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空:岁末回访艾滋孤儿-用爱心融化坚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6日18:55 央视《东方时空》 | ||||||||
阳光家园内正在玩耍的孩子们 收留艾滋孤儿的阳光家园 关注“艾滋孤儿”的命运 岁末回访艾滋孤儿——用爱心融化坚冰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岁末回访艾滋孤儿-用爱心融化坚冰》,以下是节目内容。 每到春节,孩子们总是最高兴的,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会有新衣服,有压岁钱,至少也是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然而,对于去年春节期间出现在我们节目中的四个孩子,今年的春节可能又多了一些复杂的滋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一年前发生的事。
孩子哭;黄伟太太安慰:别哭了,到了那边好好上学;火车渐行渐远 这是2004年1月31日出现在我们镜头里的一幕。画面中的四个孩子被迫跟他们的家人分别。更让他们伤心的是,这已经是他们短暂的人生经历中第二次失去家庭的温暖。 这四个孩子都是来自河南省上蔡县绍店乡的艾滋孤儿,也就是说他们的亲生父母因为感染艾滋病已经去世。他们原本是不幸的,却又幸运地得到了重庆伟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红十字会主任黄伟的救助,因而重新享受到了家庭的关爱。 孩子们在黄伟家吃饭的情景;刚刚认识的姐姐带着他们玩耍的情景;在新家读书学习的情景。 温暖舒适的新家,让四个孩子暂时忘记了失去双亲的痛苦。不料,快乐的生活竟然在2004年1月31日这一天突然而止。 【同期】黄伟:早就想跟你们说了,一直不好开口。就是读书的问题,因为种种原因,有一些困难。你们只好回家去读书。 黄伟所说的困难,是指重庆市江北区教委拒绝接收这四个孩子入学。 【同期】何成银:已经有家长给我们打电话,说如果把艾滋孤儿安置在这地方,我们的小孩只有转学。 为了打消教育部门的疑虑,黄伟先后三次带孩子们去医院体检,结果都证明他们并没有感染艾滋病毒,是完全健康的。但是,黄伟的努力最终没能说服江北区教委。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学,黄伟只好把他们送回河南老家。于是,就有了节目最初我们看到的那一段伤心的离别场面。 演播室访谈 主持人:在2004年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当时四个孩子去重庆,但是被拒绝入学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记着当时在演播室我们也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中心的研究员杨团,也是中国慈善总会的常务理事,请到了演播室里,一起来跟我们探讨这个事情,今天我们再次把杨团女士请进我们的演播室,是否还能记起当初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反映,当时认为这件事是属于一个什么样性质的事情? 杨:我听了这件事我非常的惊讶,我开始想的是没有同情心,后来听了他们的故事以后,这个故事以后,我发现比我想的还要严重,这实际上是一种身份歧视,它的背后是道德歧视。这个身份歧视我是指什么呢,因为他是艾滋孤儿,前面贴了这么一个标签,就不能被我们社会所接受,为什么我说它背后是道德歧视呢,因为艾滋会使人有很多联想,认为艾滋或者跟艾滋沾边的人都是道德败坏的人。 主持人:我不知道在这一年当中您有时候会不会想到这件事,会不会预测他假如回到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 杨:我当时实际上是有过担心,就在想他们受到了这个拒绝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特别是这些孩子,他的一生当中对于他刚刚迈出家门,到了一个生疏的城市,受到的这种待遇,我是恐怕他们的心灵会长久的留下阴影。 主持人:所以我想这种担心恐怕也不光是您,恐怕很多看了当时这个节目的人也都会有,但是这一年的时光过得非常的快,马上到年底了,究竟这几个孩子的现状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汽车喇叭声;司机:前面那个方向就到(艾滋病)疫区了。 在前往四个孩子的老家,河南省上蔡县绍店乡的路上,我们的心里一直有一个不安的想法。被从重庆送回来之后,他们会不会变得孤苦无依了呢? 文文(化名),10岁,四个孩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从重庆回来后,她一直住在乡里的阳光家园。这里原本是救助孤寡老人的敬老院,最近几年则主要收养艾滋孤儿。对这里的生活,文文显得比较适应: 【同期】 文文:在这里生活得很好啊。比如说早上吃豆腐菜,中午有时候吃米饭,还有粉浆面条,鸡蛋面,都有很多。 小利和小舟(化名):15岁和14岁。这一对姐弟,从重庆回来后不久就回到大伯家生活,并且分别进入当地的两所中学里上学,每月每人还可以领到160元救助款。 【同期】记者:每个月都能领到钱吗? 小舟:是的。 记者:怎么花呢?。。。自己花还是。。 小舟:交给我大娘了? 记者:都交给你大娘了? 小舟:嗯。她有时候给我钱。 看来三个孩子的生活都得到了照顾。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黄伟在把孩子送回来之后,还先后寄来了一万元钱。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用来资助刚刚考上高中的小春。 