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浙江中部铅中毒调查(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11:04 新民周刊 | ||||||||
锡箔:30年沉寂后的复苏 大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30年的沉寂后,绍兴的锡箔业重新复苏,并且向义乌一带输出技术,直至“中心”的位置被后起的义乌替代。
采访前的市场调研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作为殡葬文化的一个重要附件,锡箔在上海的消费规模堪称“长三角”第一,而“老城隍庙”又是上海最大的锡箔集散地。 调查发现,上海的锡箔传统进货地是浙江绍兴、萧山一带,然而近5年来,进货地已成为浙江义乌。 原因——就像金华是其周围市县东阳、兰溪、永康、义乌、浦江所产火腿的集散地一样,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现在成了其周围市县东阳、兰溪、永康、义乌、浦江所产锡箔的集散地。 上海现阶段的70%的锡箔都来自义乌——尽管90%的锡箔仍然打着“绍兴优质”的旗号。 于是我们不能不关注一下绍兴旧时的“锡箔茶市”。 锡箔始于何时,史无记载。据传说起源于明初。《绍兴县志资料二辑·箔业调查》未刊行:“锡箔之创始,杭箔最先,绍箔之销行始于逊清乾隆。”胡廷玉《绍兴之锡箔》:“夷考锡箔之起源,始于杭,继于甬,即俗称为杭箔、宁箔者。嗣绍人仿造之,以其能精益求精故,是以绍箔骎骎焉驾于杭箔、宁箔之上,而执箔界之牛耳矣。”但乾隆间绍兴之箔业,系自己打箔、自己造锡箔纸、自己运销之手工业。咸丰年间,绍兴始有箔铺。至光绪十八年1892,绍箔的产量才50万块(1块3000张)。此后,绍箔时兴时衰,直到民国24年(1935)。绍箔产量达到了顶峰,估量为400万块,因为绍兴几乎有半城的人从事锡箔业,靠它维持生计,遂有“锡半城”之谚。 随着锡箔产量的上升,外地的水客采购商来绍日增、但箔铺不谙内情,自销锡箔,常吃倒账之亏。于是,锡箔的中间商“箔庄”应运而生,同时也形成了锡箔茶市。 锡箔的交易方式独特。箔业主毋须挑了块头锡箔纸的俗称去茶市兜售,只须坐在茶店里喝茶或三五成群在茶店外闲谈。箔庄如需进货,派跑街先生来茶市约购。锡箔纸3000张扎成一块,12块为一包。几百包锡箔纸,跑街先生不用一片纸,不记—个字,均与箔业主口头成交。交易达成后,行情即使有大起大落,双方概不翻悔,箔业主仍按所约之数送货至箔庄,俗称“解块头”。而箔庄也按原定的进价与箔业主结账,故有“千金一诺”之说。 箔庄的资本有多有少,资本匮乏的箔庄,必须收到外地汇款或受外来的水客委托,才去茶市代为收购锡箔,从中收取佣金。资本雄厚的箔庄,视行情低落时,大量趸进锡箔,如行情上涨时,则大量地抛出锡箔在外地抛销。因此,后者常常可左右茶市行情,可使锡箔的价格,顷刻间一提再提,或一而再地杀价,令箔业主难以承受。箔庄除购销锡箔外,还兼销锡箔纸的原料锡和纸花。因此,茶市除了做成锡箔纸的生意外,同时还可做成锡和纸的生意。箔业主向箔庄解了块头后,既可拿了箔庄给的一支钱庄竹签,去向钱庄结账,也可提回原料锡和纸花。当然,箔业主也可用现钱去向箔庄购买或赊购。 大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30年的沉寂后,绍兴的锡箔业重新复苏,并且向萧山、宁波、义乌一带输出技术,直至“中心”的位置被后起的义乌替代。撰稿/胡展奋(记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