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中的人本困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11:08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宋笏报道 像大学生婚育松绑一样,中国每一个所谓“以人为本”政策的出台,都伴随着诸多的争议,有人将之称为“中国改革中的人本困境”。以人为本与矫枉过正有时候就在一步之遥,作为决策部门,把握这点很重要,也很难。
救助取代收容后出现的问题 2003年,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遇害,使得收容遣送制度寿终正寝,一时间举国欢呼。之后救助取代收容很快在全国布局完毕,有专家称,这是中国改革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生动体现。 如今,这个制度施行已一年有余,遇到的很多困难是当初没有想到的。救助制度创立以后,最主要的问题是纵容了许多人好逸恶劳的思想,更有许多人将患病的亲人扔到救助站门口,救助站除了要承担照顾病人的任务,还要为一些去世的患者送终。 据新疆自治区收容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介绍,一名陕西渭南的打工人员在新疆哈密挨打受伤后,被扔在雪地里,冻伤了双手双脚,好心人将他送到哈密救助站。这个站花费4万元对其进行治疗后,转至自治区救助管理站。自治区救助站又花费两万余元为他做了截肢手术,治愈后,是工作人员背着他上的火车并费尽周折送他回家,前前后后花去费用近7万元。王站长说,一年来,光负担被救助人员的冻伤手术治疗和一些癌症病人、精神病人的住院医药费,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长期在美国生活的普度大学政治学博士王圣风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指出,事实上,美国也有很多人拿着失业保险过日子,就是不愿意工作,许多人性化的措施很容易导致这问题的出现,但是既然政府走出了这一步,就不应该再退回到原来的状态,应该将救助条例进一步细化,从制度上来解决困难。 监狱人性化改革争议 与此同时,去年开始的监狱人性化改革引起的争议更大。 在上海的宝山监狱,犯人们可以享受“周末监禁”的服刑方式:一周前五天,犯人离开监狱,到指定工厂上班,下班后自行回家住宿,行动自由与普通人一样;服刑期内的监禁,只需在周末回到监狱进行。在上海的提篮桥监狱,犯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型,可以不穿囚服。一直以来,监狱犯人所需的生活用品一般都是由其家属送来或由监狱代为购买;而现在许多监狱里的犯人已经可以在狱中逛超市和刷电子消费卡购物。四川德阳监狱“亲情店”,除刀具及酒类外,其他商品几乎与外面超市一样。有些监狱甚至开起了“鸳鸯房”,让犯人能够和平常人一样定期过夫妻生活。 但是,监狱人性化的脚步却让许多人觉得有点矫枉过正。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专家梁根林认为,监狱“过于现代化、过于文明,以至于监狱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会导致整个刑罚本质的颠倒”。他担心“我们的监狱发展下去,会不会走向它的反面?” 梁根林的担心也成为了这轮监狱人性化改革中批评声音的代表观点。在梁的背后,包括《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诸多媒体发表评论,认为监狱人性化改革步子迈得太大。 但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白建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却认为,这都是比较积极的事。他说,犯了错的人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是付出代价的方式有很多种。这些更加人性化的做法改变了过去单纯地强调惩罚罪犯的方式。“我不敢断言这些人性化的做法就一定能有效地改造罪犯,或者使得刑罚的执行更加有效,但是起码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谈到这个改革的前景,白建军表示了谨慎的乐观。他对记者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步子不会走得太快。一个国家怎么对待罪犯,这要受到历史、传统、文化、财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武汉的艾滋病监狱,成本太高了。有些地区比较贫困,毒品比较泛滥,艾滋病患者很多,你能要求这些地区也花那么多钱盖监狱吗?这是不太现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