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空:春节晚会 22年的年夜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21:38 东方时空 | ||||||||
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昨晚进行了首次有观众参加的全方位彩排。今年的春节晚会有什么新的看点呢,昨天,我们的记者也到彩排现场进行了采访,让我们一起到现场看一看。 27号晚上六点开始,中央电视台的一号演播厅又开始了春节前的繁荣,除了台上台下看到不少知名演员的身影,也随时能够看到在周围抓紧练习,等待上场的晚会新兵。央视
动情取代煽情 晚会《千手观音》是由30名聋哑舞蹈演员表演的,有四位领舞在四个方向控制节奏和指引他们,演出结束后,她们用手语教大家“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所有观众在现场学会了“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动人却不煽情,没有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连台下的其他演员都有触动。 紧凑的编排 这次晚会的紧凑让记者深有感触,也明显让所有演职员不得不加紧抛出干货,春节晚会容不得拖泥带水。 手段多样化 晚会今年的科技含量绝对是提高了。舞台灯光自然不必说,升降台和隐形收缩舞台都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大屏幕多层次的舞台也是前无古人。昨天在彩排现场,韩红的一曲《天路》就体现了多种形式。配合歌曲主题,现场女孩腾空而起翩翩飞舞,种种细节的添加体现了节目编导的苦心。 记者在现场,一直注意着观众的反应,从观众的神态中和不断的掌声中感受着他们的满意程度。 其实,春节晚会的导演们和记者一样关注着观众的反应,历年的高收视率已经形成了压力,尽量让观众满意对他们来说是一句大实话,接下来的不断彩排和改动节目的依据就将来自于观众的意见。 出于保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让观众在除夕夜的时候对这台晚会保持新鲜感,我们的短片还不能完全展示今年春节晚会的所有精彩片断。真正的谜底还要等到三十晚上才能揭开。其实,对于春节晚会22年来已经形成了一道特色鲜明的菜单,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自1984年正式推出以来,20年的时间里,这台固定在特定时间,有着恒久不变主题的晚会,被形象地称为是“中国人的精神年夜饭”。20年来,这顿大餐的菜单,经过时间和观众的检验,逐步发生着变化。 变化之一:小品逐渐取代相声 提起小品,人们都不会忘记1984年那碗回味无穷的《吃面条》,让观众笑疼了肚皮。之后,趁热打铁,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给全国观众奉上这道老少皆宜的开胃菜。春节晚会的小品演员开始成为全国妇孺皆知的大明星,而小品也因为快速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形式灵活、表演细腻等特点,逐步替代相声以往在曲艺节目中的垄断地位,成为历年春节晚会不可或缺的保留节目。近年来,赵本山、黄宏等小品演员成了每年晚会呼声最高的人。 变化之二:港台演艺明星从辉煌到平淡 自从《我的中国心》一曲传唱大江南北,港台演员开始在祖国大陆频频亮相。从张明敏到林忆莲,从费翔到陈小春,从一个到多个,春节晚会像一个魔术师,能够立刻把演员的名气神奇放大,许多演员从此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大明星,一度也成为全国观众在年夜饭里期待的一道美味。但是近些年来,港台演员不再成为关注的热点,春节晚会更加开放,甚至有了美国、阿根廷的魔术师参加进来,祖国大陆更多明星和新人在出现,港台演员参加春节晚会也得靠名气和资历,晚会也因此变得更加贴近时代和时尚。 变化之三:晚会由指定变为公开招标 谁也没有想到,20年前一台普通的文艺晚会,20年后竟然成为中国人过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春节晚会的举办次数越来越多,观众的口味被吊得越来越高,对这台晚会的争议也越来越大。如何在众口难调的情况下,做出大家都认可的一道美味,成了主办者的难题。竟聘总导演,公开招标,成为这两年春节晚会的一大新闻。谁当今年晚会的总导演,成为全国观众瞩目的目标。 东方时空做了这样一个观众调查: 对于今年的春节晚会,您最想看的是哪一类节目? 1、小品 45% 2、相声 28% 3、歌舞 18% 4、戏曲 6% 5、其它 3% (3小时内人参加7418调查) 看来小品、相声类节目仍然是最受期待的,有七成的观众把票投给了他们。 从调查不难看出,对于今年的春节晚会而言,小品仍然是观众的最爱。但多少也呈现出了兴趣多元化的趋势。有句老话叫做众口难调,一台晚会要想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恐怕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尽管这是历届晚会总导演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对于春节晚会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呢?听听东方时空场外评论员的看法。 阎肃(中国剧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词作家):我也算是个老春晚的参与者了,我参加过大概其中的十好几届,我也知道它的难处,巧媳妇也难对这么多公婆啊,但是我也期待着它能够更使大家获得一种满足,因为毕竟是一个民族的节日,那天晚上需要一种温馨,我们能否更多的再加一点,刚才我说的温馨和幽默呢。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因为我们过节的,我认为春节晚会是当代的电视人,中国当代的电视人对我们民俗最重要的节日的一个非常卓越的一个贡献,也是一个,我认为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创造。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春节晚会,现在当代的中国人春节三十那个晚上怎么过,春节晚会是十亿人,全国起码有十亿人同时看一台节目,这是世界也绝无仅有的事情,我们那么多人参与节目,肯定有我们特别喜欢的节目,也有我们不特别喜欢的节目,它不可能使我们每个人都得到满足。只要春节晚会那一天给我们增添了欢乐的气氛,给我们家里增添了很多的色彩,增添了很多的欢笑,我们大家就应该很高兴了。我们也不应该对它有太多太多的要求,太苛刻的要求。 那么观众是以什么心态来品尝这道“年夜饭”的呢?东方时空做了一个调查。 春节晚会作为一道年夜大餐,您会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 1、十分看重,应该尽善尽美 29% 2、轻松看待,不会苛求完美 64% 3、说不清 7% (3小时内人参加5247调查) 如今人们的文化娱乐日趋多元化,老百姓的口味的确越来越高,众口难调,但另一方面,观众对这道年夜饭的态度也日趋宽容。 观众也通过短信发来评论: 山西观众:作为国人的年夜大餐,少有的国人同时共享欢乐时光的氛围,当然要求尽善尽美了。 安徽观众:只要轻松愉快,不必太苛刻,毕竟这道年夜饭太难做。 浙江观众:观众的层次不尽相同,要做到雅俗共赏,与时俱进不容易啊! 福建观众:我们全家每年都看春节晚会.这已经是过年的一个标志.我想大多数老百姓都喜欢看吧。 山东观众:我还是喜欢小品,毕竟让我们很轻松。 再来看看其他媒体的观点: 《北京青年报》: 如果因为春晚赶不上观众的欣赏水平而取消,那么就目前而言,又有哪种艺术形式能替代春晚成为新的守岁背景呢? 《新民晚报》: 一种艺术形式演变成了一种民俗,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黑龙江日报》: 除夕夜曾有三大民俗,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现在鞭炮不让放了,如果没有春晚,难道让咱全国人民吃一晚上饺子不成。 《华西都市报》: 春晚,是全国人民不可缺少的守岁大餐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