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香港,什么时候都在路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17:45 中国新闻周刊 | ||||||||
中国新闻周刊:香港,什么时候都在路上 董建华辞职的消息,对香港人的震荡不能说没有,但人们并不会因此大惊小怪。香港人经历过种种冲击或大大小小的洗礼,已练就处变不惊的本领
文/列孚 在特首换班的正式消息披露之前,香港传媒就已经赴曾氏始祖曾子所在地山东考证,查出曾荫权是曾子的第七十四代后人。同时,又到广东南海九江镇曾荫权老家去明查暗访。 八年前,香港传媒也远赴浙江舟山和上海,对董家进行“查三代”行动。 香港就是这样一个传统与先进并行的城市。其中所谓传统,便是好市井的“八卦”;所谓先进,便是职业上的专业态度;如传媒,马上意识到为香港市民提供可能的所有资讯,于是争先恐后地抢有关新闻和尽可能地抢到独家,到处挖料,包括“八卦”料在内。 香港人经历过种种冲击或大大小小的“八卦”洗礼,已练就处变不惊的本领。正如董建华在他的辞职演说中所说:“……香港市民在艰难中表现出来的斗志、忍耐和对我的谅解,我心存感激,永志不忘。”所说的“斗志、忍耐”,即是那种修成处变不惊的正果。董建华将近8年的行政长官任期可谓满途崎岖。先有甫上任就遇到的亚洲金融风暴、失业率上升,然后是禽流感和接踵而来的SARS…… 有这样一部电影,开场的第一个镜头是这样的: 镜头慢慢从一个男性的、身材显得比一般人宽大的背后向上摇,然后是他的肩膀、后脑勺,脖子后隆起肥大的赘肉;镜头再向上慢摇,就见到一头平头白发。 虽然没有看到他的正面,但任何香港人都知道,这人就是董建华。 这是电影《等候董建华发落》的第一个镜头。所谓“发落”,是前港英政府留下来的一宗历史遗案——四个未成年香港华人少年杀害了两名英籍少男少女,由于杀人犯未成年,按英国法律不能判决,要留待英女王作直接“发落”。但英女王没有对这案件有任何过问,结果便要遗留至香港回归祖国后由特别行政区最高长官“发落”。岁月磋砣,当年的少年犯已是人到中年,刑期却仍无了期。于是就有立法会议员提请特区行政长官及早处理此宗特殊案件。 港人对行政长官直呼其名,一部电影直接用其名字候其“发落”,甚至用各种形式讽刺、奚落,作为行政长官,也不会对此有任何芥蒂,更不会进行任何报复。其实这不止是行政长官胸襟的宽大,而是港人本来就具备的包容。而且,这种包容还是在透明度极高的社会习性下出现。例如,他或曾荫权都要面对另类“狗仔队”。就在曾荫权才接任代理行政长官第二天,香港某报就刊登了他的“五大饭堂”去处: 位于铜锣湾的何洪记,其云吞面和干炒牛河是他的最爱;中环的镛记饭店,他最喜欢光顾它的清汤牛爽腩和礼云子炒饭;驰名鸿星酒楼,品尝石头鱼羹烩翅和海棠炒野菌是最大享受;原来他也嗜辣,九龙黄埔花园的咏藜园担担面、夫妻肺片、蒜泥白肉等,让他吃得越辣越起劲! 这些另类“狗仔队”居然还挖掘出曾特首小时候最喜欢在中环一家叫做“公利”的小店喝甘蔗汁。此外,中环的Olala法国餐厅也是他最常去的“饭堂”之一。 事实上,作为法治比较完善,透明度比较高和言论比较自由的社会,香港和香港人的坊众气息与国际视野兼备的特性,他们首次享受香港人当家作主、自己管理自己的历史性阶段,近八年来先后经历过先有原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和原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辞职风波,后者更因为是受到“区区”数万元的税项质疑而挂冠离任,却让人们分明体会到香港依然是高度法治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幸而香港从来没有浮燥文化传统,因为从来就讲究实实在在;要不,屡经风雨的香港是不可能很好地活到今天。一切的浮燥在这里不会成为主流。此外,香港也没有所谓积淀、厚重的“包袱文化”,几时都可以轻装上路,什么时候都是“在路上”。所以,港人治港下出现的“辞职文化”,在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香港,属司空见惯。 对港人而言,某大财团的CEO去职或特区政府某官员请辞,都不过是如“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那般,就如许多年前就在坊间人人都会说的那句话那样:“你以为少了你地球就不会转呀?”还有一句:“天塌下来当被盖!”是不是带有一种令人格外触动的豁达?不见惯风雨,就不会有这份豁达。 因而,董建华的辞职离任,一定的震荡不能说没有,但人们并不会大惊小怪。 香港人,正如董建华在他的辞职演说中说的那样:“香港有非常可亲可敬的市民,以勤奋、敬业、灵活、进取,必定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同时,港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目共睹。- (作者为香港资深文化评论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