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方周末专题 > 正文

湖南邵阳四次测评折射地级市政治生态复杂状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19:21 南方周末
湖南邵阳四次测评折射地级市政治生态复杂状况

邵阳的四次测评,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地级市政治生态的复杂况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不久前发生在湖南邵阳的一件事牵动了当地的敏感神经:2004年12月31日上午,一名男子在街上被一辆黑色桑塔纳轿车拦住了,他得到了100元钱,条件是将一摞报纸送到“优化办”(邵阳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这是些什么样的报纸?黑色桑塔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日前,湖南《邵阳晚报》刊载的一条消息牵动了当地的敏感神经:2004年12月31日上
午,一名男子在街上被一辆黑色桑塔纳轿车拦住了,他得到了100元钱,条件是将一摞报纸送到“优化办”(邵阳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

  送报人将报纸送到指定地,匆匆放下就走。“优化办”的工作人员打开一看,这些报纸都印有针对政府各部门的测评问卷,共有495份,填写问卷的字迹出自两三个人之手,而且所填内容雷同,“送报行为疑为某部门为了提高测评成绩故意所为”。

  确认后,“优化办”为保证测评结果公平公正,宣布495份问卷作废。

  这个受人重视的问卷,是邵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测评”中的一部分。测评之所以牵动起很多人敏感的神经,是因为连续两轮测评排名末位的单位,其“一把手”将被“拿下”——2004年初,城管局长王桂宝因此被责令辞职,引起了轰动。按照规定,凡排名后六位的单位还必须整改,“一把手”都要被组织部门诫勉谈话。

  从2003年7月到2004年12月,每半年一次———邵阳市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测评”已经进行到第四轮。前两轮相当一部分人漠不关心。到了第三轮,由于王桂宝的“下课”,引发各单位纷纷收集甚至争抢印有问卷的报纸,一时间引得“邵阳纸贵”。第四轮测评,自报纸开印,“优化办”就派出专人在旁监督,并约请电视台记者随行摄录。按正常印数印好后,报纸印版在“优化办”的监督下被销毁。“抢报风波”渐显平淡,但行政治理中的纠葛和矛盾被展现,也被渴望克服。

  四次测评,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地级市政治生态的复杂况味。

  初衷

  对邵阳来说,“经济发展环境”这几个字的直接联想,就是经济落后之痛。2002年4月,时任湖南省省长的张云川在邵阳调研后,形成了一份专题报告,标题是《对有损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绝不轻易放过》。

  是一些什么样的事呢?

  从1993年到2001年,一个县交警大队的收费罚款由56万增长到430万;同一个县的技术监督局更甚,从2.5万增长到251万;工商局的罚没收入在一年内就从46万元上升到222万元;

  一个县市场管理处收了25万多元报刊费,可实际只订了20份《人民日报》和20份《湖南日报》;

  一个铝板带箔压延厂,到市计委立项就至少去了十次;在邵阳有过办厂开店经历的人编了两句顺口溜:“上面很好,下面好狠。”

  所谓“优化经济环境”,针对的就是此类现象。

  从性质和定位来说,“优化办”与邵阳市监察局行政效能监察室是两块牌子、一个班子。

  “我们搞这一切就是为了为了改善邵阳的政务环境、投资环境,能多吸引一点投资,邵阳原来也是湖南的工业强市,现在GDP排到全省倒数几位,只能跟自己纵向比了———再不发展可怎么得了啊!”优化办副主任汤建武说。

  痛切之心,溢于言表。

  “抢报风波”

  测评是从2003年开展的。在邵阳市,人们已经不大记得当时的情形。

  “让民意来说话”,是测评之初的基本思路。问卷刊印在《邵阳日报》上,“优化办”回收后再进行统计;另外组织500名左右的社会各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纳税人、新闻记者、老干部、社区干部等等,形成另一部分“特殊问卷”。最终结果由两部分结合起来构成。

  “刚开始搞,人们还没太适应。”机关干部普遍这样回忆。

  有的单位对“优化办”组织的会议和汇报都“不太管”,“无所谓”。

  重大的转折发生在两轮测评之后———城管局长被摘帽了。

  在第二轮测评之前的2003年7月8日,《邵阳市领导干部辞职暂行办法》已经发布,其中写明“在优化经济环境测评中连续两次排名末位”,领导干部要被责令辞职。可是直到2004年年初,在城管局长真的下课之前,几乎没有人相信测评的影响真会大到这个程度。

  “哪个想得到呢?”与此同时,市里还有一系列强化测评的举动———

  2004年3月,“邵阳市优化经济环境考评委员会”正式成立,成员包括市委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等主要领导。市领导对优化办主任戏称:“管用人的常委、管查人的常委、管拨钱的副市长都给你配进去了。”

  2004年3月11日考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邵阳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操作规范(试行)》,成为指导测评的第一份规范性文件。

