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子:《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作者陈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20:18 央视东方时空 | ||||||||
油画《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 在10届全国美展上,这幅长6米,高2.2米的大型历史油画,公元1945年9月月9日9时,一经展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幅反映抗战胜利、受降大典的油画作品。作者陈坚历时16年的完成。 陈坚:我当时看这个稿子很激动,好像终于对上我创作的路子。
从看到汇编中珍贵的历史图片那一刻起,陈坚就萌生了创作冲动,但是苦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而无从下手。恰恰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现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自己工作了11年的画室就在当年受降大典旧址的楼里。 陈坚:知道了这么一个重大的事件以后,有时候反而上下班经过这个礼堂感受很深,感叹不已,我正好也巧了,好像有点上天的安排的样子。 这里就是1945年9月9日9时抗战胜利,举行受降大典的礼堂,这就是当年日军签降时的一幕。陈坚从1987年开始酝酿创作这一重大历史题材,他并没有急于动笔,而是用7年时间查阅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影象资料,直到1993年他才开始动笔,在动笔之前,他做出了一个很大胆的尝试。 陈坚:因为这个事件本身的一个受降的仪式,本身有一个形式感了,所以我画面对它的处理,整个场景调度、位置动了一下,把室内的场景画到室外来了,主要想借助礼堂的门楼,它有一种象征意义,就是中华民族在这个时候站立起来了。 紧接着在画的过程中,陈坚又做出了第二次调整。 陈坚:没准备好,现在再回想起来,就是这张画早我可能画不了,那个时候好像,思维各方面想不了那么多,所以有的时候,这张画画了两稿,当然历时有这么长时间,好像我的画的过程,就是对这张画,对这个事件是一个逐步深入理解的一个过程。 重新调整人物布局后,陈坚于1995年完成的第一稿的创作。整个过程他都处在激情澎湃的状态中,但画完了以后,静下心来,陈坚又陷入了一种痛苦之中,作品离他想要表达的意境相差很远。 陈坚:当时文字记载整个受降仪式不长,也就二十分钟,很安静,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中间我在画第一稿的时候,曾经在后面建筑的台阶上也站了一批人,正面站了好多人,后来有一个评论家他说你站了人,当然人是多了,你的本意是想把气氛烘托出来,可能你适得其反,抗日战争应该是很悲壮的一个胜利,所以你的气氛要再考虑一下,所以我马上感觉到他这个意见提得是太对了,所以用了一些办法,现在画面上临时做了一个修改,看了一下效果,所以现在是人物减少了,反而气氛又加强了。 此后三年,陈坚一头扎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随着相关历史细节的掌握,对作品今后的面貌也越发清晰,1998年他开始了第二稿的创作。与第一稿不同的是,陈坚把画的尺寸从3.15米长,加大到6米,但作品本身,他却做了相应的减法处理。 陈坚:所有人物我要求是对号入座,就是完全纪实性的,这个历史人物长得什么样,我要画成什么样,这就给我带来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就是说我搜集的资料,上面这些人物的光线角度,跟我创作的不一致,那怎么办,我当时正好我的朋友中间,有一个老文学家,架子有点像何应钦,包括(日军)冈村宁次及日军参谋长,就是小林浅三郎在前面递降书的,正好找的是自己认识的人,我就不厌其烦了,他当时已经在干休所了,已经离休了,我又考虑到 油画还有一个光线问题,我就把灯夹在自行车上,骑个自行车到他家里,我跟他讲好说按照这几个角度拍两张照片,后来冈村宁次这个形象,包括他那个参谋长形象基本上按照他那个角度画出来,包括头低下来以后,脸部肌肉的变化都做得很真实,这些都是来自于具体的模特,所以整个形象应该说,我自己感觉很自信,如果说作为以后观众要看的话,他也应该给人一种可信的感觉。 现在这幅作品中一共有200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陈坚都是按照历史原型创作的,对陈坚而言在创作过程中最难的一点是如何赋予这些人物,历史的真实感。 陈坚:当时我是刚好有一本,就是反映抗日战争的一本纪实文学,叫《长江落日》,后来我就把这幅画的标题改成日落,一开始创作就是激情有余了,所以在第二稿的时候,在一个很冷静的情况下,心态很平和的情况下创作第二稿,所以对题目好像总感觉前面日落两个字没有必要加上去,因为你的画面,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 从1987年酝酿这幅作品到1995年完成第一稿的创作,再从1998年第二稿开笔到2003年完稿,其间整整历经16年时间,陈坚可谓心无旁物,潜心于创作之中。在最后画稿完成时,他又把标题做了最后一次改动。 陈坚:好像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全部掏空了,如果从题材来讲,从我目前的状况来讲,可能这种份量的东西,可能以后很难再超越这张画。 《公元1945年9月9日9时》在10届全国美展上获得金奖,陈坚并不感到意外,作为部队专业画家,从1976年开始从事油画创作,他就一直关注重大历史题材,丰富的积累和对军事题材的敏感,加上得天独厚的条件,促成了这幅作品的诞生。作为画家,自己的作品得奖他当然高兴,但是画完这幅作品后,陈坚的内心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累。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