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杂志专题 > 正文

《环球》杂志:中菲越三国携手勘探南海能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14:14 《环球》杂志

  笔锋落定,双手相握,三杯相碰。3月14日,中国、菲律宾和越南三国的国有石油公司以一纸《在南中国海协议区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开启了在这一数十年有争议的地区实践“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设想的新篇章。从此,这片海在三国未来宏图中有了新名字: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1986年,邓小平在同菲律宾副总统劳雷尔会谈时首次提出南海地区“搁置争议,共同
开发”的设想。然而,由于双方缺少互信,加上合作时机不成熟,两国对南海资源的联合开发始终无法付诸实践。2004年,中国政府展开一系列外交努力,积极促成南海地区的合作开发。当年9月,中菲两国石油公司率先签订双边协约,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树立起框架。

  当时,菲政府曾表示,之所以在中国提出“搁置主权,共同开发”多年后才做出积极回应,一是出于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二是因为随着东盟成立和“10+3”(即东盟与中日韩三国)机制建立,东亚地区国家合作关系逐渐密切,信任机制初见雏形,此时讨论共同开发时机比较成熟。

  在中菲两国奠定南海合作开发基础后,越南也随即响应,决定参与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合作。越南油气总公司代表在签字仪式上发自内心地说,这一多边合作的达成确实经过了漫长、复杂和艰辛的谈判过程,但最终三方还是决定跨越争议,投入着眼于未来的务实合作。

  根据协议,在未来3年内,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及越南油气总公司将共同收集协议区内定量二维和三维地震数据,并对区内现有的二维地震线进行处理,希望通过地震和地球物理方法探明该海域的地质结构和油气储量,整个工作耗资1500万美元,由三方共同承担。

  正如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总裁马尼阿拉克所言,如今,能源是“写在第一页的故事”,共同的能源需要和实现地区能源独立促使中菲越三国走到一起。菲律宾能源部长佩雷斯更是给这一国际合作冠名以“能源外交”。

  菲律宾目前背负外债近700亿美元,财政赤字也高居不下。去年以来,全球石油市场价格上涨,而且预计短期内不会稳定在原有水平,这对于石油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菲律宾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为此,菲政府发起节能运动,试图通过挖掘本土能源和参与地区能源合作,在10年内实现60%能源自给,缓解巨大的经济压力,避免可预见的能源危机。

  对于中国和越南这两个准备开足马力驱动经济发展高速列车的国家,更是需要足够的能源供给确保经济安全。专家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1/3,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裁周守为说,如果南海协议区最终探明拥有丰富的油气储备和开采价值,将为中国缓解能源紧张带来新的希望。

  在协约签字仪式上,中菲越三国展示了一幅没有标注地理位置的南海协议区图。马尼阿拉克风趣地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如果想知道确切位置,请自己对照地图。

  三国都强调,这一合作无关政治主权,而且随着合作的开展和深入,不排除吸引更多国家参与的可能,减少阻力,增加合力,以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

  尽管不是以主权为目标,但三国政府都认为,这次联合勘探有助于建立信任机制、促进多边合作,能够探索出一条和平解决南海争议的途径,为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基础。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签字当天接见三国石油公司代表时指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实践。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吴红波也表示,即便南海协议区内无法探测到能源,这一合作协议也已获得成功,因为它为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奠定基础,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设想树立典范,为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开拓新的领域,为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政治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

  “每一方都是胜利者。”签字仪式上,三国石油公司和官方代表提出了共同愿望。《环球》杂志驻马尼拉记者/王薇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