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困境中的中日关系把脉(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11:00 新华社半月谈

  下篇:面向未来 共同发展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日本对中国很重要,中国对日本也同样重要。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不会希望中日政治关系继续“冷”下去,那
么,纾解中日“政冷”困局的着力点,又在哪里呢?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日本记者的提问时,对加强和改善中日关系提出了三项原则和三点建议:三项原则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三点建议是,第一,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日高层的互访;第二,由双方的外交部门共同着手对加强中日友好进行战略性研究;第三,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中日对抗没有出路

  薛剑:中国在日本对外关系全局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从消极面讲,日本要牵制和防范中国。但从积极面看,日本更需要与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如果日本对华政策走进与中国对抗的死胡同,也不符合日本自身的利益。中国现在发展这么快,世界上主要大国都竞相从中国发展中捞取好处,在国际事务中借重中国的影响,日本与中国近在咫尺,不可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从地区政策而言,如果日本与中国闹翻,双方协调合作搞不下去,那么日本的周边外交恐怕也就彻底失败了,整个亚洲政策也就走到头了。因此,日本未来对华政策总体上将保持一个基本态势,就是协调当中有摩擦,合作当中有竞争,摩擦与竞争的一面较以往可能更趋突出。

  当然,对中方而言,中日关系能否保持稳定和发展,也同样至关重要。我们今后处理中日关系,总体上还是要坚持从长远战略出发,贯彻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加强友好交流与合作,着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对于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双方都需要冷静、理性对待,坚持通过友好协商,寻求符合双方长远和根本利益的妥善解决办法。

  冯昭奎:在台湾问题上,日本必须清楚,如果发生“台独”事变,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可以太平无事,但近在一水之隔的日本,其安全利益与美国是有差别的。日本有些人无视这种安全利益的差别,一味追随美国,对日本是没好处的。所以,恰恰是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才符合日本利益。日本右翼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搞错了,昏了头。

  在东海能源问题上,中国态度是非常明确的,要用和平方式解决。日本方面目前强硬一些,但是如果用战争解决问题,这就相当于两个婴儿去抢一杯牛奶,最终的结果肯定是牛奶被打翻。这一后果的严重性应该向日本说清楚,这个问题只能在最高层次的战略性对话中和平解决。

  加强合作 共同受益

  冯昭奎:中日之间并非没有共同利益,相反,中日合作的空间非常大。在以下几个方面都可以进行有成效的合作:

  首先是经贸合作。中国已经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曾在很长时间里是我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现在以国别而言是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日本经济的复苏带来了积极影响,被日本人称为中国特需,这说明两国经济非常互补。

  二是东亚共同体的建设。媒体比较强调中日争夺主导权的问题,实际上除北美自由贸易区外,世界上所有大的地区合作,都不是一个国家主导,欧盟就是多国共同主导的。现在由于中日关系不好,东亚区域合作由东盟在起主导作用,但是从经济比例来看,中日占到了东亚地区经济总量的70%以上,中日之间的合作很重要。

  三是东北亚的安全合作,由六方会谈开始,形成一个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机制。

  四是能源合作。日本最终会认识到,东海能源只能中日合作,共同开发,因为东海大陆架与日本之间隔着一条很深的海沟,管道无法通过。只能把东海天然气输往上海,在上海液化后再运往日本。中日都从海外进口石油,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双方可以合作确保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另外,中日在石油储备问题上也有合作的空间。

  五是非传统领域的合作,比如在海啸、地震、防“非典”以及打击洗钱、贩毒等跨国犯罪等方面,都可以加强双方合作。今后,随着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上升,中日两国加强合作的紧迫性也在上升。

  另外,中日在信息技术领域合作比较好;文化交流也出现新气象,中国民乐在日本很流行,中国电影在日本受欢迎;中日地方之间合作很活跃,出现中央冷、地方热的现象;还有政党交流方面,中国共产党与日本自民党、民主党之间也正在建立交流渠道,去年来中国访问的议员人数是邦交正常化以来空前的,说明日本政治家中主张发展中日关系的人是很多的。

  解决历史问题的根本在于扩大交流

  薛剑:目前中日关系的一大症结是日本领导人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问题。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日方如何正确对待过去那段侵略历史的问题。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如果他继续参拜,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都会超出我们的想像。这方面日方尤其要更多地考虑目前中日关系形势的特殊性和敏感性,顾及受害国人民感情,慎重行事。

  王珊:目前,两国政府高层之间打不开局面,专家学者之间也呈现对立胶着状态,有专家提出中日发展关系的第三条道路,即中日之间能否通过民间交往来扩大友好,实现中日关系的改善,很多学者把这个作为今后中日关系的一个着力点,我认为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现在的日本青年人,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1984年中日青年大联欢的盛景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印象,他们看到的也许只是中国人在日本的刑事犯罪,或者中国潜艇“越界”,同时接受的是模糊的历史教育,不了解真实情况,因此也无法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在这种情况下,扩大交流很重要,让他们亲自来中国,来看看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了解事实的真相。

  冯昭奎:历史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归根结底要着眼于国民层次上解决,整个老百姓能够提高认识,这需要通过相互交流才能解决,现代日本国民,不来看纪念馆,怎么知道过去的事情?单从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尤其是有问题的教科书上是得不到这方面的知识的。历史问题不是一两句口是心非的道歉就能解决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不能因为历史问题破坏中日关系的全局。半月谈记者 赵利根

[上一页]  [1]  [2]  [3]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