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南北专家畅谈家庭养老 呼吁改革现行养老金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13:03 南方都市报

  “目前中国养老金的发放,靠的是现在年轻一代的缴纳。但是需要养老金的老人数量要远远超过缴纳养老金的年轻人数量,养老金还是不够用。国外普遍的做法是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预算中划出专门的一块用来发放养老金,通常能够占到GDP的30%-40%左右。而到了上世纪末,我国的福利拨款只占到整个社会预算的0.8%。”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

  “421”家庭养老问题在“两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在接受相关采访时表示,对于“421”家庭主要面临的赡养老人的压力,需要建立起以家庭为本的社区养老体系,同时他还呼吁尽快改革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

  养老问题:沉重的现实

  夏学銮称,“421”家庭逐年增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类家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养老和教小。其中养老问题对于“421”家庭而言,显得更为沉重和现实。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现在的“421”家庭要养活4个老人,而20年后,他们的孩子甚至可能要养活6个或更多的老人。

  对于子女教育方面的困境,夏学銮表示,在子女教育上,家长要刻意在家庭中“引进”一些小伙伴,在社区、家庭、学校之间创造一种联合抚养模式,尽快摆脱对家庭的依赖。

  建立社区养老体系

  另外,夏学銮建议,要尽快建立起一种以家庭为本的社区养老体系。这种养老体系就是以家庭为基础,住在家里,同时社区又提供活动场所。通过应急呼叫系统。老人平时可以在社区活动中心寻找乐趣,而一旦在家中有生活上的需要或是发生意外情况,则可以通过应急呼叫系统需求社区的帮助,包括买粮食、修电器和提供医疗服务等。 

  这种体系应该是福利性的,在我国已经有了试点,青岛以及北大等都已经建立,运转效果还不错。

  国家须加大财政投入

  另外,夏教授还表示,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也亟须改革。目前中国养老金的发放,靠的是现在年轻一代的缴纳。但是需要养老金的老人数量要远远超过缴纳养老金的年轻人数量,养老金还是不够用。国外普遍的做法是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预算中划出专门的一块用来发放养老金,通常能够占到GDP的30%-40%左右。而到了上世纪末,我国的福利拨款只占到整个社会预算的0.8%。所以,在国家财政实力逐年增强的情况下,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同时,夏学銮还表示,经过20多年的计划生育,建议我国的计生政策不要再搞一刀切,“适时做些调整还是必要的”。

  养老基金

  并非退休金

  对于“421”家庭存在的养老压力,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王宁教授认为,“421”家庭靠子女养老不现实,“双方父母谁过来住?房子住不下,经济也承受不起”,因此,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考虑到老龄人口与中青年人口的比例,可以将养老与医疗结合,动用社会力量首先对那些无自理能力的老人进行特护医疗。

  王宁解释说,社会养老主要是指通过社会途径收集养老基金,“这里说的养老基金与目前所指退休金是两个概念,”王宁强调,目前我们所指的养老基金其实就是退休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养老基金。因此我们需要在退休金之外再设立一个养老基金,用作养老院及一些特护机构的建设、运作费用。

  对于有建议提出放宽二胎政策来减轻“421”家庭养老压力,王宁进行了否定。他指出,如果放宽二胎政策,很可能造成所有的人都去生二胎,如果寄期望于通过经济能力调节,这也是不合理的,势必出现“有钱人能生,没钱人不能生的状况”,这种不平等可能会造成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平稳。

  -“421”家庭本地调查

  ●采访对象:市民周小姐

  ●主要困惑:双方父母格外看重独生儿女,易出纷争

  两边老人互相“争宠”

  市民周小姐认为,“独生父母”经济压力大之外存在着思想压力大的问题,“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对哪方的父母都不能差,对谁亲对谁远都不行,稍有一点不同就会有矛盾”。

  周小姐告诉记者,目前和公公婆婆住广州,自己的父母仍在东北,因为双方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就特别在乎儿女对他们的感情。“遇到双方父母都在场,如果给一方父母倒了水,忘了给另一方父母倒水,肯定会有不愉快;有时候连给谁先倒给谁后倒都会有问题。”周小姐无奈地说,“每年双方老人都争着他们回老家去过年,而且双方父母都争着帮忙带小孩子,遇上双方父母互相告状、指责,真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采访对象:市民刘阿姨

  ●主要困惑:独生女儿很少回家,特别孤独

  女儿嫁走顿觉孤单

  “421”家庭除了独生父母们压力大,连连叫苦外,独生父母双方的老人也颇多烦恼,而内心孤单是反映最多的问题。

  刘阿姨今年52岁,已经下岗在家,独生女儿从高中开始就住校,只能偶尔回家,女儿结婚后和女婿一起买了房单独住。“尽管在一个城市,但一个月都不能见女儿一次”,刘阿姨的丈夫还没退休,她说自己觉得特别孤单,“很多老人在一起聊天,大家好像都有这样的感觉。”

  ●采访对象:市民梁先生

  ●主要困惑:6岁的儿子无人做伴,性格腼腆

  想生“二胎”和孩子做伴

  市民梁先生介绍,令他和妻子感到担忧的是,独生儿子一直只有母亲陪伴,性格也越来越内向。“都6岁了,每回都带儿子出去,他要么就往我身后躲,要么就不说话……要是孩子能有个伴儿就好了。”

  对于目前的二胎政策,梁先生认为可适当放宽,目前国家对违规生第二胎采取罚款的措施,“是否能将罚款变成税收呢?”梁先生提议。

  读者参与热线

  87388888

  “二胎”与否要看条件

  “条件好可以生两个,条件不好就最好不要生,生多了也是一种负担,也会造成社会矛盾。”

  ——陈先生

  “我有一个儿子,很想再生第二胎,因为独子小时候会很孤独,长大后身上的压力很大,但因为不符合条件,一直不敢生。”

  ——梁小姐

  “生多生少都无所谓,如果社会政府能给养老金的话,那子女也不会那么辛苦。”

  ——X先生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