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的新坐标:亟待和平的《反分裂国家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4日08:58 中国新闻网 | ||||||||
研判两岸局势的走势,现在关键要看台湾方面:陈水扁能否执行扁、宋签署的“十点共识”,台湾当局对胡锦涛的讲话如何应对,以及5月底的“修宪”将会修什么 3月8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副委员长王兆国在会上首次就《反分裂国家法(草案)》议案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了说明,说明体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讲话的基本体系结构,不涉及外界猜测的具体
3月4日,胡锦涛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组委员时,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四点意见”。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对台政策中,再次凸现“只要是对两岸关系发展与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 近来大陆对两岸关系的这一系列举动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分析家认为,这显示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未来而提出的对台新方略,表明中央解决两岸问题的深谋远虑和高度自信。 “四点意见”:善意与新意 正在北京“两会”现场采访的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时事评论员曹景行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强调:“胡锦涛的‘四个决不’,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因应过去中美之间在台海问题上的较量、岛内局势的变化,反映中共领导人对当前两岸形势的一个评估,而且是相当迅速的。可以认为它是《反分裂国家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大陆划定的底线。” 据悉,胡锦涛参加涉台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时,首度对台湾媒体开放,准许其全程拍摄、聆听胡锦涛的谈话内容。台湾各大媒体,包括东森台、中央社、TVBS、中天台等,对胡锦涛的讲话作了迅速、全面、周详的报道,并邀请各界人士进行解读,一时间胡锦涛的讲话成为岛内媒体的焦点。 有分析人士评论,从这个细节,也可以感受到大陆透过媒体与台湾当局对话的用心。 “胡锦涛的讲话是对当前及未来中长期两岸关系战略思想的宏观构想,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是有深意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嘉树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黄嘉树认为,“讲话”具有现实上的针对性。其一,针对台湾宣扬制定“反并吞法”,宣布不存在大陆与台湾谁吞并谁的问题,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其二,针对陈水扁“台湾属于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制宪”等言论。 胡锦涛以国家最高领导人身份表态,“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可以说实际上是对2月24日“扁宋会”十点共识某些方面的善意回应。 “表明中共愿意以最大的弹性为两岸和平发展争取一个机会,将其变为现实所需要的一个空间。虽然原则未变,但比以前在策略上有很大的弹性。”曹景行说。 黄嘉树则提示本刊记者注意,一个可以谈“所有问题”,一个“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这两条是以往北京对台政策不曾特别强调的,实际上是对“扁宋会”的一个间接鼓励,留下空间。 “即使你不能马上承认一中原则,但只要你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欢迎。”黄嘉树解释道。 另外,“讲话”从原来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发展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信赖他们、依靠他们,并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人民的爱护和关切。整个讲话的语气和分量都反映了大陆视台湾百姓为一家人的情怀。 曹景行认为,“‘四点意见’当中,给出了一个充分的空间和弹性,显示大陆方面‘尽最大努力和平统一’的诚意,台湾方面要好好想想,不要马上跳出来,要搞清楚含义,认真、审慎研究,不要再玩政治游戏”。 相关专题:2005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