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杂志专题 > 正文

《环球》杂志:中美企业并购案背后的谍影疑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10:52 《环球》杂志

  在经历70天的波折之后,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部的计划,终于在3月9日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绿灯”。回想当初,3名美国共和党议员以“让中国获得先进技术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等为由,写信要求外国投资委员会对这项纯粹商业性的并购进行深入调查,一度“山雨欲来风满楼”,让人担心这场中美企业“联姻”会被扼杀;而如今第一重险关已过,就看联想能否成功整合IBM的资源,新联想能否在全球电脑市场上夺取更大份额。

  回味这场差点被阻挠的“联姻”,中国可以领教到许多东西。比如,在国际上一直鼓吹“自由贸易”的美国,一旦涉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高技术时却毫不考虑贸易自由;又比如,尽管中美两国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共同利益交织如此之深,部分美国决策者仍然戴着“冷战”眼镜看待中国;再比如,在美国部分决策者看来,中国企业似乎连个人电脑也不会组装,甚至要从美国“偷”技术。总之,个中余韵可算五味杂陈。

  美国编织密网看“家底”

  高技术是美国领先世界的“镇山之宝”,也是美国当今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基石。对于自己的高技术以及相关企业,美国看得很紧,其重要性远大于它在世界上鼓吹的“自由贸易”说教,从冷战时期开始编织的一张密网足以保护美国的先进技术不被任何潜在对手获得。

  早在上世纪中叶,美国就和英、法等西方盟国一起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对当时的苏联东欧集团进行敏感技术和物资的贸易禁运。此后,苏联东欧集团在军事上一度赶超美国,日本和西欧经济复兴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更是把“防范网”越编越密,防范对象也包括了经济竞争的对手。今天,这张“防范网”还要阻止美国定义的“恐怖分子”或“流氓国家”获得先进技术。总之,从经济、国防到反恐,这张“网”要承担起多重目的。

  相应地,美国的高技术保护体系构成也大致可以分成3个层次。最基础的是日常性技术和商品出口管制,由美国商务部一名助理部长领导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办公室负责,它的工作重点是审核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技术、先进国防技术以及军民两用技术的出口,对合格的交易颁发执照,并对一些国家实行技术出口制裁。据统计,仅在2004财政年度该办公室就处理了1.5万项申请,其中16%被驳回。

  再高一些的层次,就是此次联想与IBM并购案中起作用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1975年由福特总统设立,是一个包括财政部、商务部、国防部、国务院等多个部门的联席机构,由财政部长担任主席。1988年通过的《埃克森—佛罗里奥修正案》使这个委员会的职权大大扩张。根据法案,当外国资本并购美国企业可能危及美国国防安全时,委员会有权进行45 ~90天的调查,并向美国总统提出建议取消交易。

  而这张“网”的最高层次,实际就涉及了敌对甚至战争状态。根据美国的《紧急状态经济授权法》,总统可以取消任何危害美国外交、经济和国防安全的经济交易,当然其中包括技术贸易和企业并购。但是,由于这一动作既表示了对别国的敌意,又表明美国进入安全受“特别威胁”的紧急状态,除了在战争状态之外它几乎不具备实用价值。

  美国决策者对中国企业很无知

  在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风波之中,不知是否巧合,不少美国媒体刊登了据说是联邦调查局发布的消息,称“中国间谍遍布美国高技术行业”。这则消息说得活灵活现,足以在美国引起“中国间谍恐惧症”。比如“中国在硅谷开设了不少企业,都可能作为间谍活动的基地”;“中国到美国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都在出国前领受刺探情报的任务”;“中国情报部门根据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情报,能够‘还原’出美国高技术”……

  稍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或梦呓,但这条“新闻”却实实在在地刊登在美国的主流媒体上,并引起了华人学者、科技人员的恐慌。《环球》杂志记者在一次采访时与旅美中国科技协会的学者们谈起此事,他们说,经历过“李文和案”之后又来一场“中国间谍风波”,不论是否中国国籍的华人学者,都已像“惊弓之鸟”。不得已,这些华人学者只能坚持这样的原则:绝不把工作带回家,绝不和外人谈自己的研究,以免引起美国雇主或政府的猜疑。

