范围为“菲律宾以北,包括台湾和韩国”),代之以“日本周边地区”,其实际意义是,当“周边”有事之际,将“协调动用自卫队和美军”。

  从国际安全角度看,日本此举等于同美国签订了当台海“有事”,日将为其提供支援的契约,把自己嵌进了如果中美关系因台湾问题紧张,日中关系也将随之紧张的机制。因而有亚洲政要评论说,日本外交对美“一边倒”,其道路越走越窄。受此态势影响,日本充其量能平衡一下外交重心,搞“联美入亚”,而绝不可能“脱美入亚”或“亲中疏美”。逆言之,现阶段任何有关“联日制美”的建言日本是听不进的。

  中国外交“入字当头”

  再次,从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看,在新时期,中国外交强调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与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为此,既要发展同主要大国的关系,又要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对美关系重要,对日关系亦非不重要。面对已重新定位的日美同盟,将努力寻求三方利益的汇合点,任何将有关联美制日或联日制美思考付诸实践的尝试都不太慎重。中国不搞斗争哲学,“破字当头”,挑战传统秩序;而是顺势而为、上善如水,“入字当头,立在其中”,参与亚太安全合作,加强经济与文化外交。

  “9·11”至今三年来,亚太安全因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及朝核危机而出现变化,特别是经由上海APEC、曼谷APEC,亚太安全合作越发受到重视,这有益于中美日进一步夯实“三反”基础(反恐、反扩散、反贫困),在“集装箱安全”“扩散安全倡议(PSI)”“区域海事安全”等方面加强合作,为大国关系发展提供新“抓手”,推动三边关系朝“扩大均衡”的方向发展。

  面对如上安全与外交格局,中日关系不适宜搞针对第三国的“外延式”发展;相反,中日两国有太多的发展“内涵”;双方在维护朝鲜半岛稳定、联防金融风险、保障共同发展、能源环境合作等方面都有利益汇合点。日本决策层认为,中国综合国力发展是客观事实,日本外交政策必须考虑中国因素。从上世纪90年代的宫泽内阁至今日的小泉内阁,历届内阁均把中日关系定位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关键在于日本如何突破历史问题的“瓶颈”,启动这艘搁浅的快船。【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陆忠伟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