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直议卫生应急5大软肋:哪里发生能否哪里扑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16:52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李亚杰)非典,禽流感…… 这些流行性噩梦,当公众议论其“肆虐凶猛”,庆幸其“灰飞烟灭”时,它们也许正在旁边静悄悄地窥视着我们。 对此,“建立和完善应急反应系统,在疫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之前有所准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卫生医疗事业不发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说。 高强认为,非典疫情早期的流行和蔓延,尽管有一些客观因素,但主要原因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准备。 一些政协委员认为,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机制存在以下五个问题:医疗卫生资源条块分割,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不健全,有的地方政府不能统一协调指挥,难以有效整合资源;应急设施设备不完善,应急救治药品器械和物资储备不充足;执行疫情的收集、分析、报告和通报制度不严格,政府及有关部门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相当多的医疗机构不具备应急处置的必要设施,医务人员缺乏应急意识和防护知识,不能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薄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存在人员素质不高、设施条件落后的情况,职能不明确,工作效率低。 “这些问题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不能有效应对,及时控制,造成疫情的传播和扩散,不仅给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全国政协委员龚亚夫说。 在分析其中原因时,九三学社中央认为,“由于政府对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不足,防疫部门只好自筹资金,导致工作重点转向创收服务,从而影响到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卫生服务的日常提供,以及卫生防疫系统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对此,九三学社中央建议,要通过研究确定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应提供的基本水平以及政府投入的范围;其次,在我国经济尚不很发达的现实情况下,各级政府应首先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包括设施建设以及日常运转经费等,使其提供能够达到基本水平;还应建立起在疾病防控服务方面政府筹资和市场筹资之间协调运行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建立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责任机制,使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未雨绸缪,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员、物资、资金、场地等各项准备工作,保证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 完善疾病预警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各类公共卫生信息,对有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预测、预报和预警;按照“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要求,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备、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李立明呼吁,加快制定公共卫生法,明确界定公共卫生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任务及利益各方在其中的责任和义务;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强化分级管理,突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责,加强公共卫生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逐步建立常规的评估体系;加强医疗与预防结合,实现传染病的早报告和疾病监测。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