  如果说“中国间谍恐惧症”还可以解释成美国的“冷战心态”作祟的话,那么要求美国政府审查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部的3名众议员的言论,就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了。这3名众议员是亨利·海德、邓肯·亨特,以及唐·曼祖洛,他们被一些评论家称为“三人帮”。比如曼祖洛曾经说,如果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部,那么过不了多久,美国消费者就会用上“中国产的电脑,它们会以毛的小红书(指《毛主席语录》)为开机画面”。他又说,一旦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成功,那么美国高技术企业就将严重失业。

  在以技术评论著称的“奇夫·戴维斯”网站上,专栏评论家查尔斯·库柏辛辣地讽刺说,这3个人的表现,证明了“愚蠢可以定性为传染病”。库柏说,如果真要保护美国的高技术企业,还不如扎扎实实地要求中国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

  尽管IBM曾经创造了个人电脑,但如今的个人电脑业,特别是整机生产已经演变成了“螺丝刀创业”式的劳动密集型下游产业,与高技术基本无关。真正的高技术在芯片设计生产和软件编程领域,而这是美国企业不可能退出的。也许正因为如此,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比较顺利地通过了对联想并购案的审查。不过部分人士在此期间的言论,则足以证明他们既对中国企业无知,也对高技术产业无知。

  并购美国企业要做很多工作

  自从美国通过《埃克森—佛罗里奥修正案》至今,完整运用这项法案阻止外国收购美国企业的案例屈指可数,多数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听到这个风声就“撤退”了。但至今被美国奉为“成功经典”的案例却都是针对有中国背景的企业。

  1989年,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收购美国民用飞机零件制造商梅姆科公司的计划,就是在这个法案下,由当时的总统老布什签署命令否决的。此外,2003年中国香港和记黄埔集团收购美国世界通信公司的计划,也在这个法案下流产。从近年美国审查和阻止外国并购美国公司的实际情况看,很关键的一点是要看对方来自什么样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外国公司,中国在这方面往往会得到比别的国家更多的“关心”。此外,航天航空、芯片、软件、生物技术这样真正的高技术行业,美国一向视作“禁脔”,连欧盟和日本都难以染指,更不用说它看作潜在对手的中国。

  不过,这项法案最初针对的是日本企业,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阻止日本富士通公司计划收购美国芯片巨头仙童公司的迟到产物。如今,日本企业在美国的收购行动却并未受到多大阻碍,可以看出日本确实花了很多心思。

  不知人们是否记得,20世纪90年代时有一部好莱坞大片《旭日东升》,就是以日资如何收购美国企业为背景。这部电影涉及色情、凶杀和官场腐败,不过对日本企业的招数却描绘得淋漓尽致。比如,通过各种手段影响“重量级”的议员,让他们有意无意地为日资宣传;又比如,发动公关攻势,宣传日本企业能解决多少美国人的就业,带来多少税收;再比如,雇用专职的华盛顿公关公司,与政府要员、国会议员等“联络感情”。从效果来看,这些招数是相当成功的,尽管透着点“邪”。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美国政府和国会中,公开的“亲日派”并不算少。

  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也算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据美国媒体报道,IBM一方对美政府作了相当多的解释、说明和承诺,并且把个人电脑部唯一算得上有技术含量的部门——位于北卡罗来纳三角区的实验室剥离,这样联想收购到的基本就只是IBM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这更说明,要收购敏感一点的美国企业,对中国企业来说难度要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

  资料:美国对外资的限制性措施

  ——完全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明确禁止外资介入,主要针对国内航空运输、核能生产和利用、国内水路运输

  ——严格限制外国直接投资介入,主要针对电信、广播等部门

  ——对外国投资实行对等原则,主要是油气管道、铁路、矿产采掘等行业

  ——对水力发电、某些地区的水产业和航运业实施特殊限制 《环球》杂志驻洛杉矶记者/陈勇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