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多彩的祭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10:13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陈唯

  最先进与最落后,反差强烈但共融并存,这一点体现在广东的祭祀文化上,是如此突出而鲜明。一方面是最先进的网 上祭拜、树葬、海葬等文明丧葬备受众人推崇;另一方面,哭天抢地、漫天纸钱,甚至送上“纸保姆”等迷信愚昧方式也大行 其道;加上港澳台、海外华人回乡拜祖祭奠等,广东的祭扫文化鲜明对立而又丰富多彩。

  为死亡的美丽而动容

  3月下旬,南粤大地早早就进入了绵绵的雨季,雨中的木棉花开得正艳,雨后的松柏也绿得更翠。雨季中,已有民众 早早祭扫先人之墓。

  “思园”的“含笑树”。广州市白云山的“思园”是中国国内开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群众性骨灰植树基地。1989 年春天,第一批红豆相思、尖叶杜英和乐昌含笑在白云山麓种下,如今它们都已茂密成林,不仅为白云山增添了绿色的景点, “思园”也寄托了人们无限的思念。

  记者周日踏访“思园”,恰遇前来祭扫的关女士,她是首批将父母合葬于此的市民。关女士称,父亲生前爱花草,即 使是生活困难时期,父亲也会想方设法弄些花草回家种。如今,他们安息在这有花有草的地方,她很欣慰。

  “思园”开办以来,在此安息的骨灰有12000多件,每年都有上千民众自愿报名参加。如今,在“思园”掩埋骨 灰后,还另设骨灰纪念壁,名字刻在纪念壁上5年。5年后取下,再刻上新的名字,如此不断循环,使骨灰植树活动不断延续 下去。

  “网上公墓”跨越时空。网络公司工作的张先生,为逝去的父母建了一个网上纪念馆,将父母一生留下的照片、资料 全部输入网上纪念馆,还在网上模拟了真实场景祭奠父母。

  张先生说,他的哥哥在美国,妹妹嫁到了香港,兄妹几个聚到一块很不容易。一到清明或重阳,兄妹几个就会约好时 间,一起在网上祭奠双亲。通常是哥哥点香,他送一束鲜花,妹妹奉上一份祭品,再点一首全家人都爱听的歌曲。网上纪念馆 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他们一家又重新相聚在一起。

  在大海中永生。广东省粤剧院的文觉非先生是第一位响应政府号召,报名参加将先人骨灰撒向大海的人。如今文觉非 先生已经去世,记者采访了他的亲人。

  文先生的孩子介绍,父亲在报名后对他们说:“将家人的骨灰撒入大海,骨灰就会随着大海漂向更广阔的地方,拜祭 的空间就更大了,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拜祭,亲人们也不会总‘困’在骨灰盒那么小的地方了。这样做可以不占地方,也不 污染环境,为子孙多腾出点发展空间,也算是替亲人们多做些善事。”

  据了解,广州市殡葬服务公司自1988年率先在全国开展骨灰撒大海活动以来,已有近万先人的骨灰在茫茫大海中 得到“安息”。多年来,有数万人参加骨灰撒海活动。

  据广东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官员介绍,广东的殡葬改革也走在全国前列。遗体火化量、火化率超过95% ,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在广东,殡仪馆的化妆工、运尸工、火化工都是殡葬专业科班毕业生。

  近四年,广东先后投入8亿多元,新建43个殡仪馆,改造了旧殡仪馆,使全省目前投入使用的殡仪馆达到93家, 从事殡葬业人员逾11000多人。因火化而节约殡葬用地2000多公顷,节约木材逾50多万立方米。

  旧习俗依然大行其道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今年广州某些地方民间的祭品不仅有传统的烧“全猪”、“烧鹅”、鲜花,还有“纸保姆”乃至 “纸童男童女”等出现。追踪一些推销“纸保姆”、“纸童男童女”祭品摊档时,摊主承认“生意当然好了,先人也需要嘛” 。

  记得,近年清明时节祭祀烧“纸小姐”已屡见不鲜,受到媒体的“重炮轰击”。但是,“纸小姐”非但没有绝迹,如 今又冒出“纸保姆”、“纸童男童女”。可见,在祭品品种设计问题上,一些人不断“开拓创新”,已达到令人作呕、令人愤 慨的地步。

  而还有令人称奇的,在广东省佛山市,7、8岁的小孩就早早有了墓地。据了解,为提早抢占越来越稀缺的“风水宝 地”,佛山不少上年纪的市民为自己准备好墓地还不算,就连自己子孙以后的安乐归宿也事先储备。

  目前,佛山一些经营性墓园中的“宝地”已极为抢手,往往刚开发便以极高的价钱预定了出去。有的孩子甚至觉得有 了墓地是件很荣耀的事情,进而在同学中互相攀比。

  前不久,广东某媒体就“爆料”出一个实例。阿宝是佛山某小学的二年级学生,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家境优裕。由于 贪玩,阿宝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在班上位置倒数。为此,老师少不了经常教育他要努力学习。前几天,阿宝来上学时,显得 非常得意,见同学就问:“你们有墓宅吗?”

