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六省全国政协委员建言中部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02:0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侯利红发自北京 昨天(1日)早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山西省22位全国政协委员全部到达北京。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他们将和安徽、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等中部5省约1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就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建言献策。

  “我们今天早晨9点才抵达宾馆,现在委员们全都在宾馆里最后修改提案。”昨天下
午,和政协委员们一同赴京的山西省政协联络处处长冯慧芳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此次山西省22位全国政协委员除了带来37件个人提案外,还特别准备了7件集体提案,主要锁定山西省环保、农业、煤炭等各个方面。

  冯慧芳透露,山西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准备和其他5个省市的政协委员共同提交《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提案》,该提案希望能够在促进中部地区发展上,争取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今年“两会”之后,6个省市的政协委员还将就该提案开展调研。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卞晋平在作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介绍政协会议筹备情况时指出,大会秘书处所属的各工作机构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截止到昨天,大会已收到100多件提案,提案工作已经开始紧张地运转了。

  他预测,中部崛起的问题将成为今年提案关注的热点。有关民主党派在中部崛起的问题上也在准备一定的发言提案。

  中部崛起的动议从去年就已经开始。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去年,“中部崛起”的概念也频频出现在中部地区各省经济规划中。

  在去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首次被列为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会议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部6省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综合资源优势也很突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和能源基地。”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说。另外,中部地区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也比较雄厚,“中部崛起将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近几年,在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等经济战略不断出台的背景下,位于中国版图中心、曾是黄金中原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趋于缓慢。

  “中部六省谋求发展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秘书长肖金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实情况看,东部地区的发展势头良好,西部、东北经济都呈上升态势,只有中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肖金成表示,去年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发展”,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证明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

  肖金成说:“国家制订《十一五规划》可能会把中部崛起作为一个重要层面加以关注,中部地区真正崛起之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帮助。”据新华社报道,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在研究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财政和税收政策,2005年“中部崛起”战略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其实,在2004年,中部省份已显露出崛起姿态。据报道,安徽省去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72家、合同利用外资12.1亿美元,均创新高,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跃居全国第15位,比2003年提高了3位。江西省去年固定资产投入和引进资金增幅均列全国前3名。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曾表示,湖北将做大做强包括钢铁、汽车、光电子在内的优势产业,以图谋湖北崛起。安徽省则期望“打造制造业基地,加快融入‘长三角’,在中部崛起进程中率先突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表示,除了采取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外,工业化将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引擎”。

  “中部地区的资金能力并不差,他们需要做的是通过人才把资金和资源优势进行整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昨天表示,中部6省在谋求经济腾飞时不能仅仅依赖政策支持,还必须努力引进和培养科研和设计等方面的各种人才,进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