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专题 > 正文

印度洋大海啸警示中国保险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12:02 世界知识

  我国目前的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仅为332元,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0,也低于印尼等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说,如果这次海啸发生在我国,通过保险业获得的补偿只会是少之又少。

  随着印度洋海啸救援工作的继续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各种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此次海啸所暴露出来的保险方面的问题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根据瑞士再保险的数据,2004年美国和日本遭遇飓风灾害的赔付数量为270亿美元,仅“查理”和“伊万”两次飓风就让保险公司赔付了70亿美元再向前追溯,2001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遭受恐怖袭击,当年的承保损失额为370亿美元。按照一般的推理,像此次这样严重的海啸,其保险的赔付数理应高于以前任何一次灾难风险赔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才对,然而事实正好相反。若按前期统计的遇难人数15万计算,印度洋海啸遇难者平均每个人的最高保险理赔金额仅为333美元,而且还没有包括其他受损失的灾民以及难以估量的物质损失。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保险协会的最新估计显示,印度洋海啸给全球保险业造成的损失将在50亿到100亿美元之间。相比较此前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赔付额,这一数字的少得令人震惊。

  为什么赔付数量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投保覆盖率存在巨大的差异。在一些保险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投保覆盖率往往都超过10%,而此次受灾严重的南亚、东南亚地区,投保覆盖率非常低。其中,马来群岛5.35%、泰国3.45%、印度2.88%。遇难人数超过10万的印尼,综合投保覆盖率只有1.49%。

  或许全球的保险业会暗自庆幸,此次灾害的严重程度没有和其赔付额成正比,他们幸运地躲过了一劫,没有在承担了2004年近400亿美元的自然灾害承保损失额后,再遭受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但对于受灾国家的广大灾民们来说,现实是残酷的。灾后的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面对如此少的保险赔付额,仅依靠各国的救灾物资,加上人道主义的慈善捐款,重建家园的梦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

  远虑与近忧

  此次印度洋海啸之后,我们不禁会做出这样的假设,如果这次海啸发生在我国,或者换一种说法,如果我国遭受同样后果严重的自然灾害,情况会是怎样?

  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保险恢复国内业务以来,我国的保险功能是以很高的速度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而且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为保险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发生灾难,我们的灾后赔付情况会比现在的这些受灾国好得多。然而,现实却出乎我们的意料。统计数据显示,与上述受灾国家相比,我国的投保覆盖率比排名最末的印尼还要低,我国目前的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仅为332元,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0,也低于印尼等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说,如果这次海啸发生在我国,通过保险业获得的补偿只会是少之又少。

  一次海啸暴露的绝不仅仅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保险业发展程度存在的巨大差距,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启发我们以更科学的眼光审视我国保险业的现状,继而深刻思考保险业未来的发展道路。

  众所周知,保险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越发展,保险业就越发达,它的社会管理功能就会越发显现。保险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依赖性,相信不用过多的解释,没有经济的发展,绝无保险业的发展。这就很容易解释发达国家的保险发展程度高于不发达国家,正是因为经济发达了,人们才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才需要并且有能力用保险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集补偿、投资和保障为一体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需求相比,我国保险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不强,运作不够规范,经营中存在着产品单一、服务滞后的现象,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肯定的是,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抓住契机,几方面入手

  如何把我国的保险业做大做强,笔者认为应当从保险的产品、服务、经营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注重产品策略,将保险业经营的产品做大做广,加大保险覆盖面。

  注重产品创新。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石。近年来,虽然各家公司都加大了产品开发的力度,然而,供消费者选择的险种却很少,其根本原因在于:模仿的多,创新的少;趋同的多,差异的少,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导致过度竞争和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财产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着各保险公司在市场定位中,纷纷把业务重心集中在几个收益快、业务熟悉、操作相对容易的传统险种上的情况,产品无差异,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基本雷同;而寿险市场的情况则是,各公司都只注重纵向性险种,却都忽略了人们在工作、生产、生活等领域的横向性险种,在如健康险、意外险、责任险以及个人和家庭综合保障、理财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空白地带。

  实现产品专业化。随着经营服务领域的拓展和市场的细分,不同企业可以在不同的领域通过差异化经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保险企业只有定位的准确,方可发挥自身的优势。保险公司应根据潜在的细分保险市场的需求,运用先进科学的精算技术进行定价,精选、改造、整合保险产品,变“我提供什么你买什么”为“你需要什么我开发什么”,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优,人优我精”的保险产品“大超市”。

  其次,准确服务定位,强化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实现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逐步融入现代社会经济制度。保险作为现代生活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贯穿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保险提供的已经不仅是产品和服务,而且也成为一种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制度安排,渗透到经济的各行各业、社会的各个领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减少社会成员经济纠纷、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了社会管理功能。

  建立健全保险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保险在国家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中的作用。建立保险业风险预警机制,本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减少社会公共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在可能造成社会重大人身伤害的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做出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

  充分保险的防灾防损作用。加强对灾害事故的研究分析,掌握预防减少灾害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规律。在提供预防信息、识别和控制风险、督促安全检查等方面,指导保险人加强风险管理,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风险隐患。保险公司通过准确评估风险的或然率,对投保者提出合理的行为约束,分摊个别投保者遭遇的损失,三个环环相扣的步骤以实现防范风险的职能。

  提高社会风险与保险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保险知识,增进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目前人们的保险意识普遍较低,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片面地理解买保险是白花钱。保险意识的淡薄直接影响到保险业的壮大发展。以旅游保险为例,据2002年一项对京沪穗三地618位城市居民进行的调查,七成以上受访居民在前两年内有过两天以上的外地旅游经历,且绝大多数消费者2002年用于旅游方面的支出也将有所增加。但在这七成旅游者中,一半以上的人表示在旅游时根本不购买旅游保险,购买旅游保险者仅占四成左右,且购买金额多在百元以下,与旅游支出相去甚远,另有近两成的人说不清自己是否购买过旅游保险。

  再次,规范经营,提高管理能力,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偿付能力。

  强化风险控制能力。金融保险企业最容易因盲目扩张导致经营风险,而金融风险又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全局性的影响。优秀的保险企业必须有高度的风险意识、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保险公司应注重对风险管理的教育、培训以及其自身内控制度的建设,这样才能确保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提高保险的偿付能力。我国保险企业普遍存在着偿付能力不强、资本金规模较小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可以积极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强保险业与资本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根据自身情况利用资本兼营兼并、收购、重组、上市、优化资源配置,迅速壮大企业实力;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之间也可以“团结起来”,组成保险联合体,进行合理的分保,整合全球保险资源,共同抗击巨灾。此外,还可以通过“保险风险证券化”来实现承保风险向资本市场的有效转移并可相应促进保险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融合。

  巨灾风险证券化,是指将巨灾风险进行证券化处理,利用从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化解巨灾风险的一种融资方式。主要的形式有巨灾保险期货、巨灾保险期权、巨灾债券等。自1992年12月11日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正式推出巨灾保险期货以来,已有超过50亿美元的财产巨灾风险实现了证券化处理,而且这一过程大有加速之势。我们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未发展成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在将“保险风险证券化”引入的同时,要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切忌照搬照抄。周义荣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