  从那时候起,“优化经济环境测评”结束了一年来无足轻重的地位,成为邵阳市各级部门一件重头的大事。

  三个月后的第三轮测评,出现与此前大不相同的气象。

  “那天好多人来问报纸,男男女女都有。”在青龙桥头,邵阳市邮政报刊发售点的营业员说。

  这些人想要得到的,是测评当天的《邵阳日报》。

  事实上,作为邵阳市委机关报,《邵阳日报》的发行完全是通过订阅实现的,也就是说,很少能够从报摊上买到这份报纸。

  有人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收发室里看到:那里大约十份报纸被穿着制服的行政执法人员将答题卡剪下。

  据一位公务员说:有的单位是将收集报纸的任务分解到个人,“你50份,他100份……”

  一位企业主说:在第三轮测评中,“与企业经营有关的行政部门打电话到公司要报纸”的现象是存在的。开私车的顺手收集报纸向交警队“做人情”,也是有的。

  某局一位副处级干部说:“(第三轮测评)那几天,整个邵阳市是逢人便说报纸。本来说我们中国人是见面问,‘吃了没?’那几天是见面就问,‘你那里还有报纸吗?’‘你们弄了多少份了?’”

  有公务员说,本单位的信报箱平时就不怎么锁,测评当天有人挨个取走里面的日报。最多的一次,市优化办将近千份问卷一次性作废处理。

  后来,除了被测评的单位,另外一个无形的群体很快起动了,不少社会人员主动加入了报纸争夺战中。

  农机局和城管局都接到了这样的电话:“我手头有批报纸。”对方甚至自报家门声称是下岗工人。

  各种各样的价格在坊间流传,从数十元到一百元。一位接听过此类电话的公务员说:对方向他开价每份45元。

  市优化办副主任李荣卫告诉记者:前三轮测评时,的确有单位公开收集报纸,也有一些基层单位为讨好上级帮助收集报纸。这主要是原来的测评制度带来的缺陷,因为前三轮允许被测评单位可以在本系统内部宣传发动。“至于花钱买报纸的,我们查了几个人,但没有查实。当然,这也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者借机攻击测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单位的民意恐惧。”

  在2004年年中召开的测评情况通报大会上,市委副书记肖刚强对部分单位违规收集报纸的行为提出了严厉批评。

  邵阳市政协委员马铁鹰认为:“争抢报纸,至少说明各单位对测评非常重视。能够引起这样的重视,本身是好事。”

  在邵阳,这是一种普遍性的看法。

  “但收集报纸的单位并没有赚到便宜,一是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所以在特殊问卷测评时得分就低;二是‘优化办’要求参与动态测评的特邀监督员对这种行为予以扣分。而事后分析,被举报收集报纸的几家单位的得分并不高。”李荣卫分析道。

  “大起大落,万马奔腾”

  优化办主任李荣卫说:“测评妙就妙在大起大落之中,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单位的工作稍有懈怠,排名就会下滑。现在是形成了一种万马奔腾、你追我赶的局面。”

  第三轮测评的结果出来了,城管局由前两轮的倒数第一一跃变成第一名。

  出人意料的是:原本并不引人注目的农机局排名末位。他们当时的反应是“不理解,不合作,指责测评暗箱操作”,后来慢慢接受现实,农机局领导亲自到政协等部门去介绍工作情况,希望得到理解。

  农机局主要失分在暗访环节。

  这是最让李荣卫有成就感的测评举措。全市共聘请了三十余名监督员,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外来投资商、社区干部职工和新闻记者。还有摄像机随行。

  一位监督员说:“暗访的侧重点是看办事人员有没有耐心,单位卫生状况、清洁状况、工作面貌等等。”工作时间打游戏的、精神不振的、态度恶劣的,统统进入镜头。

  暗访人员在农机局院内看到工作人员公开玩麻将,还带有少量彩头。

  暗访结束后,“优化办”随后组织这些部门的领导来“看录像”。“事先不说哪个镜头是在哪个单位,看录像的时候他们的表情都紧张得很。”

  在测评结果的鞭策下,“民意效应”得到了体现。

  文化局一位干部说:“现在普通农民来局里问事,我们局长也不能随便应付,都是客客气气的。”

  开了七年印刷厂的谢建云说,搞了测评以后,改善是明显的。“以前七七八八的部门来,光是招待费一年就要几万元,今年只有几千元了。”

  连续两次排名末位,对城管局来说不亚于是一场地震。他们内部打出了这样的口号:“内讲素质,外树形象,铭辱立志,背水一战,打一场城管工作的翻身仗。”

  作为“形象广告”,城管局还专门成立了“女子督察队”,每人配备一辆摩托车在市区巡查。用城管局办公室主任戴集体的话来说,这是邵阳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了这道“风景”,这个长期处于财政紧张状况的地级市,划拨20万元给城管局作为专项经费;为添置新的垃圾车,又拨款200万。有人称,前任局长被责令辞职之后,城管局“因祸得福”,工作获得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面对测评结果,消防支队表示:将免费上门为各单位讲解大火中的逃生技巧。交警支队也有引人注目的动作:星期六、星期日安排机关干部上街当路警。

  在第三轮,与测评问卷同时进行了随机民意调查。李荣卫专门设计了一道题目:

  你需要行政机关解决困难时,他们的态度是:

