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空百姓故事:红军坟(第一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09:14 央视《东方时空》 | ||||||||
郑学才家里 郑学才,81岁,六十多年前的一次亲自经历让他在以后的六十多年时间里始终干着一件事情——为会军烈士守墓。 电影中战争场面
1934年冬天,在第四次反对围剿的一次突围作战中,红军第八十二师在安徽省金寨县乌沟牺牲了近400人。 电影战争场面、一个孩子在山上、山景 战斗结束了,一个13岁的孩子目睹了打仗的整个过程后,从山洞里爬出来,和当地的农民一起冒着生命危险掩埋了红军的尸体。他就是郑学才。从那时起,郑学才开始为红军烈士守墓。 安徽省金寨县上岭乡 这两年郑学患病,乡里领导劝他搬到山下住,郑学才要求儿子郑以清来守红军墓,乡里同意了,现在郑学才和孙子住在山下的小镇上。 郑学才和好友聊天 郑学才好友:习惯成自然啊,呆习惯就好了,你要是怕吵呢,晚上就在最里面的屋子住着,管他什么动静你也听不到。 郑学才:我耳朵也听不见,管他怎么吵呢,反正我听不见。 郑学才好友:像古话讲的,一个葫芦七个洞,洞洞都有用,少了这个洞也不要紧照样能吃饭,其他的洞就不能少。这个洞不就是听不到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你骂我 我也听不见,除了这个洞之外,哪个洞不能坏。 郑学才:听不见,少了一些麻烦 郑学才好友:对 对 对 郑学才在房间里 几十年前的那一幕,在郑学才的脑海里形成了抹不去的记忆,他总想让那一幕永远保留,让更多人知道。郑学才觉得自己在世的时间不多了,想在有生之年为红军烈士树块墓碑,了去他几十年的一个心愿。郑学才把树碑的事儿交给了儿子和孙子。 从山上看县里的景象 金寨县的乌沟地处安徽、湖北交界处,当年红军这儿打的仗。每年清明节,郑学才的家人都要来给红军烈士上坟。 2002年清节在山上给烈士们烧纸 郑卫栋:烈士们,烧点钱你们拿去花吧,买烟买酒,你们拿点钱去潇洒潇洒,你们还没有找到媳妇的,拿点钱去找个老婆。 郑卫栋给烈士们上坟 郑卫栋是郑学才的孙子,18岁时到山外打工,23岁从湖北带了个媳妇回家,后来离开父母到山下小镇上做生意,现在是修公路的包工头儿。 郑卫栋电话响 郑卫栋:喂 我有事呢,我有事,你等会儿再打来吧。 郑以清:祭坟的时候你随随便便的,你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吗还要说娶媳妇,这个那个,像你们这一代人,事情还怎么搞呢,说了你不听,你不回来也不管。 郑卫栋:我出去也没办法,我在外边跑也知道家中的难处,再一个现在社会也变了,我说让他们拿点钱去找个媳妇,潇洒潇洒也没有什么错呀。 郑以清:你那样说也行,但革命先烈和能你一样吗,他们只考虑人们的解放,哪儿考虑这些问题,你就知道有酒喝有点肉吃就行,其他的事你都不管,像我这老头子也不管。 郑卫栋:我也是没办法,我也考虑到每年回来看看,现在个社会不一样了,不在外边挣钱,在山沟里呆着干什么,有什么出路呢。 郑以清的家,夫妇俩个唱歌做饭 郑以清和妻子住在山上照管着红军烈士墓。这段时间,父亲郑学才经常给他念叨要为会军烈士树块墓碑。今年郑以清来到树支书家商量建墓碑的事儿。 村支部发表看法 村书记:我讲修庙都能到处要钱,我们修红军墓,我们可以发动人募捐一点,献点爱心可以筹集一点钱,出千把几百的都可能有, 郑以清:那不是一事儿 村书记:我说这个事呢,老百姓募捐的话可以刻名字吧,真正存在的话,完了再说,等需要的时候再捐,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再说。 电影战争场面,郑学才在家里 这几年郑卫栋修公路赚了钱,为建红军烈士墓碑的事儿他多次找过村委员和乡政府。 郑卫栋:拿着买点酒喝安安心心的干,早点把路搞通,你们师傅多辛苦,加点劲。 由于财政紧张,都无能为力。但为了实现爷爷的嘱托,郑卫栋决定从自己家里拿钱修墓。 郑卫栋家里 厦凤华:爷爷守红军墓那么长时间,也不向组织要点报酬,还要让我们花钱修墓,我们现在本身就难。 郑卫栋:说这些干什么 夏凤华:那还是怪他自己他自己不那个 郑卫栋:他自己讲话都讲不清楚,你还要求他做什么 夏凤华:他自己不说可以让我们去要 郑卫栋:他本身就从生产队长,到林场厂长就决定不那个,就清清白白的,他又不贪污什么的。 厦凤华:不要他贪污,就把他自己的生活费,报销了也行 郑卫栋:要是他会贪污早就不是这样了 厦凤华:他自己不向组织要,我们作晚辈的还要负担。 电影战争场面、郑学才在阳台上远望 郑学才为红军烈士守墓六十多年,他不知道那些烈士叫什么名字,也从来没有向政府要过一分钱。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