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积极防治艾滋病专题 > 正文

北京防艾遭遇难题 交换针具试点月余无人响应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02:12 新京报
  
北京防艾遭遇难题交换针具试点月余无人响应
  11月21日,北京市药物维持治疗第一门诊部的服药处内,吸毒男子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美沙酮替代治疗。本报记者王申摄

  关注焦点

  11月30日,全国第9个美沙酮替代治疗门诊将在北京宣武区小红庙正式开诊,作为北京今年要实施的三大防治艾滋病工程(美沙酮维持治疗、公共场所安全套发放和针具交换)之一,美沙酮从申请药物本地生产到已招募40余名受治者,历时三个月,虽然期间也有吸毒者因不愿登记真实身份而“消失”,却进展仍属最快。

  与美沙酮替代治疗相比,为吸毒人员免费进行清洁针具交换
却遇到了难题。11月18日,开诊38天的潘家园社区针具交换室仍没有等来第一个交换者,组织者认为,怀有种种心病的“瘾君子”担心“现身”交换室会引来警方的调查甚至抓捕。

  朝阳区基层防艾卫生官员杨振凯说,北京防艾策略正在经历“疏”与“堵”的矛盾交锋。

  40多人加入美沙酮治疗门诊

  政府倡导的美沙酮疗法


  昨天下午2时,27岁的赵华(化名)来到宣武区小红庙南里6号的安康医院市区门诊部。在这个门诊部门脸上,新贴了一排黑体字———北京市药物维持治疗中心第一门诊部。

  赵华是一位吸毒人员,也是志愿接受美沙酮替代治疗的受治者之一。如果时间允许,每天这个时候,他都会到治疗室开上50毫升美沙酮口服液,然后走进斜对面的服药室,在工作人员监督下将美沙酮服下。“舒服多了。”赵华说,“这东西得每天按时喝,要是停几天,保不准我又受不了去打那个了。”

  此前,赵华一直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吸毒。在毒瘾强烈发作又找不到药店买针管的时候,赵华就和“哥们”

  共用一个针管。幸运的是,赵华在三个月前的一次HIV抗体检测中,被证实没有染上艾滋病。但赵华仍然很害怕,他说偷偷摸摸吸毒这么多年,知道什么事情都有万一。

  而接受美沙酮替代治疗,他希望能够在减少毒品依赖性的同时,也能够让自己在放松的环境里做艾滋病检测,“我知道这就是防艾滋病的,政府会定期给每个吸毒者检查身体,虽然以前毒瘾大时也玩儿过命,但艾滋病实在太可怕了,我不想那样死。”

  自本月30日开始,接受美沙酮替代治疗的受治者,今后无论服用多少剂量,每人每天的花费均为10元。根据统计,目前已经有40多位吸毒成瘾者申请加入政府的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

  他们都登记了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住址以及居委会和派出所的电话,还有家属的同意证明。他们还将于本周二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而体检除了普通的尿检和肝功能外,很重要的一项,是检测艾滋病(HIV)。

  “我明白,这是要对我们吸毒人群做艾滋病普查呢。”在家人陪同下来接受服药治疗的吴军(化名)表情坦然。

  吴军两年前因为偶然原因染上毒品,强制戒毒后又复吸,近半年来由于坚持喝美沙酮治疗,已经有大半年没有碰过海洛因了,并且美沙酮的服用量也在逐渐减少。为吴军进行治疗的蒙医生说,在他所接触的前后100多位美沙酮替代治疗者中,有刚来时一天需要服用80毫升,经过坚持和自律最后到不需服用也坚持不碰毒品的。

  据了解,今后申请美沙酮替代治疗的吸毒者尚须符合5个条件:经多次戒毒仍未脱瘾;强制戒毒2次或劳教戒毒1次以上;年龄在20周岁以上;北京市户口且有固定住所或来京半年以上有固定住所的外地流动吸毒人员;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但如果是感染艾滋病的吸毒者,只须符合最后一项条件就可以获得每天10元的美沙酮替代治疗。

  美沙酮疗法更具人性化

  允许吸毒者公开服用美沙酮,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是重要的戒毒方法。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彻底根除毒瘾,但实践证明美沙酮维持疗法确是一种积极的方法。”在技术上负责推动我国美沙酮试点工作的中国疾控中心防治艾滋病行为干预专家吴尊友说,“我们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要减少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进而避免艾滋病毒的传播。”

  据卫生部今年早些时候的预算,目前中国约有84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在检测确认的8万多感染者中,有63.7%因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

  而在北京,艾滋病感染者中44.7%是通过共用针具吸毒感染。

  专家认为,从务实的立场出发,美沙酮维持疗法至少可以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吸毒者95%会复吸,美沙酮维持疗法由政府提供廉价低毒性“药物”,吸毒者口服一次美沙酮,可以维持药效24至36小时,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吸毒人群的违法犯罪问题;美沙酮维持疗法可以使吸毒者过上正常的生活;美沙酮维持疗法已被国际公认是阻止艾滋病传播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美沙酮维持治疗使吸毒者的人格尊严和生存权利受到同样的尊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人道主义关怀。”吴尊友认为,“为吸毒者提供美沙酮替代治疗,并不代表中国政府的禁毒立场有所松动。让吸毒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安全地服用美沙酮,意味着中国政府在禁毒和防治艾滋病方面,面对复杂形势,有了更客观、更务实、更人性化、更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

