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度结盟开发海外能源 缅甸成为新热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14:03 南风窗 | ||||||||
自911事件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美国加大了对中亚的政治、军事、经济渗透,对我国参与这一地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构成了挑战。专家指出,在此形势下,我国企业“走出去”以购买油田股权的方式,积极参与周边缅甸、越南、泰国等国家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并利用地缘优势共同建设周边国家至云南等西南省区的石油天然气输送项目,将成为我国石油企业的又一重要选择。
而这一选择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层面上都不能忽略印度的存在。2004年印度在能源消费大国的排名中上升到第四位,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中印寻求海外能源的竞争已不可避免,俄罗斯、伊朗、澳大利亚、苏丹、委内瑞拉、越南、缅甸和整个西部非洲……几乎每个能源富国,都同时成为中印能源外交的目标。尤其在修建中缅石油运输管道的问题上,中国很有必要取得印度的合作。 能源安全对各国的战略意义都过于重大,当务之急是如何实现和平竞争。新加坡《海峡时报》2005年3月初评论说,中国和印度有可能于今后30年在世界主要产油区,比如中东,结成重要的战略联盟。由于中印关系的发展交织着历史积怨和现代的嫉妒情绪,要真正实现这种合作尚需不懈努力。 东南亚成中国主攻方向 一条曾被新浪置于头条的新闻是:继2004年11月中菲双方签署在南海共同研究油气资源协议后,越南于2005年3月14日加入了中菲之间的协议。3国石油公司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说,这一协议不损害各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尽管这项协议目前只停留在前期评估阶段,不涉及后期勘探、开采,但却标志着中菲越在海洋能源勘探开发问题上迈出了历史性、实质性的一步,也表明中方一直执行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正在加速推进。未来不排除其他东盟成员加入与中国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行列中来。 由此似乎不难预判,在中东、非洲、拉美的石油主产区离本国太远,俄罗斯和中亚的情势又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逐渐把海外能源布局的主攻方向“收拢”到东南亚。 最近,在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方面,另有一件事颇引人注目,那就是中国和缅甸修建输油管道的计划。这条管道将从缅甸西南部(实兑)海岸一直通到中国的云南省昆明市。该计划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仰光的消息灵通人士指出:“缅甸政府官员2004年12月在视察中国已获试钻权的矿区附近时说,这里要新修一条公路,一直通到中国的云南省。中国似乎打算随后铺设输油管道。” 香港《文汇报》2005年1月10日报道说:“中缅石油管道已通过论证。”大陆的官方渠道也证明了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3月22日透露,重庆市政府和中石化正在向国务院争取,从缅甸铺设一条石油管道,经云南进入重庆。 缅甸成能源开发新热点 中国热心从缅甸铺设输油管道,除了先前舆论所普遍认为的,是为了取得与从中东经马六甲海峡进口石油相比的诸多优势——在运输上花费时间短,可防止石油“生命线”被切断,而且还能避免遭到在马六甲海峡出没的海盗的袭击等——之外,还因为可以就地在缅甸开发和进口石油资源。 据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公布的最新数字,缅甸陆地和近海已探明石油储量达31亿桶,天然气储量达1.442万亿立方米。近年缅甸每年生产原油4000多万桶,天然气80多亿立方米,出口天然气50多亿立方米,创汇5亿多美元,发展潜力巨大。 缅甸的东邻——泰国早已捷足先登。2002年11月起,泰国PPT石油部门每天平均从缅甸进口天然气10亿立方英尺,进口总量达泰国需求总量的50%。 缅甸对外国公司开发其油气资源同样采取产品分成制,外国公司可得到所发现油气产值的30%。目前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已与24个国际石油公司签订了39份43个区域的产品分成合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已参与缅甸油气地质勘探工程,另外中石化云南公司也在考虑参与缅甸北部的石油开采。 更具实质意义的是,中国已经开始着手缅甸的海底油田开发。2005年1月底,由中海油缅甸有限公司、新加坡Golden Aaron Pte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三家组成的联合体,同缅甸能源部下属的缅甸石油与天然气公司再次签署了开发缅甸C1、C2和M2区块石油气的产品分成合同。其中C1、C2为陆上石油气区块,M2为海上石油气区块,3个区块的总面积为2万平方英里。