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不关机的日子(4)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2:25 新民周刊 | ||||||||
P2P软件:天使还是恶魔? 只要人们有需求,数码资讯交换的风潮将无法抵挡。 撰稿/金 姬(记者)
对于网民而言,它是天使;而在娱乐业大公司眼里,它是恶魔。 从当年横扫MP3市场的Napster,到如今能下载几乎所有娱乐资源的BT或电骡(eMule)含有P2P(peer-to-peer,点对点网络技术)的软件,不仅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宠,也冲击着现有相关网络法律的藩篱,引发有关知识产权、带宽等问题的新一轮争议。 Napster:第一代的陨落 WWW出现伊始,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的P2P技术,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之一。 直到Yahoo和Lycos建立搜索引擎和门户站点后,人们上网的方式开始改变,人们习惯到一个固定的地方获取所有信息。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站点控制了信息的流动、充斥了旧闻和广告、阻碍了真正的交流。 Napster的出现,使网络再次聚焦P2P。 1998年,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的新生肖恩·范宁(Shawn Fanning),听到喜爱音乐的室友抱怨网上低效的MP3音乐链接。肖恩在朦胧之中想出P2P音乐交换服务的原理,“人们的电脑硬盘上有很多音乐资料,而网络可以创造机会让喜欢音乐的人相互交流。”18岁的他着手编写了共享软件Napster。这套程序能搜索音乐文件并提供检索,所有音乐文件地址被集中存放在一个服务器中,这样使用者就能方便地过滤上百个地址而找到自己需要的MP3文件。 这是第一代的P2P软件。1999年夏,肖恩把Napster程序放到了互联网上,并架设了服务器让网友下载。肖恩创办了属于自己的Napster公司,并在短时间内就吸引了5000万用户。 Napster和肖恩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但麻烦也接踵而来。 由于音乐交换服务在法律版权、知识产权方面的先天不足,它触及了传统音乐制作行业的利益。Napster的出现,高兴的是网民,唱片业及其相关的音乐制作产业却倒了大霉。很多网民都会熟练地使用音乐格式转换软件或者网络音乐交换服务,把手中的CD光盘转制成几十兆的MP3音乐,相互在网上交流。于是,他们很少再去购买昂贵的CD。 Napster这类音乐交换网站的存在大大地影响了传统产业的利益。1999年12月,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代表环球、华纳、百代和BMG等七大唱片公司,以违反版权保护法为由将Napster公司告上法庭。2001年2月,Napster败诉,网站不得不修改程序框架和服务流程,并将涉及版权争论的大量音乐文件删除。如此一来,Napster对大多数网民失去了吸引力,很快就宣告破产。 2002年,音乐软件制作商Roxio以500万美元加股票的形式收购了Napster这个名字和它的资产,将其转变为一个用户可以合法下载内容的收费网站。而后,Roxio出售了它的软件部门并开始专注于在线音乐,将其自己的名字改为Napster,在纳斯达克上市。 新一代狂飙 如今,建立在新一代P2P技术上的软件BT和eMule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网民的一种“常规”软件,它们引发的是整个网络观念的改变。在P2P软件环境中,每一个互联网民都可以真正参与到网络中来,每个人都能为网络的资源和功能扩展做出自己的贡献。BT和eMule就是这一理念的最佳体现。 BT正式名称是BitTorrent,是美国人布拉姆·柯恩(Bram Cohen)开发的一种多点共享协议和软件。BT用的是一种传销的方式来达到文件共享。它彻底淡化了服务器、终端的概念,广大用户之间的齐心协力,“创造”了更高的文件下载速度。这种情况有效地利用了上行的带宽,也避免了传统的FTP下载方式下大家都挤到服务器上下载同一个文件时的拥挤不堪。BT把提供完整文件档案的人称为种子Seed,正在下载的人称为客户Client,某一个文件现在有多少种子多少客户是可以看到的,只要有一个种子,就可以放心下载,一定能“抓”完。当然,种子越多、客户越多的文件“抓”起来的速度会越快。eMule是一个新近开发的开放型P2P文件共享软件,基本原理与BT类似,在共享上更具方便性和持续性。 专家们认为,BT和eMule这种技术对于互联网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中科院声学所网络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宏研究员说:“以往,我们采用广播的形式,观众或者听众不可能直接点播节目。后来,增加了交互的概念后,VOD视频点播出现了。但是,必须要考虑到VOD受到硬件和网络环境的限制。” VOD在网络上经历了几种方式。最简单的,是单对点的模式。服务器上存贮了很多文件,用户点播他所需要的内容。随着用户的增多,对服务器和出口带宽的要求就会很高。当多用户同时点播一个节目时,服务质量很难得到保证。BT和eMule出现后,每个用户都可以下载,又支持别人下载。这为信息获取和传输带来了很大便利。尤其对于宽带用户,共享流媒体的音视频文件,优势非常明显。