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贿赂外国政要遭指责 “金援外交”损台形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14:48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刘宏报道 日前,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外交部”2005年度的预算编列,公开预算中的“国际会议及交流”“国际合作”“国际关怀与救助”三个科目加起来共编了超过84亿新台币的经费。岛内对于台湾“金援外交”的关注再度浮出水面。 曾几何时,“金援外交”是台湾当局在“外交战场”的“利器”,凭借这巨大的金钱投入,台湾当局在国际上“挖角战”打得十分火热。十多年之后,“金援外交”弊病显现,
外交“黑金”贿赂别国政要 去年下半年可谓是台湾“外交部”最背运的岁月,各地不断发生受援国前领导人遭到当地国家司法部门的调查或逮捕,每一桩非法金钱的背后都牵涉到台湾。 去年9月初,巴拿马新政府领导人当着陈水扁的面,指责台“大使馆”在新旧政府换届前两周,将600万美元的台湾援助款项紧急拨交即将下台的政府。与此同时,巴媒体大幅报道了巴国新政府清查上届政府账目时,多项台湾当局出资的工程被列入调查重点,尤其盯住“南海基金会”。“南海基金会”借助“非营利私人组织”名义,向巴拿马提供了15.5亿新台币。而主持该基金的前总统亲信将其中的3.4亿新台币分批转为私人定存和活期存款。 在另一台湾中美洲“友邦”哥斯达黎加,前总统罗德里格斯因受贿案被逮捕,被查出任内总计分4次从台湾收受140万美元贿赂。另一“邦交国”基里巴斯也曝出收买丑闻,基国总统参选人汤哈利公开表示,民进党当局曾分3次向他提供总计8万美元的现金,用来干涉基国大选。 讨不回来的“烂债” 台湾的“金援外交”往往游走在合法与非法边缘,以银行、财团法人和基金会名义进行的贷款等项目,在法律上应要求对方偿还。不过在实际运作中,只要对方不与台湾“断交”,对方即使还不上贷款,台湾当局也不会计较,由当局编制预算,由台湾民众买单。 如果出现与台“断交”的情况,台湾就会中止援建项目、追讨借款。台湾有媒体指称,这类贷款和借款至少有100亿新台币收不回来。近来台湾“国合会”在台北打赢了一桩“官司”,台北当地的法院支持该机构拍卖瑙鲁在台的宾馆还钱。其实这个房产当初也是台湾拿出850万美元盖的。如果瑙鲁不与台“断交”,台湾肯定不会拍卖,但一旦断交,台湾就立刻“翻脸不认人”。 近日台湾《新新闻》杂志报道,台湾当局一份内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7月底,台湾的“友邦”经过台当局保证、担保后跟岛内银行贷款总金额约为543亿元新台币,最长的保证期几乎超过2121年。这些钱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借款利息都是由台“外交部”用民众的税金预算支付。 名义上“外交部”是“金援外交”的主要机构,它每年以“公开预算”和“机密预算”的方式,编列数目不小的援外经费。但“外交部”在“金钱外交”中出钱并不太多,缺口由台湾其他部门填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整合各方资源、减少外界的诟病,台湾当局以民间基金的形式成立了援外组织,这就是目前的“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国合会”),由台当局编拨专款。现在该机构保持着150亿新台币的经费,台湾每年为“国合会”编列20亿左右的预算。 “金援外交”遇到挑战 台湾前“外交部长”蒋孝严指出,台湾“外交”正面临操作粗糙、昧于政治现实的困境,“金援外交”已非万灵丹,寄望国际间对两岸“双重承认”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民进党自己也看不下去,某资深“立委”公开批评当局 “外交”不懂“零存整取”,而是“天天血拼、刷卡刷爆”(不仅指钱,更指台湾的信用和声誉)。”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