小春(化名),16岁,从重庆回来后先在阳光家园生活了8个月,后于2004年秋天考入县里高中,平时住校。 在去看望小春之前,我们先去了她的家。一进门最先看到的,竟然是小春父母的牌位。自从他们去世以后,家里就只剩下小春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和她上小学三年级的弟弟。我们没有见到年幼的孩子,但这床破旧而单薄的被子足以说明他的生活状况。 成绩优异的小春是这个家庭的希望和出路,因此,我们特别期待和她见面。然而,就在我们准备出发时,乡民政所所长任清华却表示了忧虑。 【同期】任清华:我们这儿的人对艾滋病都习惯了。但县里毕竟不一样。怕别的同学知道了小春的情况,给她带来负面影响。另外校长也担心,怕影响招生。 果然,见到小春后,她完全不像一年前那样,面对镜头态度坦然,而是表示拒绝了我们的采访要求。在小春的学校里,我们看到这里的学习生活设施都很完备。人群里的小春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我们知道她心里那个沉重的秘密。 我们回到阳光家园时,又看到了正在玩耍的孩子们。有一天,他们也会像小春一样从这里走出去。然而,外面的世界,却给他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同期】记者:如果有人来要把你带到别人家里去生活,比阳光家园还好,你愿意去吗? 小康(化名):不愿意。、 记者:为什么呢? 小康:因为她去重庆去了一个多月,没有上成学,我怕我去了,也会耽误学习。 小康和文文都是幸运的。因为规模有限,在绍店乡276名艾滋孤儿中,像他们这样住进阳光家园的只有40个,其他的都只能像小春的弟弟一样,生活在贫困的家里。然而,阳光家园毕竟不是他们的最终归宿。在今后的人生中,他们该如何摆脱艾滋病的阴影,而整个社会如何去接纳他们呢?时空连线河南上蔡报道。 演播室访谈 主持人:我想您肯定也知道了现在这几个孩子的结果,四个孩子处境虽然各不相同,这种现状符合您的判断还是出乎意料? 杨:我自己觉得应该说符合我原来的判断,尤其是有一个女孩子,她害怕她的身份通过电视被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就觉得这个孩子心里已经有很深的阴影了,就这点上讲,我觉得我当时的那些担忧实际上是在变成现实。 主持人:这个时候我想很多做父母的或者没做过父母的都在想,面对这几个孩子,和这几个孩子可能代表的很多孩子,我们该怎么办? 杨:我们怎么样消除对艾滋孤儿的这种歧视,不仅仅是教育歧视,我相信未来还有好多方面,都要消除这种歧视,包括他们将来就业等等各种问题,要有一个我认为是应该有一个公开性和透明性更大的政策,所以就像吴仪同志在去年12月18号,我记得,走进了河南上蔡村,用她的手去握住这些艾滋病人的手,这样的事情还要做,还要宣传,而且还要有明确的中央的文件,这样我相信像这种宣传的力度将会比什么都大。 主持人:从某种角度来说,无论是吴仪副总理,还是胡锦涛主席,还是总理,还是其他各级领导,对艾滋病的这种防范和重视程度到了非常高的一种程度,但是为什么在具体的处理结果,比如孩子上学等等反而很难落地,您觉得怎么解决落地问题? 杨:我就觉得我们的学校要引进社工制度,学校社会工作者,我们现在全国已经有了200多个社工的系科,每年毕业上万人,但是没有让他们到这个岗位上来,他们应该了解社会政策,同时懂得怎么样跟人家交谈,用这种小组的个案的,社区的工作方式,来解决人家的疑虑,接着像这种问题就可以办家长学校。我们不是讲说有一些家长因为怕自己的孩子受传染之类的,实际上不是自己的孩子受传染,而是一种莫名的,说不清的心理上的顾虑,通过办家长学校的方法,大的政策要讲,小的问题也要解决。 主持人:我这儿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咱说回到这四个具体的孩子当中,尤其是那个女孩子,怎么能用很短的时间,怎么能帮他慢慢把这个阴影减少一点儿,我不敢说全没有? 杨:这种帮助我想它其实是一种比较专业化的帮助。这种专业化的帮助,我相信在他们那个学校里头是有缺乏的,所以这个才涉及到我们需要引进专业的和职业的社会工作者来做这个事情。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说他们那个学校,我想是因为他在河南,已经实行了对艾滋孤儿的这样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像这样的政策上的支持不能悄悄的做,要大张旗鼓的做,要公开度、透明度很高,要像吴仪副总理和胡主席那样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各级领导要大张旗鼓的做,这样其实是一种最大的宣传。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谢谢。 就在我们准备这期节目的时候,1月18号,在吉林市永吉县有五对新人举行了国内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集体婚礼。当时参加婚礼的有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其他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媒体记者,特别是还有一些素不相识,因为感动而到来的人们。应该说这几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道理上的认识是不够的,在态度上和行为上真正地接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他们的家属,仍然是全社会都要努力的方向。好,感谢收看今天的东方时空,明天再见。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