这是一种从有限到无限的革命。未来会有更多的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用到这一技术。 许多人认为,BT和eMule对于用户最大的意义不是它的技术和功能,而是它的理念。这种理念源于人们对互联网的憧憬和梦想:以用户为中心,所有的用户都是平等的伙伴。相隔万里的用户可以共享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但是,互联网真的可能成为技术主义者的“乌托邦”吗?实际上,各种“人间法度”会向它步步紧逼。 网络知识产权之困 Napster已经名存实亡,但它引发的知识产权争论对日后的所有P2P软件影响深远。 事实上,一般个人之间基于非营利目的彼此交换音乐,并不是在MP3发明之后才有的事。远在网络没有普及之前,人们就已经会用录音带录下喜爱的歌曲送给朋友,只是因为数量不多,业界不会追究是否合法。当Napster这类软件出现后,这种转赠的行为变得更简单、更有效,本质其实并没有不同。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Napster网站并没有主动复制任何MP3文件,并不是“直接”侵害著作人的重制权,而上传下载MP3的Napster软件使用者,才是构成“重制”的行为人。因此,RIAA(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在诉讼上是主张Napster构成知识产权的“辅助侵害”。 Napster使用者的行为虽然是非商业性质,但利用的作品属于创作性较高的音乐与录音制品,利用的量又是全部,法院根据调查报告认为Napster确有影响著作权的现象存在。 数码技术与网络的不断发展,使作品未经授权而被利用的情形日渐增多。智慧结晶的创造者极力要将昔日知识产权的“保护枷锁”带到新的科技环境中,唯恐固有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当今各国的立法趋势也莫不朝此方向努力。但这些完善的保护措施,难免会与新技术发生摩擦。尤其在网络世界,发生知识产权纷争的往往不再是传统常见的“直接侵害”,而是像搜寻引擎、超链接,或是像Napster这样没有直接的复制行为,却会间接导致著作权人利益受影响的行为。 著作上了网,固然仍可受知识产权保护,但新的、非直接的利用方式要如何规范,却不是传统法律所能预先设想的。究竟要将“辅助侵害”的界限划在何处,永远是崇尚网络自由与知识产权保护至上的价值冲突所在。从Napster案的判决来看,美国法院认为一个单纯提供交换机制的网路平台,在一定条件下仍要对其他使用者传输的违法内容负责,但前提是权利人必须先行通知。 Napster一案的判决,让知识产权保护的拥护者占了上风。以BT、eMule代表的新一代P2P软件,由于仍旧逃不过知识产权问题,已在国外受到相应制裁。美国电影协会(MPAA)加大了打击BT下载等提供文件交换的企业;法国在欧洲展开执法行动,扣押了7台联网的服务器,警方通缉涉案企业;而芬兰也收缴了国内一个颇受欢迎的BT文件下载网站的设备,并逮捕网站的4名经营者和30名帮助维护网站的志愿者。中国香港地区也出台相关规定,将在网上使用P2P软件视为非法。 然而,只要人们有需求,数码资讯交换的风潮将无法抵挡。根据国外研究机构的民意调查,过半数的网民并不认为使用Napster下载MP3是一种违法行为。也许人们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念,并不像立法者或司法者所想的那么坚定。网络的本质特征是平等。 此外,尽管目前的数码技术还未对文字、美术制品造成巨大冲击,但随着新技术的诞生和不断完善,看着电脑屏幕长大的少年们不会再有阅读习惯问题,文字、美术等著作可能会面临与MP3相同的困境。 带宽之争 P2P软件碰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占用带宽,这在带宽资源相对紧缺的中国内地显得更为严重。长城宽带曾因BT“会大量占用带宽,可能传送不良信息以及损害用户电脑”为由,在某些地区封了BT端口。为此,2004年1月6日,宽带用户黄先生把厦门长城宽带告上法庭。12月3日,厦门市思明区法院一审认定,厦门长城宽带网络服务公司擅自限制用户网速和封锁BT端口的行为构成违约。但有关BT等P2P软件占用带宽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 根据欧洲一家专业机构的研究,目前互联网上超过1/3的流量的确由P2P软件引起。但另一方面,有人认为,P2P技术把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互联网和Web站点中任何地方的闲置资源,实际上是并不造成浪费,而恰恰是更好地利用了带宽。 而且,使用节约带宽新技术P2P软件应运而生。这类软件进一步改进了搜索算法,如借鉴了“Google”等搜索引擎所常用的“快照”技术Snap Shot,然后把这些文件“快照”分布式地存放在网络上。当用户发出搜索指令时,搜索要求先到达网络上的任何一台电脑,这台电脑会再将它转到另一台有更多文件信息的电脑,第三台电脑可能就拥有文件本身,或者也可能再继续将搜索要求转到其他有正确信息的电脑上。整个过程有点像在照着交通指示牌循序问路,而不是路上随便找个人问路。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搜索效率,节约了带宽。 当然,P2P软件的方便快捷,也造成了更多的无目的使用,所以,到底是占用带宽还是不浪费带宽,似乎没有一定的答案。 P2P软件正在不断完善。对一些人而言它越像天使,对另一些人来说它也更接近恶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