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打工青年救儿童献身专题 > 正文

河南设立见义勇为救助基金 李学生之女受救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00:41 东方今报

  决不能让英雄身后凄凉,决不能勇士英雄一会儿、光荣一阵儿、痛苦一辈儿的悲剧重演

  “李学生现象”在感动温州和河南时,也推动了当地构建见义勇为者社会保障机制的步伐。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最近专门设立了“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子女助学基金”,用于救助所有见义勇为英雄子女完成学业,李学生之女李敏已成为此项基金的首位救助对象。温州市有关部门最近也正在抓紧制定见义勇为奖励和表彰办法,以便从制度
上保障像李学生这样的英雄“流血不流泪”。

  3月16日中午,在宁陵县阳驿乡西张坡楼村记者见到了张环礼的母亲张治真。她告诉记者,出事前的那天午饭间,儿子环礼还给他端了一碗韭菜饺子。提起长子张环礼,这位已经66岁的老人泪流满面。10多年过去了,她很少再吃韭菜饺子,“一看见韭菜就想起俺孩儿,儿女都是娘的心头肉啊”。老人清楚地记得张环礼出事的日子——1993年3月26日下午2时许。

  那天下午,33岁的宁陵县抽纱厂临时工张环礼正在厂门口整理羊毛。突然附近传来呼救声,张环礼仍下手中的活儿循声向出事地点跑去。事后得知,是博爱县大新庄一辆满载焦碳的运煤卡车在行至宁陵县西沙河车桥时,因车闸失灵冲断桥栏翻入了3米多深的水里,车主和司机命在旦夕。

  “李学生现象”和“李学生精神”被认为是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精神的很好诠释。当代诗人、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怀让认为,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奉献大于索取的社会。如果没有李学生这样的奉献精神,我们的社会在危难的时候,就会出现黑暗,就会出现我们道德体系上的一瞬间的空白。“李学生现象”的出现,体现了和谐社会对友爱与互助精神的认同感,体现了社会的爱心与良知

  今报记者 杨非 文/图

  核心提示:

  一段时间以来,商丘籍民工李学生在温州为抢救遇险儿童英勇献身的义举,在他生前务工地温州和家乡河南乃至全国引起了深深震撼。河南省追授他“五一劳动奖章”和“青年五四奖章”,批准他为革命烈士。李学生的老父被妥善安置,女儿在温州得以免费读书。整个温州被商丘人感动,商丘民工有多少,温州要多少。

  12年前,同样是商丘人,宁陵县的张环礼也曾像李学生那样,在舍己救人后的一段日子里,享受英雄的赞歌。然而,很快,对英雄的思念开始模糊,对英雄的承诺无人提及。

  辛酸,留给了年迈的双亲,柔弱的妻女,和长眠的英灵。

  不经意间,12年就过去了。宁陵县西沙河畔那个曾感动过无数人的故事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尽管还有人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叫张环礼,但已很少有人能回忆起那个故事细节了。然而,在温州打工的河南籍民工李学生为救人献身的英雄事迹广为传诵的日子里,包括张环礼年迈的双亲和妻子儿女在内的商丘人开始重温12年前英雄的悲壮故事。可他们的回忆中却夹杂着辛酸和尴尬,不仅仅是张家生活的艰难,还有被救者的无情和各种承诺的落空。

  1、事件回放:冰河救人英雄牺牲

  1993年3月26日下午,天气依然峭寒,博爱县大新庄一辆运煤卡车在行至宁陵县西沙河车桥时,冲断桥栏翻入了3米多深的水里,车主和司机命在旦夕。此时,33岁的宁陵县抽纱厂临时工张环礼正在厂门口剪羊毛。听到呼救声,张环礼扔下手中的活儿向出事地点跑去。在现场,数百人围观却没有一人敢下水救人,张环礼赶到后拨开人群,跃入了刺骨的冷水中。他将司机闪四孩从河中心托到河岸上后,又把另一个不谙水性的救人者推到岸边,在返回河中间救车主闪宝贝时,因毛衣毛裤沾在身上,影响划水,不幸沉入河底。30分钟后,人们把他打捞出来,张环礼已停止了呼吸。3月31日,当地上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参加了张环礼的葬礼。

  张环礼的崇高精神感动了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1993年8月9日,李长春作出长篇批示,“看了以后深受感动,建议省委作出开展学习张环礼同志模范事迹活动的决定,建议商丘地区和宁陵县进一步做好家属善后工作”等等。随后,张环礼被有关部门追认为“革命烈士”、“ 优秀共产党员”。同年11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人民向张环礼学习。

  1994年2月1日,在张环礼的家乡宁陵县西张坡楼村,共青团中央隆重命名张环礼为“见义勇为青年英雄”。为弘扬张环礼精神激励后人,宁陵县于当年在张环礼牺牲的西沙河畔建造了张环礼烈士陵园。

