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谈统筹城乡发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5日13:15 中国广播网 | ||||||||||||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右)接受中央台记者胡国华的采访 中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 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3日在北京开幕,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开幕,代表、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从5日开起,中央台《今日论坛》推出“两会”期间省部级领导系列访谈节目—《作客中央台》,邀请有关省市和部委领导就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等问题,谈自己的施政方略和工作思路。 3月5日作客中央台演播室的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加强和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做出的科学判断。 浙江是我国城乡发展协调性比较强的省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3月5日我们邀请习近平同志畅谈如何以城乡统筹的方略解决“三农”问题。 主持人:习书记,您好!中央经济工作提出,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十分重大、完全正确的判断。但是,当前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的人认为发展农业不如象发展工业那样见效益;还有的人担心,以工促农会迟滞工业发展速度,降低城镇人民生活水平,会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腿。您认为应当怎样认识统筹城乡发展这个问题? 习近平: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这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容易忽视“三农”问题、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社会敏感期。如果不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无法实现,而且会陷入经济停滞、社会动荡、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阱”。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筹划,通过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实现城乡互补、互促共进、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主持人:的确,三农问题是我们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构建公平有序的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中央提出“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思路,是以发展作为基础的,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65亿元,外汇储备升至6099亿美元,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明显增强。国家财力有可能向“三农”倾斜!浙江特别重视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应该说走在全国的前列,是不是有一些特有的条件,比如说浙江雄厚的经济实力? 习近平: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浙江实现了由陆域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的三大跨越,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去年,全省生产总值已达1124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2893美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都位居全国省区首位。全省城市化水平按“五普”口径已达54%,比1978年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构成从1978年的38.1:43.3:18.6演变到2004年的7.3:53.7:39;城乡微观经济主体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全省非国有投资比重占投资总量的70%左右,多种所有制经济总量已占全省生产总值70%以上。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三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近两年我省遇到的“成长的烦恼”和发展中的困扰,也大多与“三农”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有关。所有这些都表明,浙江既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率先迈出步伐,努力取得积极的成效。 主持人:浙江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为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战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进入这个阶段,三农才有可能享受更多的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浙江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据我们了解类似的纲领性文件在全国还是第一个。您能否谈谈这个《纲要》的主要精神? 习近平:近年来,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上作了很多工作。去年,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明确思路,从浙江实际出发,制定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作为指导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握“两个趋向”,以完善城乡规划为先导,以深化城乡配套改革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和人口空间布局,努力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发展新格局,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地区差别。力争到2010年,全省农村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为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持人:应该说,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方法是统筹,关键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在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是一个资源小省,却是一个经济大省,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尤其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起步较早。这方面成效怎么样? 习近平:这几年来,我们坚持跳出“三农”抓“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着力推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发展。我们按照以工补农和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主攻目标,通过进一步完善农业发展基金制度,全面停征农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补贴,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面提升与增强农业的发展能力。2004年,全省财政支农资金达75.4亿元,增长25.4%;农业增加值达816亿元,同比增长3.7%;农产品出口额达50多亿美元,增长2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96元,实际增长7.4%,连续19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其中来自农业产业的收入为1124元,比上年增加95元,增长9.2%。 主持人:很多来过浙江的人,都说这里的农民和城市人差不多,农村的路很宽、房子也很漂亮,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浙江是如何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的? 习近平:这方面我们实施了一系列“龙头工程”和“民心工程”。包括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着力形成城乡配套建设的新局面。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要求用5年时间,对全省三分之一行政村开展环境整治,先后启动了1000个示范村和8000个整治村建设,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全省社会各界投入建设资金278.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75.9亿元,一批设施健全、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农村新社区正在浙江大地涌现。 主持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统筹安排!就业是民生之本,听说浙江把农民纳入了解决就业问题的视野,能具体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习近平:农民实现充分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工作以前主要靠农民自己出去打工来解决,现在我们在这方面帮助农民做一些基础性工作,主要是实施“农村千万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去年,全省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139.9万人,新增转移就业30万人。在全省35个县市开展了以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管理的“五统一”就业试点,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水平已达6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 主持人:“五统一”就业试点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中央提出:要下力气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农民就业问题有办法了,据了解浙江的农村社会保障也有了一些配套的措施,请问习书记,浙江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习近平:在这方面,我们着力构筑城乡共享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体制。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为重点,加快建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内容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城乡全覆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省已有各类农村低保对象60多万人;建立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农村集供养率达到81 %以上;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1个市和所有县(市、区)均已出台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已有139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积极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农民达到1800多万;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20多个县实现了各种类型企业普遍参保。全方位增加社会事业投入,充分发挥城市文化事业发达和公共服务较好的优势,鼓励和引导城市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比如,仅全省“低保”家庭等五类子女实行从小学到高中段免费教育等,省财政(包括中央支持部分)每年就要拿出2.5亿元用于农村教育。 主持人:五个统筹中有统筹城乡、统筹区域。浙江有平原,也有山区,(七山二水一分田)您刚才提到了地区差距的问题,浙江是不是把统筹区域发展也纳入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之中? 习近平:我们把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统筹协调发展。这方面主要是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山海协作”三大工程,以此来促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成为全省经济的新增长点。把下山移民作为扶贫攻坚的一个关键措施来抓,几年来共扩建、新建下山脱贫小区400多个,下山移民点1200多个,迁移山区农民40多万人。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去年省级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下派科技特派员101名,为欠发达地区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60多项。我省的扶贫开发经验在去年的全球扶贫大会上进行介绍,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主持人:浙江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我听杭州代表介绍说:西湖要恢复到300年前的满面,总体思路也是一以贯之:迁出湖区居民。在统筹城乡发展当中,如何形成城乡互促的生态建设新环境? 习近平:针对近年来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为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生态城镇和生态村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完善防灾减灾体系,2003年初,我省经过积极争取,成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目标和任务。两年多来,全省共投资300多亿元,全面开展了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了“万里清水河道”、“万里绿色通道”等十大重点建设项目。把山区作为绿色生态屏障,探索建立山区生态补偿机制,去年省财政预算对欠发达地区安排生态建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7亿多元,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由原每亩3元提高到8元。 主持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有远见,还要有政策的连续性。对今后的工作,您肯定还有很多设想,能否具体谈谈? 习近平:在今年初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我们根据中央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提出了“五个务必”的要求,即务必做到执政为民重“三农”、务必做到以人为本谋“三农”、务必做到统筹城乡兴“三农”、务必做到改革开放兴“三农”、务必做到求真务实抓“三农”。这“五个务必”,是对多年来我省“三农”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统筹城乡兴“三农”的基本要求。 从这样的要求出发,我们要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在既定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政策举措,更好地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的带动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劳动力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拓展农民就业致富的能力;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吸纳城市现代文明的能力;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能力;扎实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全面提高“三化”带动“三农”发展的能力。 浙江的实践表明,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转变观念,要把三农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统筹考虑,坚持跳出三农抓三农,以工促农,统筹城乡兴三农,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结构,才能让农民兄弟真正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成果。 主持人:胡国华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