加上2004年10月、12月双方签署开发的另外3个区块,这6个区块的总开采面积已经超过我渤海油田,是我投资缅甸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2004年早些时候曾暗示,它可能与欧洲公司做一笔交易,把它在里海获得的石油与欧洲公司在亚洲炼油厂生产的石油进行交换。如果这笔交易成功,中国可以收购欧美公司在缅甸近海开采的天然气,然后通过缅甸转运到中国西南地区。 印度在缅影响不容忽视 可是就在中国拟在缅甸修建输油管道的同时,印度在缅甸的动作也颇为惊人。2005年2月上旬,缅甸、印度和孟加拉3国的能源部长,在缅甸首都仰光,达成了经孟加拉拟建中的管道将缅甸天然气输送到印度的共识,并商定正式合同于3月份在达卡签订。这条管道被提上议事日程,仅仅缘于2003年印度石油部门代表团的一次缅甸之行。 1988年以来,印度对缅甸一直实行制裁政策,后来由于担心中国与缅甸走得太近,才开始加强与缅甸的关系。近年来,印缅领导人交往频繁,经济合作也次第展开。特别是2000年后,印度放弃制裁,同意承建缅甸通往印度的铁路工程,现在又拟建上述始于缅甸若开邦的首府实兑,经孟加拉陆地境内通往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的天然气管道。 印度原油需求的70%依靠进口,而缅甸与印度地缘相接,彼此进行石油与天然气业合作尽得地利优势。目前印度GAIL公司和OVL公司分别在缅甸若开近海的A-1作业区内各占10%的股份,这一作业区的另外两个股东分别是韩国的Kogas公司(占股20%)和大宇公司(Daewoo)(占股60%)。据GAIL公司的天然气输送管道计划显示,上述A-1作业区天然气的储量约为907亿立方米,占全缅6.3%,可供开采量为177亿立方米。 2000年以来印度的言行与外交实践告诉我们:第一,受地缘政治的影响,互邻的印缅关系是印度国家利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缅甸有印度的地缘利益,印度不会让中国在缅甸独大;第二,印缅关系已非常深入,任何一个国家在与缅甸发展关系时都不能忽视印度的存在。当前印度在安达曼海有军事基地,中国在那里的缅甸岛屿上也有军事人员。对于中印这两个能源大买家来说,最好的和平竞争方法,就是重温1950年代的中印缅三国共同创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摒弃前嫌,共同维护印度洋海上通道的安全。 中印能源海外合作破题 6%至10%的高速经济增长,使得中印两国对能源的需求飙升。事实上,印度更“饥渴”些:中国在1993年开始变成了一个主要的石油进口国,而印度自从二战以来就一直是能源进口国;中国1/3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而印度2/3的石油仰仗国际市场。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预计,在未来15年时间里,印度的石油需求可能增长一倍以上。 中印海外能源遭遇战似乎不可避免。英国《金融时报》就此评论说,现在几乎每周都有印度或中国公司宣布类似的能源交易,这两个亚洲新兴的经济大国为保证燃料供给安全,确实已经展开石油外交的较量。然而,从刚性的领土争端、军备竞赛过渡到柔性的能源争夺,不正印证了“911”之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令中印关系回暖的趋势吗? 事实上,中印2004年开始出现的合作苗头,现在已成为两国正在努力的方向。据凤凰卫视去年底的报道,印度曾主动提出修建昆-加(昆明-加尔各答)空中走廊和修建昆明经缅甸到印度的公路。印度近日还释出善意说,希望印中在国际油气项目上合作。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艾亚尔2005年3月23日表示,既然印中都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那么两国就应该在世界各地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上合作,而不是互相竞争。艾亚尔举例说,苏丹的例子就是两国能源开发合作的典范。中国在喀土穆建造了一个炼油厂,而印度建造了一条管道,把提炼好的产品输送到附近的一个港口后再出口。 中印两国都没有与英、法、俄、美结盟,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在能源问题上结盟是可行的。而且,中印结盟对于分享彼此能源采运的经验,抵抗超级大国的压力都是有帮助的。2004年1月初,印度与伊朗就液化天然气供应和入股多个油田项目,缔结了一份价值400亿美元的合同。印度和伊朗2005年2月21日还讨论通过“延长一条经过巴基斯坦的管道确保两国之间直接供应天然气”的计划。这条2700公里长的管道耗资45亿美元。据透露,还将讨论把管道延长到中国。美国务卿赖斯2005年3月16日访问印度时表示关注印伊能源合作,反对修建印伊天然气管道,但印度总理辛格暗示不改初衷。 温家宝总理在访印前夕表示:“我希望庆祝中印建交55周年成为中印合作新起点。”温总理希望在三个问题上与印方达成共识:第一,从战略和全局上充分认识中印友好的重大意义;第二,挖掘潜力,扩大合作,共同发展;第三,共同确立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的原则。他请记者告诉印度人民,中印两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朋友。他还语重心长地引用印度著名佛教典籍《奥义书》里的一段话:“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文化辉煌,永远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 林锡星(广州) 相关专题:南风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