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台商春节包机专题 > 正文

分析:台商春节包机不等于两岸三通前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11:24 瞭望东方周刊

  个案就是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性。通往两岸“三通”、两岸恢复协商的道路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民航客机被人们昵称为“银燕”。2005年春节前后,属于海峡两岸12家航空公司的几十架次的飞机,将在属于中国人的天空中飞翔,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与台北、高雄之间。

  它们是贺岁片的主角,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但是,台商包机好比一部贺岁片,也许年年上映,也许偶尔断档,不过是两岸关系的年终“调味剂”。两岸关系要真正走向缓和与发展,端视两岸同胞进一步的努力。

  在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上毫无交集的情况下,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的实现,绝不是国民党“立委”章孝严口中带来春天气息的“燕子”,而只不过是一部应时应景上档的“贺岁片”。

  包机不等于“三通”前奏

  这次台商春节包机的促成,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本到了2004年年底,大家都认为2005年春节台商包机应该“没戏”了,主要原因就是一年来两岸关系形势持续严峻,两岸协商包机的基础甚至气氛相当缺乏。

  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的实现,升高了人们对两岸直航和全面、直接“三通”的期望。这本在情理之中。因为两岸“三通”是两岸同胞多年来的迫切愿望,既然台商春节包机可以实现“双向、对飞、不中停”,而且事实又必将证明这是一件对两岸有利无害的事情,那么为何不在包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开始两岸空中直航乃至全面、直接“三通”的协商呢?

  因此,有论者乐观地认为,这次包机的实现对两岸“三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诸多观察家也认为,包机只是个案,除了大陆飞机首度飞临台湾,能让台湾人民直观地认识到大陆民航客机飞航台湾,并未对台湾的安全构成威胁,从而升高岛内“三通”的呼声外,包机对于推动两岸直航、“三通”的意义相当有限。

  首先,这次包机最大的美中不足就是两岸民航客机仍然是变相“曲航”。2003年台商春节包机飞机来回均需在香港、澳门中途降落,这次的春节包机尽管不需中停,但仍要在空中经过香港飞航情报区,不是直接跨越台湾海峡的直航。

  其次,从两岸民航业者在澳门的沟通结果来看,两岸业者最后拿出的是各执一份的两张纸,作为共识备忘录。而这种形式与正式的航空协议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两岸如果进行直航协商并签署相关协议文本,必然要涉及“管辖权”等政治敏感话题,绝不是两张纸就能解决得了的。

  第三,这次春节包机之所以能迅速促成,主要还是祖国大陆为了最大限度地照顾台商的利益,在沟通中采取了灵活务实的态度,仅谈业务、技术性问题。

  而在两岸关于直航、“三通”的协商中,一个中国的原则是难以回避的,最基本的一个问题——两岸航线是“国内航线”还是“国际航线”,两岸“三通”是“中国人的内部事务”还是“国际事务”,就不容模糊处理,必须“说清楚,讲明白”。

  因此,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的实现,只能说对两岸“三通”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绝不是两岸“三通”的前奏,更不能由此认为两者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

  “澳门模式”非模式

  两岸民航业者在澳门的沟通,受到各界的关注。台湾有些学者和舆论据此认为,这创造了两岸协商的“澳门模式”,即两岸可以在两会协商无法恢复的情况下,由双方人士进行面对面的协商,来解决两岸交流交往中衍生的诸多问题。

  台湾“陆委会主委”吴钊燮甚至称,这次两岸民航业者在澳门“协商”的经过与结果的顺利成功,显示双方可以“搁置争议,不设前提;相互尊重,实事求是;政府主导,民间协助”,希望两岸今后可以比照“澳门模式”进行货运包机、经贸、法律、“偷渡犯遣返”、合作打击犯罪等谈判。

  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大陆方面的认同。从新华社1月15日播发的稿件可以看出,大陆方面将两岸民航业者在澳门的接触定性为“沟通”,而不是“协商”或“商谈”。

  既非“协商”、“商谈”,何来模式?再者,两岸官员以学术或民间团体身份接触,早有先例,见诸两岸海运试点直航、两岸警务人员接触等多种场合,“澳门模式”即使有“模式”也非首创。

  值得关注的是,在1月12日举行的国台办记者会上,国务院台办经济局局长何世忠在答记者问中明确表示,我们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不会改变。两岸“三通”本来是两岸中国人内部的事情,我们会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积极地推动两岸全面、直接的沟通。

  显然,只要台湾当局不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协商的大门就不可能打开,哪怕是小小的一道缝。

  两岸紧张关系尚未缓和

  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毕竟只是个案。它之所以能最终促成,首先根源于两岸同胞要求更加便利往来的强大意愿,这样的民意潮流近20多年来一直推动着两岸关系的发展。

  其次,是与祖国大陆方面“以民为本”,“想台胞之所想,急台胞之所急”,充分考虑和照顾台商实际利益所分不开的,台湾舆论即肯定在促成包机过程中大陆方面展现了“极大的善意”。

  第三,台湾当局在这次包机促成过程中,没有坚持“政府间协商”、“公权力”、“台港模式”、“国际航线”等不切实际的政治图谋。这当中有台湾当局不能无视民意强大压力,不敢流失大陆台商和岛内工商界选票,不愿让在野党抢功劳的因素,也有美国方面施加压力,要求台湾当局改善两岸关系气氛的因素。

  个案就是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性。海峡两岸各自坚持的政治立场并未因包机成行而出现任何的松动,两岸关系并未真正出现缓和,通往两岸“三通”、两岸恢复协商的道路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如果陈水扁当局不停止“渐进式台独”步伐,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的春天就不会在2005年到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陈斌华/台北报道

  相关专题:台商春节包机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