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举行定期高层对话有助于降低双方冲突概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16:53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4月8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对外宣布,美中已同意就政治和经贸问题定期举行高级别会谈,商讨阻止朝鲜发展核武器,打击恐怖主义和恢复苏丹的秩序等问题,美方代表团由副国务卿佐利克牵头,中方也将由一位副外长担纲。鲍彻说,双方举行定期高级别会谈,是华盛顿想承认中国正在亚洲和世界事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为什么不是战略对话
勿庸置疑,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中美关系都要在中国实力和影响不断增长的背景之下发展。一方面,中美都要考虑这种变化对自身利益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日益壮大也为中美两国在有共同利益的地区和世界事务中更好地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中美之间开展高级别定期会谈,就像此前双方设立最高领导人电话热线一样,为双方的沟通和对话加入了一个积极因素,这无疑有助于两国进一步消除误判、减少麻烦以及增进合作。 然而,美国媒体也指出,美国政府选择将这样的会晤称为“全球对话”而不是“战略对话”,因为“战略对话”专指美国亲密盟友间的对话。这也说明,美国对于中国的猜疑和忧虑依然存在,“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虽然不再挂在布什总统的嘴边,但是却潜移默化植入美国决策者的头脑中。 尤其是在一部分美国战略家中,进攻性现实主义的思维模式仍然大行其道。在这种思维模式之下,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原有霸权国家,中国的崛起也必然导致美国实力和影响的下降,因此美国必须预先采取措施抵消中国崛起带来的影响。美国《波士顿环球报》近日报道说,五角大楼官员正在准备一份机密报告,报告指过去几年里中国军力大幅提升,很快就有足够的能力阻断美军协防台湾。稍后《华盛顿邮报》也对中国军力增长对美国的威胁做了详尽的报道。无疑,这些报道都是为美国国防部今年推出《四年防务研究》报告预热,想必这个四年一次的美国军事战略评估将会更多地围绕中国威胁展开论述。 坏事总要发生 根据著名的“墨菲定律”,只要有发生坏事的可能,不管可能性有多小,这个坏事肯定要发生。这种“坏事总要发生”的理论不是占星师的巫术,也不是撒旦的诅咒,而是数理统计中的一条简单的规律。它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 pn=1-(1-p)n (等式左边pn代表第n次事件发生时的概率,编者注) 由此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当n越来越大时,pn越来越接近1。把这个定律套用到中美关系上:假设中美关系存在发生冲突的可能,那么冲突肯定要发生。 中美关系的“墨菲定律”过去一次次应验过,从炸馆、撞机到贸易摩擦,“坏事”总是变着花样出现。但是这些坏事怎么也没有美中两国发生军事冲突对各自利益的伤害大,而这又是不能排除的可能,尤其是在美国军事力量在台海问题介入越来越深的情况之下。 摆脱“墨菲定律”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美国这种军事介入加深有着这样的逻辑:五角大楼针对中国军力增长的担忧源于美中因台海问题而发生的冲突,而中美台海冲突的假设前提是中国统一对于美国战略利益的巨大损害。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五角大楼的这个逻辑恐怕也会惹上帝发笑。 因为人类的社会理论来源于对过去的总结,所以很难精确地说明未来的发展,具体到国际关系领域,也不能用一种理论的视角说明全部国际问题。 所以,要摆脱中美关系的“墨菲定律”,首先就要转换思维模式。应该看到,导致国家间猜忌的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某种程度是建构的结果,人类社会发展有客观力量的推动,但是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否则便不能说明人类生存交往的意义。美国霸权的可能衰退并不一定是中国崛起的结果,广阔的世界舞台也完全可以容纳中美两国各自生长的实力和影响。如果美国的某些战略家能够摆脱美中必然冲突的思维定式,那么中美关系的“墨菲定律”也就失去了可以应用的条件。 其次,要摆脱中美关系的“墨菲定律”,机制的建设不可缺少。这种机制包括共有观念、规则和机构等方面内容,其核心乃是建立一种稳定而合理的国际秩序。中美两国定期的高层对话,无疑就是这种努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在某些人还暂时无法摆脱旧思维模式的情况下,将冲突概率降至最低的一个办法。作者:喻胜君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