  2、烈士陵园无人问津

  张环礼烈士陵园位于宁陵县西沙河畔东侧,大门口东侧悬挂着“商丘市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的牌子,每次经过陵园时,张环礼的母亲张治真总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2003年到2004年的一年多时间里,陵园围墙倒塌无人修复。这个烈士陵园成了张环礼家人的一块心病。

  记者从当地一家媒体了解到,从1998年到2005年当地曾多次报道张环礼烈士陵园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2004年6月,当地的《京九晚报》刊登了陵园西围墙倒塌而无人修复的报道。当张环礼的家人找到宁陵县团委时,被告知团委没钱,民政局一负责人则称,修复一事不归他们管。

  3月16日下午,在张环礼的弟弟张林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张环礼烈士陵园。距离陵园还有50多米,记者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焚烧物气味,一大片没有充分燃烧的垃圾还闪着火星。张林说,有人经常将工业或生活垃圾倾倒在陵园旁。这座不大的陵园没有大门,围墙也很低,院里仅有一个纪念碑和张环礼的半身雕像,有多处裂缝的雕像底座上印有捐建单位的名字,雕像上瓷片脱落后用水泥胡乱地做了填补。

  由于没有大门,这里成了一些人方便的地方,到处可见大小便痕迹。最让张林生气的是,甚至有人爬到雕像上撒尿。附近的几位村民告诉记者,每到秋收秋种时,总会有村民在此处种庄稼、晒粮食。张环礼家人说,12年前有领导答应在陵园内建几间展览室以供参观者学习,这个承诺至今没有回音。

  3月17日上午,记者将陵园存在的问题向宁陵县民政局做了反映。局长周建忠说,虽然按照规定烈士陵园应该由各级民政部门管理,但县团委建成后一直没有向他们移交,作为民政部门不方便主动去管理。

  该局副局长张先栋告诉记者,看到张环礼烈士陵园的现状他也很痛心,“要建就得管理好,否则还不如不建”。他说,这个陵园的建立并没有经过民政部门批准,筹备和规划情况他们局一概不知。他也感到奇怪,为什么10多年来县团委不向他们移交。在他的印象里,县政府也从来没有协调过该陵园的管理和归属问题。

  而宁陵县团委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他们曾经向民政部门转交过但民政局不接受,“我们每月的办公经费不到100元,现在半年都没有一本稿纸,哪儿会有钱去管理啊”。

  按宁陵县民政局的构想,在张环礼烈士陵园附近将建设一个开放性的全县烈士陵园。“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现在陵园存在的管理难问题,而且可以让更多烈士有个安息之地。”张先栋副局长给记者提供的一份文件显示,2002年宁陵县民政局曾就烈士陵园建设问题给上级打过报告,但是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任何批复。张先栋遗憾地说,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宁陵县确实没有建设陵园的钱。

  3、被救者难见身影

  在温州,李学生的女儿得到了被救儿童父母的关心和当地政府的妥善照顾,李学生当告慰九泉。而让张环礼67岁高龄的父亲张合诗寒心的是,12年来,被救者既没有登过一次门也没有来过一封信。

  据张合诗老汉回忆,由于被救者所在的博爱县干部群众纷纷慷慨解囊,他曾去过博爱县送锦旗,当时他抽时间找到了被救者闪四孩的家,可惜没有见到闪西孩。当知道张合诗的心愿后,博爱县领导专门安排人员把闪四孩叫到县招待所。但是,见到恩人父亲的闪四孩居然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闪四孩说,他在家照看80多岁的老人,我问他,你知道不知道环礼死了,谁来照看环礼的爹娘啊?”这是12年来张环礼的家人与被救者惟一一次的见面。在张环礼家人的记忆里,12年间,仅仅1994年前后闪四孩的哥哥来过一次。

  张林毫不演掩饰自己的心情,“如果我再遇到我哥遇的情况,我不会像我哥一样去救人,因为我大哥的遭遇太让人伤心了”。

  张合诗老汉说,儿子环礼生前曾四次救人,而被救的人在环礼牺牲后,没有一个人向张家说声谢谢。

  4、空头承诺寒人心

  被救者的无情、英雄家庭的窘境,曾让宁陵县感到震惊。在1993年2月1日共青团中央隆重命名张环礼为“见义勇为青年英雄”仪式上,宁陵县有关部门表示,决不能让英雄身后凄凉,决不能勇士英雄一会儿、光荣一阵儿、痛苦一辈儿的悲剧重演。宁陵县团委领导表示,将成立专门的青年服务队,长期为张家助耕助收,买煤磨面。当时,县领导的关怀的确让英雄的家人感慨万千。然而,当初信誓旦旦的承诺并未兑现。

