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代表委员开方:应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16:29 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报道

  “看病难,看病贵”———这是老百姓的心声,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之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承诺,今年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此,代表、委员们建议,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购销秩序,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医保体系,让更多人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现象】“割条阑尾,一年白忙”

  “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在一些地方的农村流传着这样几句顺口溜:“伤风感冒,一头肥猪跑掉。割条阑尾,一年到头白忙。一人生病,全家回到解放前”。因病致贫,因贫致病,在不少地区还存在这些现象。据一些来自农村的代表介绍:由于看病难、看病贵,农民得病后往往怕上医院,以致延误了病情。

  城市居民也存在“看病难”矛盾。某市居民陆老伯患有慢性胃病,每次去一家大医院看专家门诊时,都得凌晨四五点赶去排队。由于等候时间过长,他总要带个小板凳:“这样看病,没病也折腾出病了!”卫生部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约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应住院而不住院。

  百姓看病难,到底难在何处?

  【分析】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

  “看病难的背后,是医疗资源的总体不足。”许多代表的话一针见血:我国人口占世界总数22%,但医疗卫生资源却仅占2%;其中还有不少资源水平不高,使公众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医疗资源也分布不均。20%的城市居民享受80%医疗资源,而80%的农村人口却只有20%的医疗资源。不少农民因当地缺医少药,为治病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加大了经济负担。

  社区医疗资源闲置

  “吃碗面也要上五星级饭店,费用怎么能不贵呢!”蔡威委员指出:一些城市的大医院医疗设施“超豪华”,但社区医院却配置不齐。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直接导致患者偏好大医院,造成“人满为患”看病难。据不完全统计,70%-80%求医者所患的都是常见病,完全可以在社区医院等一、二级医院治愈;但现实却是不论大病小病,一有病就上大医院。

  费用高保障少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也是造成看病难的成因之一。代表、委员们分析指出,近八年来,我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药费贵、器材贵,直接导致看门诊动辄数百元,手术更要高达上万元花销。目前,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占15%。此外,还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建议】“让农民病有所医”

  胡锡琪委员认为,农民“小病拖、大病挺、快死才往医院扛”,不是因为他们不愿看病,而是“看病难、看病贵”把农民挡在了医院外。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医疗资源的配置问题。他建议,政府要适时伸出“看得见的手”,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乡镇卫生院条件,让更多农民不出远门也能看病。

  胡锡琪还列举了一组数字:全国乡镇卫生院从业人员中,有大学学历的不足1%,大专和中专的比例也仅为6%左右,约有34%的从业人员根本没有相关医学学历。他认为:除了改善硬件外,软件也要同步大力提高。如可以通过鼓励医学院毕业生工作第一年到乡村挂职锻炼、大医院医生到农村送医服务等,不断改善农民就医条件。还要进一步推广、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减轻农民看病负担,让农民也能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不少代表、委员指出,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还需制度保障。政府应加强监管,确保合作医疗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防止出现“经是好的,但给念歪了”现象,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链接自2003年7月以来,全国已有342个县(市)开展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参加人数达8000多万。试点结果表明,农民的就医状况有所改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目前,上海乡镇、行政村的合作医疗覆盖率已达100%,农民合作医疗参与率超过76%。

  “市民,小病不出社区”

  “一些患者为了治感冒,也要一早赶到大医院排队挂号,实在没必要。”蔡威委员说,要在城市进一步倡导“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观念。他建议,要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投入,甚至可以放开政策,允许各种资本进入医疗行业。要制定相应规范与法律,确立小病就近解决、大医院主攻疑难杂症的规则,引导患者理性就医。一些代表、委员也建议,通过价格杠杆,将大医院就诊者分流到社区医院。除设置不同的收费标准外,还可以考虑通过调整医保报销比例来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矛盾。例如,病人在社区医院就诊可以报销100%医药费,而一般小病到大医院诊治就只能报销一部分医药费等。各大医院要与社区医院开展多方共建合作,包括建立“双向转诊”制———疑难重症上转、康复护理下转,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链接目前,上海、南京等许多地方已将地段医院改建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使居民患小病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近在咫尺”的专业治疗和服务。

  “挤干虚高药价水分”

  医疗费用高的主要原因是药价高。卫生部曾作过统计,目前我国每位居民看一次病平均要花费79元,住院需花费2891元。在医疗技术高的卫生部门直属医院,平均每一门诊、急诊人次医疗费用为163元,住院费用为7961元。在这两项费用中,药费分别占60%和47%。

  一瓶200毫升的氟康唑出厂价只要4元,在卫生系统招标中能涨到25元,卖到病人手里更一路狂涨到76元。高春芳委员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定价机制不合理,流通环节过多等问题,导致了药价虚高。物价部门定价、核价机制存在不科学、不合理因素,公布的零售价是出厂价的数十倍,使药品在流通和销售渠道中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一些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蒙骗患者,采取更换药品包装、改变规格、由单一制剂改为复方制剂、仿造国外药品等手段生产所谓的“新药”,搞变相提价。

  挤干虚高药价的水分,还需“三板斧”。肖建章、胡锡琪等委员建议,要适当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建立科学、合理的药价定价体系。药品定价,必须请有关部门专家对厂家申报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必要时还可举行价格听证会,最后形成的价格由物价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让整个定价过程在“阳光”下进行。加大对非赢利医院的财政投入,避免出现“以药养医、以药养院”的现象。医院也要主动接受价格低的同类药品。物价部门要对药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价格变化进行全程跟踪监督,联合工商等部门严肃查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虚开药价等行为,让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

  链接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相继将一些具备相应资质的平价药房纳入了医保定点药店。这些药房出售的药品,价格平均比医院药房低30%左右。一些药房还特意推出一批“一元药”:如常用的VC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羚羊感冒片等。

  【回音】卫生部将出台相关措施

  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高强委员在全国“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卫生部今年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看病难”问题。

  目前,卫生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培养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城市对口支援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努力加大对农村,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卫生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将稳步开展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与管理体系,为公众提供优质、方便、价格合理的基本医疗服务。

  (本报北京3月9日专电)

  作者:本报特派记者陆一波 夏俊 李文祺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