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耗资8500万的民心工程黯然垮掉(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30日12:00 南方都市报 | ||||||||
![]() ![]() 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汕头汽车客运中心站至记者采访为止已经被闲置了9个多月。 ![]() ![]() 售票台上厚厚的灰尘提示着这里已经被闲置很久了。 引子 汕头一座耗资8500万元、一度被称为“政府民心工程”的汽车客运中心站,在开业165天后被迫停业。经营方称,是那些该撤而未撤的临时客运站抢走了他们的生意。 据悉,该客运中心站是《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汕头市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
临时客运站点的去留问题引发了汕头市政府与人大相左的意见,焦点则集中在汕头市最大的临时客运站金砂东客运站的撤保上。 汕头市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为,金砂东客运站违反了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撤销;汕头市人大调查报告的结论认为,该客运站便民利民,已经具备相当经营规模、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继续经营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要求和市场准入条件。 记者日前奔赴汕头,就此进行了采访。 2003年10月18日风光开业。2004年4月1日黯然停业。 耗资8500万元、一度被称为“政府民心工程”的汕头市汽车客运中心站(下称“客运中心站”)在停业之时,留下了一份耐人寻味的停业公告:“汕头市汽车客运中心站是依据《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汕头市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按照国家一级站标准建设的公共型客运站,列入汕头市2003年‘10.18’剪彩项目,开业至今165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经公司董事会决定,自2004年4月1日起停业。” 一座被闲置的国家一级客运站 2005年1月18日,天气十分干爽,温暖的阳光打在汕头这座海滨城市身上,青草绿树在阳光下给人生动的感觉,整个城市显得越发的秀丽。但是这种生动却与客运中心站的无人问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客运中心站外表十分气派,花岗岩石为主的外墙、地面,巨大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显得宏伟壮观,站场周围青草绿树环抱。不过在这座客运中心站门前设置的扎着醒目红布标志的“止步索”及墙壁上积聚的灰尘却十分扎眼。 蔡炳生是客运中心站最大的股东汕头市汽车运输总公司(下称“汕运总”)派在该站主持工作的人,也是该中心站的总经理。客运中心站按照国家一级站的标准建设,占地68.6亩,建筑面积22000多平方米,总投资约8500万元,有200多个停车位、3000多平方米的候车厅。“可是现在……”蔡炳生眼光落在车站门口的停业公告上,眼神中似乎有种说不出的疼痛,他用手指轻轻地从客运中心站售票台上扫过,手指立即变成灰黑色,而大理石做的售票台上则留下几条发光的指印纹路。 客运中心站建在汕头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北侧,紧靠城市快速环城线路,临近324国道。从汽车站里面的设备来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化的汽车客运站:售票处有大型电子屏幕;候车大厅里还装有电子触摸屏。旅客从哪条通道乘坐自己的班车,检票口上的电子屏幕都有文字提示,旅客购买电脑打印的车票后经过检票口的电子感应器就可以上车了。另外,这个大型客运站还有9个电子摄像机进行全方位监控,如果出现火灾隐患或者出现什么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可通过监控室屏幕很快就可以觉察出来。 可是到记者采访时为止,这个散发着现代化气息、耗资了8500元的“民心工程”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被闲置了9个多月之久。 投资8500万元客运站一天仅送客25人 “众所周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 蔡炳生既无奈又气愤地说了一句:“都是那些该撤而未撤的临时客运站”。 蔡炳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中心站2003年10月18日开始营业后一个多月,营业状况可怜得惊人,该站平均每天发车92班次,旅客25人,每天营业收入2700多元,管理费收入仅216元(记者注:根据相关规定,一级站收取所售票价10%作为管理费;二级站收8%;三级站收6%;四级站收5%,根据蔡炳生介绍,该站属于一级站,但是由于新开,所以只收8%的管理费),所赚的钱还不足以交每天客运大楼营业所消耗的电费。与地市一级站的车站相比,进站车辆是其他车站的20%,运量只有1%,营业收入只有2%。 根据蔡炳生提供的中心站的财务收支情况表明,2003年10月18日中心站落成开业至2003年12月31日,亏损223507.4元,2004年1月1日至3月31日,亏损376467.2元(均不包括贷款利息和折旧)。 对于出现的这种经营状况,蔡炳生把它归结为:首先《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汕头市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这两个规划没有得到落实。因为这座客运中心站是这两个规划的项目,是经过国家交通部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这座车站建起来以后,其覆盖服务范围内一些应该撤销的临时车站没有撤销,这就造成了多数旅客没有到这个中心站来上车。其次,由于公共型的客运站实行站队(车队)分开,旅客又少,所以运输单位的车虽然开始也进来载客,但是跑了几天以后,就不愿意再进站了。 据了解,中心站主要客源是汕头东区的居民,记者在汕头东区方圆1.5公里范围调查得知,这一带就有多个临时客运站点:分别为位于金砂东路的金砂东汽车客运站;位于金砂东路长荣大厦旁的长荣汽车客运站;位于迎宾路的免税汽车客运站;位于榕江路的金园汽车客运站;位于天山路的天山汽车客运站;位于黄河路的黄河汽车客运站等。这些临时客运站中,最大的只有两三个篮球场大小,最小的只能停放两辆营运大巴,有的就挤在居民住宅区的中间。 与中心站的备受冷落相比,这些临时客运站的生意似乎都还不错。 “临时客运站均属于被撤销范围” 按蔡炳生的说法,中心站与临时客运站点的关系是生与死的关系:中心站一旦建成,临时客运站就应该立即撤销。 蔡说法的依据是,汕头市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广东省有四个城市,分别是广州、深圳、湛江、汕头),并被列入27个先行建设主枢纽城市之一。按照《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汕头市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汕头将只保留7座客运站,其中包括位于潮汕路的汕头汽车总站(原来就有站);位于火车站北侧的中心站(新建);位于潮汕路与珠樟路交叉口岐山客运站(新建);位于鱼它浦镇西侧的鱼它浦客运站(新建);位于河浦区河浦大道东侧的河浦客运站(新建)以及位于原达濠区磊广路以北的达濠客运站(新建)。任何的临时客运站都要撤销。 汕头市临时客运站所产生的背景是:由于规划内的车站未建成投产,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可设置一些临时过渡性站点,随着正规车站的建成投产,其服务范围内的临时站点都应撤销,省交通厅粤交运[2003]864号文中就明确规定:“未纳入规划的过渡性客运站场要随着站场规划的实施、新站的投产而同步取消,地级以上市市区范围内未纳入规划的简易站场必须于今年内全部撤销”。 中心站是以股份制的形式建起来的,其中最大的股东汕运总(国企)投资了4500万元,这其中包括交通部和广东省交通厅下拨建站补助款1000万元,占股权的54%;还有三家民营企业共投资4000万元,占股权的46%。据了解,这三家民营企业原来对在汕头投资一直存在着顾虑,是在看到汕头市有关兴建的汽车客运中心投入使用后,金砂东客运站等临时客运站会同时撤销的文件之后,这才打消了顾虑。这三家民营企业将4000万元资金投入到这个项目中,从而保证了汕头市汽车客运中心站能够如期竣工。 实际上,在2003年10月中心站建成投产时,汕头市交通局、公安局、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城建局共五个职能局和汕头市政府法制局对于这些临时车站的去留出具了书面意见,一致认为:要撤销金砂东汽车客运站等临时站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