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一小步民主一大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02:07 京华时报 | ||||||||
投赞成票需不需要动笔填写?这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事。全国人大对这一细节程序的改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进一步保证了人大代表行使权利。想想看,同意的不需要动笔,一动笔就等于告诉别人,要么是弃权,要么是反对,反正你对选票的异议通过“动笔”这一细节暴露无遗。这样的细节程序设计,让代表们行使权利时受到一种无形干扰,表达真实意思时难免要有所顾虑。
选举和表决是民主政治的最基本手段,也是人大代表实现法定权利的重要内容。正因如此,我国对选举与投票的细节程序一直非常重视,逐步改进了程序上的一些缺陷与问题。例如,过去常用的鼓掌通过表决方式,虽然具有民主的形式,但却让一些代表的不同意见被掌声所淹没;还有举手表决方式,谁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去举手反对某议案或某人选?这些看上去民主的程序,很大程度却存在着程序不公问题,制约着民主进步。 民主政治往往体现在一个个细节当中。这些细节和技术问题看上去和选举结果没有关系,实际上与民主的实现息息相关。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就应该从细节做起。正因如此,大多数国家对选举与投票的程序都非常重视,如推行电子表决,如设立专门的秘密写票处,等等。这些细节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选民在没有任何外来干扰的情况下,按照选举人的真实意思来写票与投票。 民主也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程序设计之中。鼓掌、举手、“赞成不用动笔”等表决方式,先后在全国人大会上消失,这些程序上的细节变化,使民主变得更生动、更具可操作性,也使我们的民主政治在这一次次细节变化中得到有力推进。全国人大不仅是我国推进民主政治的关键力量,也应该成为细节民主的典范,成为各级人大效仿的对象。笔者期望地方各级人大、政协及政府部门和党群团体在进行表决时,也应该学习全国人大,取消可能干扰选举人的各种制度与规定,从程序和细节的改进上,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作者: 孙秀岭来源: 摘编自《法制日报》3月10日 相关专题:京华时报两会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