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中国商家角逐圣诞商业围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10:11 新世纪周刊

  撰文/吕冰

  当更多的西方人选择“逃离圣诞”的时候,中国的城市新贵们却越发对圣诞节趋之若鹜,而且圣诞节也成为中国商家 们角逐利益的商业围城。

  今年11月中,一部名为《逃离圣诞》的大片在全美公映。片中一对美国夫妇处心积虑
、企图摆脱毫无新意的圣诞而 去拥抱加勒比海的阳光。去年年底,有英国媒体称:许多当地人遭到了“圣诞恐惧症”的困扰。民意调查显示,有半数英国人 对圣诞节有消极、焦虑、压抑,甚至厌烦的看法。

  而这两年,中国人对这一西方宗教性节日的热情正在空前高涨。

  国外节日国内香

  在2003年12月2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中有报道称,中国主要城市有1/3的市民庆祝圣诞。有零售业者认 为,这个源自西方的节日已经变得几乎跟传统的春节一样重要。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或可成为佐证:中国在2003年12月的 零售额比11月多了18%,达4404亿元人民币。

  有趣的是,如果把“圣诞”和“春节”在今年12月4日下午的某个时刻分别输入“百度”——这个全球最大的中文 搜索引擎会告诉你分别有461万和450万个中文网页。而在Google中,这一数字比是97.8万比137万。而在 网络抽象数字之外,现实中“圣诞热”的具体例子也比比皆是。

  据了解,作为深圳、广州、舟山等地圣诞用品主要货源的义乌市场,今年内销售额已出现大幅增长之势。而在北京天 意、万通等二级批发市场,圣诞用品自11月初上架伊始,也备受零售商、企业及市民的热情追捧。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都市媒体也在11月下旬开始对圣诞现象作出反应。首先是广告,各大饭店、餐厅、 酒吧、KTV开始以各种形式对公众循循善诱,告诉人们除了价格以外,他们可以在圣诞夜得到一切令人满意的享受。根据往 年经验,这些地方提供同一服务的消费价格在圣诞夜是平日的二至四倍。

  惟一以“优惠”口号标榜圣诞态度的是百货公司,各类网上商城也包括在内。返券、打折、主题购物、延长营业时间 ,商家会边展露圣诞老人般的亲和笑容,边使出浑身解数把每一件与圣诞有关或无关的商品送到顾客手里。

  虽说是出于商业动机,但这些行为还是有清晰的内在逻辑可寻。而有人则以更为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跳跃性的思维方式 ,诠释着圣诞的无限可能性。“为了一个光明和清晰的圣诞”,北京一家专以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医疗机构打出这样的口号。

  而另一家旅行社也不失时机地号召人们“去看望圣诞老人的故乡”。不过事实上,圣诞老人的故乡究竟在何处还尚无 定论,北欧五国也在为此各执一词。

  总体来说,充分发挥圣诞节的商业效应是商家与时俱进的表现。即使如全聚德这样的老字号,去年圣诞也推出了三档 不同的“烛光晚餐”。中式餐桌上的烤鸭、卷饼、大葱与大洋彼岸的圣诞烤鸡、蛋糕、水果,在普天同庆的圣诞夜中相得益彰 、熠熠生辉。

  “消费信仰”催生圣诞商机

  近年来,西方已经开始对这种被零售商“在宗教信仰之外建立起的消费信仰”进行反思。英国有媒体认为“喜欢圣诞 节的除了孩子就是商家。”而美国作家也对此戏谑道:“欢迎来到美国的购物季节,欢迎在我们的商店之旅中庆祝这个‘合家 团圆’的日子,欢迎加入过度消费、物质主义、债务咨询、挥霍浪费,以及购买力综合征的队伍之中,欢迎来到消费的文化和 文化的消费中!”

  而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圣诞却非商家的一厢情愿。在屈指10年间,一些人对这个节日已经由陌生转变为自发式的 喜爱。不过真正接受圣诞文化的中国人或许比想象中要少。一位新加坡记者撰文称,实际上只有9%的中国人知道为何庆祝圣 诞节。他还援引《成功营销》杂志中的数据:在庆祝圣诞的主要城市居民中,70%的年龄在38岁以下。

  中国大城市中圣诞节的热闹程度往往超出了首次目睹这一现象的外国人士的想象。去年受公司派遣首次到上海工作的 英国小伙布兰森,在申城度过了一个“盛大的异国圣诞”。今年11月下旬,申城大小商场、餐厅已完全被圣诞风情征服。据 布兰森介绍,他租住的公寓楼已提前陷入迎接圣诞的兴奋中,披挂琳琅的大型圣诞树被安置在大堂,招贴画换成了圣诞派对的 告示。

