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与诤言——从京城媒体报道看两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07:40 东方网-文汇报 | ||||||||
本报北京3月3日专电 记者发现,今年首都不少媒体的“‘两会’热”中出现了一个新特点,除代表、委员谈成绩、讲经验、话展望,还多了普通人对“两会”的期盼,多了代表、委员直言不讳甚至有些尖锐的声音。 老百姓的实话、白话
关注生活,直面矛盾,是近日首都几大媒体报道“两会”的重要内容。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均在网上开展调查,征集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并在报道中反映普通人的心声与希望。 “现在抚养一个孩子实在太累了,父母赚的钱绝大多数都供他读书了。”“邻居的孩子们即使达到分数线也得交钱,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我都不敢想到时候自己该怎么办。” “现在的医疗保险的钱,是真的不够花啊!”“一旦退休了,真是很担心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只能是看着还有没有新的政策出来。”“住院7天花了5000元,不少费用让我看得一头雾水”。 “去年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639起,死亡6027人,重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控制。”“连人命都没了,挣再多钱有啥用?” 这些来自民间的大实话、大白话,在今年首都媒体的“两会”专题、专版上,占据了相当突出的位置,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两会”。 代表委员的直言、诤言 在代表、委员的言谈中也不乏这样直面现实的实话、白话,许多代表、委员关心的问题同普通人的愿望不谋而合。 湖南代表任玉奇说,“全国很多地方特别是边远山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普及率只有60%,初中普及率只有30%”,“我个人能力毕竟有限,帮得了一个或几个,还有那么多的失学孩子怎么办?” “社会公平必须做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代表说:“我们不能坐视十几年后数百万新文盲的出现!” 江苏代表史和平说,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两个低下”的人群虽然占人口比例不大,但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很大。这部分人最需要“阳光”,是我们党和政府关爱的重中之重,应确保他们“看得起病,买得起药”。 陕西代表张立勇则激动地质问那些舍不得给矿工配备自救器的矿主:“如果下井的人是你儿子,你还会让他这么做吗?” 轻松话题亦关情 但“两会”话语并不都是沉重的。有两位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出,春节假期应从大年三十开始,除夕夜的团聚和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的标志,只要是中国人,都非常看重辞旧迎新、全家团圆、共享天伦。这样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国人民对民族传统的认同感。这一建议给刚刚过完春节的中国人带来了几许暖意。 不论矛盾还是难点,不论沉重还是轻松,这些话题拉近了“两会”与普通人的距离,预示了今年的“两会”将会吸引更多的眼球,更燃起了人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希望。-文/本报记者 陆正明 袁夏良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