  3月17日上午,宁陵县团委给记者提供了1998年以来县团委到张环礼烈士家慰问及活动开展情况的说明。说明上仅仅显示1998年6月,县团委曾组织西河中学学生帮张家收打了12亩小麦。县团委副书记史宝合解释说,因为中间领导更换,具体情况他不清楚。

  1993年11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曾报道过我省某单位的承诺,“把今年到入学年龄的张环礼的大孩子作为特殊的资助对象,如果能考上大学,可以一直资助到完成学业”。1993年12月1日的《河南日报》也报道了这家单位“向宁陵县因舍己救人而牺牲的张环礼烈士的子女提供资助”的消息。但是,直到今天该单位也没有与张家联系过。

  据了解,张环礼的大孩子张霓在1993年和1994年曾被一个上海的教师资助过,其后就再没人管。直到最近在家属的多次要求下,张霓的2000元学费才第一次被免掉。因为孩子上学问题,多年来张环礼的家人记不清到底找了多次民政局、教育局、团委和县领导。“如果不是真难,我们也不想看人家的脸色,听难听话”,张环礼的父亲说。

  张环礼的父母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们对“人走茶凉”这句话体会的很深。1993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商丘地区人民医院)曾经给张环礼父母和妻子儿女办理了免费就医卡。开始几年,他们的确享受过免费治疗而且态度很好。但是,2002年张环礼的二儿子张鹏前去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时被告知“就医卡不管用了”。

  3月18日上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李传中解释说,1993年以来医院领导已经更换了几届,当时的科室负责人也都相继退了休,此事的具体原因不好调查。但是,好象没有哪个医院哪个条文有免费就医的规定,因为他们医院医生自己看病吃药一样需要付钱。他分析认为,可能是当时医院学习张环礼时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应该不会终身免费。

  5、捐款未解生活之忧

  10年来,张环礼的父亲一直不清楚社会各界到底为他们家献了多少爱心。在记者调查时,曾经负责接受捐助的宁陵县民政局一负责人称,民政局从来没有参与过接受捐款事宜,真正接受捐款的单位是县团委。但是,记者在张环礼家看到的没有公章的捐款收据上,经办人却是现任民政局优抚股股长许廷春。

  3月17日下午,许廷春接受记者采访称,当时自己是优抚股的一般干部,因为股长和副股长都不愿意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他才负责这项工作的。但是因为民政局多次搬家,接受捐款的存根和原始单据已经丢失。他说在他印象中,民政局接受的捐款仅2万多元。

  而张环礼的家人打听到的捐款数额与此却有较大出入,总共收到各种捐款是大概有20多万元,最终到他们手里的不过13万元左右。据知情村民讲,在张家收到的10多万元捐款中,又有相当一部分钱用在张环礼弟弟盖房、结婚、买户口甚至交纳计划生育罚款上,以至于现在张环礼的妻子儿女因钱而面临生活和求学的困境。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张环礼母亲的整个身体右侧状况很不好,双腿骨质增生严重常年吃药。去年秋天老两口的全部收入仅仅是6袋玉米而且后来卖掉看了病。虽然张环礼妻子梁翠芝曾被安排到县油脂厂但后来下了岗,由于身体严重虚弱体质很差,她无法从事体力活儿,稍微活动一下就上气不接下气。目前,张环礼的妻子在县城里照顾两个在城里上学的孩子,一家4口的全部收入不过600多元,生活捉襟见肘。

  针对张环礼家人的质疑,3月18日宁陵县已组成调查组开始调查。宁陵县民政局副局长张先栋说,类似捐款应该明确一个接受捐款单位,安排专人进行监督受捐过程,公示受捐情况。宁陵县委有关人士称,如果确有人敢动捐助英雄的善款县里肯定不会包庇。在采访结束时,这位人士向记者坦述,导致帮扶英雄家人工作出现偏差的原因,一是因为领导更换频繁,二是没有明确具体部门负责落实,没有完善的制度。

  6、政府不能规避风险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曾提出“不要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议案。有专家指出,仅仅让别人靠道德去见义勇为的作用是有限的。再多的嘉奖,再高的荣誉,如果不能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英雄在和大众一起激动之后,现实依旧是现实,并无助于从根本上改善英雄的境地。现实中,英雄因见义勇为而家破人亡的事情时有发生。

  有专家认为,必须建立见义勇为者保障体制,靠群众捐助或慰问金只能缓一时之急,绝非长久之计。政府应当主动承担英雄的事后风险。政府规避风险,英雄出现的几率只会越来越少。如果政府在事后的经济鼓励相当或大于见义勇为所带来的各种风险成本,将会有更多人打消各种顾虑,将道德感的冲动化为实际行动。

  相关专题:河南打工青年救儿童献身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