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关注过劳模现象(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6:41 中国新闻周刊 | ||||||||
“业余”生活失守 没有明确终点的工作,让“过劳模”们的“业余”时间变得模糊不清。健康、亲情、趣味,在不断缩短的业余生活中相继失守
本刊记者/曹红蓓 文/孙冉 健康,恶补不回 隋小宴终于决定去健身了,斥资1000元办了健身月卡,但刚一办完就被派去出差,健身卡根本没时间用。好容易出差回来了,赶紧买了一双新运动鞋,穿上直奔跑步机。一口气跑了两小时,脚上磨了两个大血泡。这下没法跑步了,于是贴上创口贴去游泳,可刚一步入泳馆,就因皮肤有创伤被管理员轰了出来。秋天到了,隋小宴还穿着凉拖鞋,因为带跟的鞋都提不上!不用说,又是一个月没锻炼。 从原来悠闲的编辑部跳到一家市场化媒体后,李毅就没时间踢足球了。彻夜赶稿子后,觉得脖子酸痛,于是来到按摩院做“背推”。“推”的时候真舒服,李毅想,自己不用动,肌肉就能锻炼。可谁知,这突然的被动锻炼,让背部肌肉疼了两周。 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导致的疲劳使许多身体基础不佳的“过劳模”处于亚健康状态,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中国人70%属于亚健康,而其中又有70%左右都是脑力劳动者。 劳动卫生学专家指出,超时工作造成的亚健康,通过偶然的体育运动恶补固不足取,采取桑拿、足疗、按摩等休闲娱乐的方式,也只是暂时性的缓解,及表不及里。 亚健康的最大隐患是过劳死,即过度疲劳导致猝死。在世界上,日本曾是过劳死大国,但近年来趋势明显减弱,与此同时,我国过劳死的数量却呈上升趋势:有司机倒在方向盘上、企业主倒在健身房里、女主播倒在演播室中,今年更有一重点高校发生了几个月中连续3名中青年教师猝死的事件。 北京医学会亚健康调整中心主任李建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过劳死”在许多发达国家被称为职业病,与长期超时工作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通常发生在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的,如从事医疗、IT、新闻等行业的高端人群中。“过劳死”的前期症状表现为疲劳、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气短胸闷等。出现这种表现就说明身体状况已经亮起了黄灯。 爱无力 许多“过劳模”事业有成,经济宽裕,却在感情上患了爱无力。超时工作对情感生活的侵害明显存在。除了对夫妻感情的影响,一些单身白领因为没有感情寄托而倾向于多加班,又因为把太多时间花在工作上而更加找不到另一半,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慕容惠原本在一家稳定的大型民企做董事长秘书,7年来生活节奏都很平稳。然而随着企业调整改制,她被调任到新部门,不得不每天加班到很晚。不仅再也无法接儿子放学,回到家后,儿子基本都已经睡下了,母子交流的时间更少。最近,她收到学校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儿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交上来的作业还有小保姆模仿家长笔迹的签名。孩子的成长不可能为谁停留,慕容惠说:“本来以为既然生了孩子,就一定能对他负责,可是现在觉得这话说大了。” “我的业余生活,在退休以后” 1980年创刊的《8小时以外》在创办之初以健康丰富的业余生活为号召,曾创下120万册的销量。当时,琴棋书画等内容高雅但节奏缓慢的业余生活方式被广泛提倡。在8小时工作制名存实亡的当下,杂志的内容也早与“业余文化生活”无关。 随着工作时数的加长,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领地也在不断缩小,大量通俗化或庸俗化的文化产品成为人们在短暂闲暇时的首选。 王雨曾是个文艺青年,但自从当上“过劳模”,就没什么“业余”可谈了。一周紧张的工作结束后,周五晚上,她每每恨恨地想:整天工作害得我看不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明天不用起床,一定要看个够。决心下定,但,究竟是看《红、白、蓝》还是《老友记》?看《追忆似水年华》还是《沙僧日记》?这是个问题。事实上王雨在两项选择中都选择了风格轻松的后者。 郝燕新买的房子有个大大的飘窗,她把飘窗悉心布置成一个小茶室,想象着黄昏时分能和爱人一起对坐饮茶。但事实上这浪漫的一幕从未发生过,因为她的对饮对象永远缺位。实际上,郝燕的丈夫并非没有情趣的人,他酷爱书法,常常叫嚷要把书法拾起来,但要是在退休以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