  原来,阿宝的爷爷奶奶在南海区某墓园为他预定了一处墓地,“风水”极好。班主任陈老师告诉记者,当时阿宝曾神 气地炫耀:“我爷爷说了,我的墓地能保佑我考上大学,做大官。”陈老师反映说,让她感到担心的是,班里的一些同学见阿 宝有了墓地,反而露出羡慕之色,吵着要让家长给自己买一块。

  据阿宝的母亲说,给孩子买墓地是爷爷奶奶的意思。本来是想给阿宝爷爷选择合适的落脚地,结果在南海某墓园发现 了一片位置极好的墓地,“风水先生”认为那里“藏风得水”、“左龙右虎”,非常吉利。于是在老人的坚持下,全家将整片 墓地都买了下来。那片墓地分好几块,给阿宝留的是最好的一块,家里人都希望他以后能够顺利、富贵。

  风水让豪华墓地走俏

  据了解,一般墓园分为两种,一种是公益型公墓、骨灰楼;另外一种是经营性公墓。和公益型公墓不同,经营性公墓 由个人或单位选址修建,政府部门不进行拨款,佛山现有这样的经营性公墓6家,其中在南海有3家。而豪华墓地,多出现在 经营性公墓,因风水而定价。

  据南海一家中低档墓园的工作人员介绍,普通墓地的价格一般在六七千元,而在一些地方,价格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比 较大,位置好的墓地可以以十几万的价格卖出去,不少人还一次买好几块。

  记者在这家墓园碰到了一位刚办完亲人骨灰寄存的中年妇女,“墓园的好地方都留给那些活着的人,不在世的人反倒 进不了墓穴。”她认为,应该把墓地的价格降下来,同时,对于活人买墓应该有一些限制。

  据了解,目前珠三角一些大中城市的墓地费一平方米约为1.5万元。由于有利可图,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大批报建公 墓,不少房地产商也做起墓园生意。不久前广东省有关部门检查发现,某县级市已批准建成公益性公墓8个,并且向外打出“ 实行火化后惟一可以土葬的地方”等宣传标语。一些地方哄抬墓价,一块豪华墓地索价高达几十万元。

  这种风气,在长三角的浙江温州,也屡见不鲜。温州市乐清县,是温州经济发展最早、最活跃的地方,被称为温州经 济改革的发源地;前几年,也大造“椅子坟”、造成“青山白化”现象十分严重。

  据了解,温州曾在浙江省推行殡葬改革制度时排名倒数第二。温州市民政局殡改办一位负责人称,在温州人观念中, 造房、生儿、造坟是人生三件大事。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温州人更津津乐道:“富不富,看坟墓”。

  两个相似地区,两个相似的问题,可以看出,经济发达,但精神落伍。这两个地区,生意人都讲风水,浙商投资地产 必请风水先生,而传统广东生意人,店铺必有神龛,香火不断。

  我们探究可以发现南粤地域的特殊,导致传统保留较深厚。南岭南亘于广东北部,将其隔成一个较独立的文化单元, 这就导致了旧习难改的惯性。

  祭祖带来多元色彩

  广东是有名的侨乡,改革开放后,回乡祭祖风气日盛。叶落归根、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不管客居何处 ,到清明时拜祭祖先,回乡寻找心灵的依托,是每一个海外华人的心愿。

  据去年深圳海关的统计,清明期间,往返大陆的港人有470万之多,对于600万港人,这一数字说明,多数港人 回乡祭祖。其实除了港澳台地区以外,东南亚华侨,美国华侨,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在这一时节也纷纷赶回故乡,他们在寄托 哀思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的祭祀文化。

  他们有的保留了中国的传统,为先人送上“金猪”、点心,焚香烧烛;有的用鲜花拜祭;有的海祭;有的植树寄哀思 。

  其实,广东先进文明的祭祀之风能走在全国前列,华侨带来的影响功不可没。在广东各墓园,墓园文化最好的要数华 侨为先人修建的墓园。没有奢华、没有喧嚣,平易朴素中透着浓浓的文化艺术韵味。在这里,你体会到的,哀思似乎已远去, 留下的是文化的韵味与安宁的美丽。

  人间百态事,世间众生相。清明祭扫尽管是一项民俗,但映照出如今社会的风气。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