  并非“圣诞快乐”那么简单

  如果说上海的圣诞情结由来已久,上世纪初西方人在外滩留下了各式西洋建筑的同时,就把某种文化基因也传递给了 如今的这座国际化都城。那么,北京、深圳等地的圣诞大潮则可算是后发制人,热烈、单纯、中规中矩。

  之所以单纯,是因为这个节日对普通人而言只承担“赋予快乐”的功能。无论是公司派对、朋友聚会,还是情人约会 、节日消费,都是以此为契机寻获一种感情的释放或内心的愉悦。

  享乐这一节日文化的群体,以年轻人和受良好教育者居多。在职业上,也是一些从事较开放的、直接与脑力相关行业 的人士居多,如网络、商务等。一方面是商家和媒体联合造势激起了人们的欲求;一方面,对西方文化有认同感的一代新人, 或是那些较易接受新事物的人们,自觉选择了以圣诞表达他们的生活态度。

  因为信仰和文化关系,圣诞对中国人来说是欢愉和轻松的。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或中秋不同,它不需人们承担由家庭 责任或人际规范造成的某些限制。也与“5·1”、“10·1”不同,后者的含义正变得如其“黄金周”之名一样直白索味 ,而圣诞则让人们在自我和人情味中找到了理想的平衡。

  然而最不应该忽视的,还是中国以千万计的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信众,他们是真正理解圣诞精神真义的群体,且许是惟 一的理解者。

  这种现象在专家龙应台看来,就是在移植西方文化的时候,许多国人只看它在地上的花却没有看到下面的根。圣诞节 的热闹下面,就是宗教信仰的根。“他也许在晚上12点前是去舞会狂欢了,但是你没有看到他12点整的时候,就到教堂里 头去做弥撒了。”但是国人把它移植过来的时候,“只移过来了它的那个热闹,大吃大喝,还有狂放的舞会,其他什么都不见 了。”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中秋、盂兰盆(鬼节)、春节等都有其对应的民族美学之根。但是这种“根 ”并没有完好的承传下来。龙应台认为需要找回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实际涉及了一个问题,即心态。

  即使人们对待圣诞有种种相似的行为,但是其初衷却又千差万别。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是投入还是漠视、是索取还 是付出,都有真诚与假意、冲动和理解之分。人们需要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圣诞文化只是其副产品。当有了把握自己生活的自 信心,更好的是有了对民族、家国文化的自信心,面对圣诞、情人节、感恩节或万圣节的时候,人们才能真正从容不迫。

  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可能无需加入对圣诞话题引申含义的探讨。有2/3的城市还在这圣诞热潮之外,成为 对这一概念的有力消解。对于西北一些内地城市,尤其是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中小型城市来说,圣诞节形同虚设。而在绝大多 数乡镇、农村,那里没有红顶白髯老人的神秘微笑,也没有对春节、黄金周的审美疲劳。

  岂止一个洋节了得

  圣诞之所以能在中国许多城市成为“冬天里的一把火”,归根结底还是与经济水平相关。即使在大都市,像旧戏里讲 的“富人过年,穷人过关”的事情依然层出不穷。

  一些新闻媒体曾经在今年春节的时候对社会低收入阶层如何过年给予了关注,由此及彼,穷人大年三十都过不下去, 那洋节呢?同样是在现代社会高度压力和快速节奏之下,同样需要满足情感的需要,对一些人来说,这是一种奢侈。

  另外,还有一些与圣诞毫无关联的数据。比如中国“开发式扶贫”18年来,中国农村赤贫人口(人均年收入637 元以下)从1.25亿直降到2800多万,但却在去年出现了首度反弹——增加了80万人。一般性贫困人口(年均收入低 于882元者)现在还有6000万。

  去年同期,全国拖欠民工1000亿元工资,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高达70%,仅有6%的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 。

  12月3日《人民日报》有消息称,因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障,且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等原因,城市有近半数的人放弃去 医院看病,而采取有病自己医的方式。

  这些都与圣诞无关。惟一可能相关的是,无论何种身份和境遇的人,都在同一时生活在同一地。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 来说,真正有意义的字眼在于圣诞“平安夜”。尤其是在东航空难,以及平顶山、沙河、太原、陕西铜川接连矿难之后,“平 安”更成为普通人的一种生命福泽。

  圣诞商机价几何?

  29999元:在山东省济南市区,某家五星级大酒店报出了29999元的天价圣诞晚宴,但此间人士还认为不够 “地道”。

  100万元:两棵充满德国传统色彩,造价超过100万港币的圣诞树在香港海港城被点亮,为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增 添了浓郁的德国色彩。

  4.5元:中国邮政设计发行了一套中国邮政贺年(有奖)异型明信片,其中包括一张圣诞袜的造型。

  26831万美元:今年头10个月,深圳企业圣诞礼品的出口总额为26831万美元,同比增长9.7%。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