  A.主动热情B.推诿扯皮C.冷落D.索拿卡要

  测评之前,答曰是“冷落”和“推诿扯皮”的最多,“索拿卡要”次之;而测评之后,答曰“冷落”和“索拿卡要”的所占比重直线下降,“主动热情”小幅度增长,增长最大的是“推诿扯皮”。李荣卫认为:这至少说明不再那么冷落、那么严重地索拿卡要了,尽管还是相当多的人选择了推诿扯皮。

  测评的“魔”与“道”

  第四轮测评又呈现了新的变化。结果还没出来,就有很多人预言:因为农机局改进明显,这次不会有人被“摘帽”了。于是,比较起第三轮引发的震荡,测评这个话题平淡了一些。对于报纸的“争夺”也不再那么激烈。

  对于优化办的举措和各部门的“因应之道”,李荣卫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高一尺,道再高一丈———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某局负责测评工作的联络员说:“测评就是要一把手重视,只要重视了什么都好说。”

  工商局在前两轮测评中都在后十名之内。被整改之后打出口号:“打一场优化经济环境的翻身仗”,召开了全市工商系统千人大会,把省局领导都请来了,第三轮马上跃升到正数第五位。

  然而第四轮工商局又跌到了倒数第五,原因是“盛传班子成员要调整,上面领导也来考察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测评拽住“一把手”的位子,是切中了要害。

  在第四轮测评中,水利局排名末位。2004年下半年,该局局长、副局长及河道管理处处长因受贿被查处,已追究刑事责任。

  有人对第四轮的测评得分进行了分析:凡单位领导出了问题的,群众评价就差,得分就低。这就是民心,这就是民意。

  “手术刀”的意义

  有损经济环境的现象,不光邵阳一地,在湖南省乃至更大的范围内,都普遍存在着。

  原湖南省省长张云川在调研中提到:湖南省另外两个县市的技术监督局,每年罚没任务基数分别是550万和250万,下发红头文件分解落实,省内很多同行前去“学习取经”。

  邵阳的测评像一剂急盼生效的药物,当它被注射进这个地级市的肌体,折射出来的“药理反应”是能够说明更深更远的问题的。它像一个切片,打开了地方行政治理普遍规则的剖面。

  作为地级市党报,《邵阳日报》的订户主要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骨干企业,个人订户的数量很少。这样一来二级机构多、干部人数多的单位,就会在订报数量上占有优势,最突出的是公安局、教育局。

  一位邵阳市的老公务员说:“医院收发室的报纸能够被别的单位‘挖’走,是因为卫生局对医院的管辖力度有限,有的大医院甚至与卫生局同级;而各学校收发室收到的报纸,只要教育主管部门一个电话就能搞到;至于宾馆和一般营业单位,报纸往往被派出所征用。”

  “在县里、乡镇下属机构多、管辖权明晰的单位最省事———打个电话,下面就会自己送过来了。”

  与此同时,级别和管辖关系造成的微妙影响无所不在。

  一位暗访人员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邵阳一个区农机局向工作人员询问有关罚款事宜时,对方不耐烦地让他们“滚出去!”监督员亮出身份后,这名工作人员表示:这里是区农机局,不归市局管,然后继续让暗访人员“滚出去”。

  城管局认为自己是最特殊的一个单位,“上没有父母、下没有子女。与邵阳城区三个区城管部门的关系是业务指导、协调、辅助,没有直接的领导关系;在各县又没有直接的下属机构和二级部门。”城管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像他们这样的单位,在测评中绝对是“弱势群体”。

  除了城管局,“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干得罪人的事”的部门还有若干,首当其冲的便是公安局。

  “在我们这么一个曾经以乱出名的地区,这些年来治安状况大为好转,打掉了大的黑社会团伙,可是要说让老百姓完全满意那是很难的。”

  邵阳市公安局在第一次测评中位列倒数第三。测评结果迫使他们采取了实际行动。一位干部说,去年这个时候全市罚款早就过千万了,今年只有三百来万。

  2004年,市公安局命案破案率位于全省第二位。

  文物局在测评中排名倒数第四位,对局长朱长青来说,“有点意外”。他觉得文物局本身的工作是做得不错的,但没有完成300万的招商引资任务,在测评中的“业绩考评”一项中被拖了后腿。

  “我们在省里工作是靠前的。作为业务部门,工作职能主要是依法保护文物、纠正惩处违反文物法的现象,要我们去招商引资,难度可想而知。”

  这些难处,不是邵阳一地独有的。市优化办的一位领导告诉记者,有(报纸)优势的单位,得分并不是很高,关键是工作搞得好不好。

  综观四次测评的前后历程,注重民意的意识在提升,与此同时各单位为避免末位所采取的因应之道在变化,而行政治理的一些深层矛盾还有待解决。

  地级市邵阳倾注心力打造的优化经济环境综合测评,因为触及这些矛盾,从而具有了更深远的手术刀的意义。而伴随着“抢报风波”的平淡,测评会不会也将失去影响和冲击,有待进一步观察。□本报驻沪记者 徐楠

   

  相关专题:南方周末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