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磕头盖楼与豫花面粉蒙冤专题 > 正文

毒面粉事件不实报道引发河南媒体奋起反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16:19 法制晚报

  近日,《郑州晚报》接连使用大幅版面抛出《质疑河南兰考人京城磕头回家盖楼报道》和《“豫花”面粉蒙冤全调查》两篇“重磅炸弹”。10月27日,新浪网头条新闻以“谁在妖魔化河南”为题,将两篇报道全文转载,并开辟专门讨论区。两天来,6000多名网友上网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两篇“重磅炸弹”引得河南记者再调查

  昨晚,“谁在妖魔化河南”的始作俑者——《郑州晚报》副总编辑程玉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近日,北京、湖北部分媒体接连爆出“兰考乞丐京城磕头回家盖楼”及“豫花面粉增白剂超标14倍”的新闻,因为都涉及河南,为印证新闻的真实性,《郑州晚报》就投入精力重点做这两条新闻。

  据参与报道的记者介绍,此次,《郑州晚报》共派出6名资深记者分赴北京、湖北两地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中,记者走访了大量当事者以及执法部门、专家等人。在湖北,通过调查发现,“豫花”牌面粉增白剂超标14倍之说,居然是武汉一家颇有影响的媒体搞错了国家标准,将每公斤面粉不超过0.06克误认为是每公斤0.006克所致。这一切不仅造成“豫花”牌面粉销售全面受困。

  对“兰考乞丐在京挣钱回家盖楼”一事,这位记者表示,蔡姜楼村是兰考县出名的富裕村,这个村有很多人在京打工,但在家盖楼的人却很少,唯一一幢新盖不久的楼房主人也在京经商。在北京采访时,一名行乞者也告诉记者,现在地铁根本混不下去,管理很严。行乞的人则天南地北哪的都有。

  “毒面粉”事件已进入法律程序

  今天上午,生产“豫花”面粉的河南大程面粉实业公司办公室李主任接受了本报采访。李主任说,由于湖北媒体的不实报道,公司从10月12日起就停产了。

  李主任表示,每停产一天直接经济损失就是5万元,其他损失还不算在内。受“有毒面粉”事件波及,“豫花”面粉在湖北以外其他市场也受到影响。

  大程公司的法律顾问叶剑平律师也告诉记者,由于“毒面粉”事件已进入法律程序,详情暂时不便透露,不排除对刊登失实报道的媒体等的起诉。

  各方观点

  “私德”文化要过现代化门槛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潘知长

  我曾在河南工作了十多年,河南被妖魔化与中原文化有关。曾被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原文化实际是农业文化,强调的是私德,这种私德表现在熟人之间很豪爽、坦诚,但遇到陌生人就不一样了。例如,假酒、假烟骗的都是外地人。现代社会是一个公德社会,必须遵守陌生人之间的诚信,从这一点上看,河南要过一个现代化门槛。

  特定时代造就“合适的”歧视对象

  《河南人惹谁了》作者马说

  对河南人的歧视之所以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个特定时代,主因就是河南与沿海地区、一些大城市拉开了距离,当别人已完成“原始积累”,河南的“民工潮”才开始向外涌动。经济发展初期,总免不了出现不正常现象,种种事实就成了河南人被歧视的依据。外界所传的河南人的诸多缺点,在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但嘲笑发达地区,似有“酸葡萄心理”;嘲笑边远地区,又嫌“软柿子心理”,惟有河南人,既不发达,又不过分落后,正是“合适的”歧视对象。

  摆脱妖魔化 河南当自强

  《郑州晚报》副总编辑程玉峰

  我听到过很多对河南人的不良评价。一方面,河南人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共性的而不是个性的,不能因为个别极端例子就彻底丑化河南人的形象;另一方面,我反对对局部范围内的河南人的行为进行炒作。由于历史原因和目前经济不发达等因素,河南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彻底改变各地对河南人的看法,从根本上讲,河南人必须自强。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郑飞 单金良 樊蕊

  相关专题:磕头盖楼与豫花面粉蒙冤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购房疑难有问必答
装修建材价格查询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