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振兴中的黑龙江专题 > 正文

黑龙江历史沿革:抗日民族解放斗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11:14 东北网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武装进攻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之后立即向黑龙江省进攻。黑龙江省驻军在代理省主 席马占山的指挥下,进行坚决抵抗,打响了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这是东北军民抗击 日本侵略武装斗争的开端。在“江桥抗战”中,打死日军185人,伤996人,在日军不断增 援,飞机、坦克齐出动的情况下,中国军队于十一月十八日退往海伦,十九日齐齐哈尔沦 陷。日军占领齐齐哈尔以后,一九三二年一月,日军与吉林省的汉奸特务一起向哈尔滨进 攻,二
月五日哈尔滨被日军占领,黑龙江省两个主要城市先后失陷。随后,日军在几个月 内相继占领了黑龙江的主要城市和大部分地区。一九三三年一月,黑河失陷,至此东北全 境被日军占领。

  一九三二年一月三月,在日本侵略者策划下,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各省政府 改为省公署,由伪满汉奸任省长,日本人任总务厅长(后改为省次长)掌握实权。到一九 三五年初,日本侵略者从上到下建立起殖民统治体系。

  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实行军事殖民统治时期,在黑龙江的关东军大部分驻在边境地区, 并设有镇压抗日活动的宪兵队、特务网,人数众多,机构庞大。还有专门破坏中共组织的 调查部。从一九三七年开始,日本侵略者还派来大批移民,大量开拓土地,不仅进行经济 掠夺,并有其政治、军事侵略的目的。

  日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实行殖民地的文化教育,广大贫苦群众的子弟根本不能读书。各级学校都在进行奴化教育,灌输“日满一德一心”,妄图使东北人民世世代代成为他们 的奴隶。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的领导下,黑龙江省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斗争。从一九三一年十月“江桥抗战”起,广大爱国官兵和各界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抗日救国活动。在日军向黑龙江省进军面前,驻守在本省的军队,如苏炳文的东北屯垦军、 丁超的中东路护路军以及李杜、邢占清、冯占海、张振邦统辖的军队都举起抗日的旗帜。 一九三二年二月五日,日军占领哈尔滨当天,全市电车工人自动停工,表示对日军的抗议。二月底三月初,为反对伪满洲国的建立,哈尔滨市群众烧毁了中央大街南口的牌楼、彩棚,撕掉了标语。电车厂的工人于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和一九三三年四月举行两次大规模的罢工 斗争。著名女共产党员赵一曼参加和领导了罢工,给日伪统治很大打击。一九三三年四月 三十日夜,共产党员张敬山和另一工人用红石腊在哈尔滨车站前的“纪念碑”上,写下了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八个大字,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 装力量,遍布各地。活动在哈东地区的,包括宾县、方正、延寿、依兰、五常、珠河(今 尚志)、阿城、双城等地,是赵尚志领导的珠河游击队。游击队曾攻打宾县县城,经常出 没哈尔滨近郊,给日伪统治北满中心的哈尔滨很大威胁。后来,他们团结其他抗日力量, 组成“反日联合军”,于一九三四年六月,组成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一九三五年一月,组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赵尚志任军长,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主要活动在松花 江两岸。一九三六年八月,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曾在珠河建立了县级人民政权。 活动在牡佳线一带的勃利、林口、密山、宝清、富锦、虎林等地的密山游击队,是以李延 禄为首,改编王德林的国民救国军残部,并和中共密山县委创建的游击队汇合组成,后来 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李延禄任军长,后由李延平代军长,黄玉清任政治部主任。活 动于宁安、穆棱、桦川一带的宁安游击队,一九三五年二月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 一九三六年二月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周保中任军长。活动于汤源、萝北、依兰和佳 木斯周围等地的汤原游击队,是由中共汤原县委派夏云阶和70多名党团员为骨干发展起来 的。在斗争中联合了汤原义勇军冯志刚部和率领自卫团起义的张传福部,一九三四年秋, 扩编为汤原民众反日游击总队,在松花江下游两岸多次粉碎敌人的“讨伐”。一九三五年 十二月,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后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夏云阶任军长,李 兆麟任政治部主任。活动于乌苏里江左岸的饶河、虎林、宝清、富锦、同江、抚远一带的 饶河游击队,后来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陈荣久。还有活动在勃利、桦川、依兰、 方正一带的抗联第八军,军长谢文东(后来投敌);活动于这一带的抗联第九军,军长李华堂( 后来投敌);活动于拉滨线铁路两侧的抗联第十军,军长汪雅臣;活动于依兰、方正、富锦一带 的抗联第十一军,军长祁致中。

  东北抗日联军从三到十一的九个军主要活动在黑龙江地区,最多时发展到4万人 。为 了适应抗日斗争需要,后来东北抗联的十一军又编为三个路军。一九三七年抗联第四、五、 七、八、十各军编为抗联第二路军,主要活动于拉滨线以东,中东路东线两侧及松花江右 岸和牡丹江流域的20多个县。一九三九年抗联第三、六、九、十一各军组成第三路军,总 指挥李兆麟,政委冯仲云,主要活动于北起黑龙江,南至松花江,西至嫩江平原,东达三 江平原的30多个县的广大地区。东北抗日联军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苦岁月 里,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与日寇进行斗争。许多中华儿女为抗日救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著名的“八女投江”就是一九三九年九月二路军妇女团的冷云等8名女战士 ,在众多敌人 包围下,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为了不被敌人俘虏,跳进乌斯浑河,壮烈牺牲。二路军三军三师八团一连连长李海峰等16名战士,为阻击敌人,坚守一座无名的小山 ,打退敌人5次 冲峰,歼敌120多人,李海峰等12名战士英勇牺牲。后来这座山被命名为“十二烈士山”。 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年,三路军各支队先后攻克讷河、克山、肇源县城。随着全国抗日 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顺利发展,一九四五年,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联红军,为 全东北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九四五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一年。五月 八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度过了最困难的相持阶段,转入了 全面反攻。八月八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当时苏联红军分三路进入中国东北地区, 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第一路越过大兴安岭,解放了齐齐哈尔、长春、沈阳、大连等地。 第二路强渡乌苏里江,突破绥芬河、虎林及东宁等地日军防线,解放了密山、牡丹江、哈 尔滨等地。第三路兵分两路,东路由伯力突破黑龙江、乌苏里江防线,解放了抚远、同江、 佳木斯、依兰、巴彦等地;西路由海兰泡强渡黑龙江,解放了瑷珲、逊克、嫩江、北安、 海伦等地。

  在苏联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的毁灭性打击下,使驻扎东北各地的日 本关东军迅速崩溃。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无条件 投降,伪满洲国随之瓦解。沦陷了十四年的东北地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黑龙江人民迎来 了民族的解放。

  相关专题:振兴中的黑龙江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