  针具交换试点迄今无人问津

  专家认为地域广,人员构成和社会背景复杂是主要原因。

  2004年10月12日,北京市第一个针具交换试点在朝阳区潘家园社区正式开放。但尴尬的是,虽然它承诺在相对隐秘的前提下为吸毒者免费提供清洁的一次性自毁式针具,但开放以来,迄今尚未接受过一个来交换针具的人。

  按专家说法,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工作的首要目的,是要减少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以预防艾滋病的发生。但有些情况下,美沙酮会对一些吸毒人员“失灵”,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吸毒者不要共用针具,单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就成了一个次优选择。

  针具交换试点的“交换室”里被一扇玻璃墙隔开,墙上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一张桌上放着黄色的塑料桶,一瓶消毒液,几打塑胶手套和一盒单独包装的一次性注射器。

  疾控中心的刘英杰医生介绍,正常的流程是,交换者将旧针具通过窗口投进黄塑料桶,医生将清洁针具等量地兑换出来,然后将塑料桶里的旧针具带出销毁。在交换室的墙壁上,标明了交换的保密事项和交换时间。然而,这些装备到现在仍然没有等来第一位交换者。

  “目前在北京,吸毒人员最低可以花8毛钱就可以在药店买到一支静脉注射器,比之免费交换针具需要面对的种种社会压力,吸毒人员宁肯选择隐蔽。”北京市疾控处副处长关宝英认为,地域广,人员构成和社会背景复杂是造成北京第一个针具交换试点遭遇无人困境的主要原因。

  直接负责针具交换试点工作的朝阳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振凯也认为,相对于北京市今年开展的其他几项防艾工程,针具交换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们尚不知道朝阳区内究竟有多少共用针具的吸毒人员,更不知道这些共用针具的吸毒者在哪里,怎样接近他们,了解他们中有谁需要针具交换服务。”

  另一方面,要让共用针具吸毒者从防艾工作者手里交换清洁针具,就意味着他要站出来承认自己是吸毒者,要承受各种社会谴责,而在防艾协调政策尚未真正落实之前,出来交换针具的吸毒者可能成为公安部门的追查和抓捕对象。

  能否确保吸毒者“交换针具”时不被抓

  警方认为,对于针具交换,法律上还需要阐明很多问题。

  杨振凯提到的防治艾滋病协调政策目前正在协商落实阶段。其主要内容是指针具交换工作应由朝阳区政府统一协调,朝阳区公安局负责提供吸毒人员的在册情况,认可参加针具交换的吸毒人员的安全注射毒品行为,确保吸毒人员不会因“交换清洁针具”而被抓捕及相关信息不被作为进一步追查的线索。

  据悉,整个北京市目前在册的吸毒者在25000人左右,其中朝阳区在册吸毒人数超过1000人,是公安部门打击吸毒贩毒的重点区域。

  朝阳区疾控中心内部目前对针具交换试点的发展存在两种设想,一是在吸毒人群中发展志愿者,由志愿者负责搜集周围吸毒者使用过的旧针具,统一到针具交换室交换等量的清洁针具,再分发给吸毒者,同时启动“同伴教育”,向吸毒人群宣传安全注射预防艾滋病;二是与公安部门和当地街道办事处配合,为在册的吸毒者办理“交换卡”,有组织地引导吸毒者交换清洁针具。

  杨振凯还透露,朝阳区已经成立了由区政府主导的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在马上要召开的朝阳区防艾会议上,涉及在针具交换和美沙酮替代治疗方面必须相互配合的卫生、公安、药监三部门将面对面坐下来协商落实防艾政策。

  而此前在国家的防艾政策协调会议上,公安部禁毒处对于针具交换的说法,也是既不提倡也不干涉。该处有关官员认为,对于针具交换来说,法律上还需要阐明很多问题:必须认定由哪些人、哪些单位来进行针具交换工作;必须认定是否可以赦免对小剂量毒品的诉讼;在与毒品有关的刑事案件中,必须禁止将供应消毒注射针具的信息作为证据使用等等。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魏铭言

  
北京防艾遭遇难题交换针具试点月余无人响应
用于毒品替代治疗的口服美沙酮及用于交换的针具。本报资料图片

  

      针具交换和美沙酮替代治疗

     针具交换和美沙酮替代治疗,目前是国际上公认的防止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最有效的途径。两种防治办法互相配合,目前已经在云南、四川等一些西南地区的中小城市和乡镇相继开辟试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行为干预专家吴尊友说,从中国的试点经验看,针具交换更适合在郊区、农村吸毒者较分散的地方,以吸纳吸毒者为“志愿交换使用者”的方式开展;城市吸毒人群防艾则应以美沙酮替代治疗为主。

  因为针具交换是隐蔽的,需要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中安全地维持吸毒者的生存状态,如果在一个人口密集,社会环境相对敏感的大中城市,那么吸毒者在社会压力下很难坦然现身。

  相关专题:中国积极防治艾滋病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