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专题 > 正文

法制晚报:一道环评题考倒环评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14:22 法制晚报

  新闻提示

  备受关注的圆明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至今尚未找到环评单位。鉴于五一已过、工程无实质性进展、问题的长时间搁置已给国家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国家环保总局向圆明园管理处发出了最后通牒:40天内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湖底防渗工程已叫停40多天、听证会已开过快一个月,圆明园管理处竟连环评“写手”也找不到,要再挨40天才能见下文。但如果仍无环评机构挺身而出,是不是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损失与日俱增?

  我以为,除了盯紧圆明园管理处,国家环保总局还应直面这一问题:去年12月30日,其公布了2000—2004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考核合格单位,具备甲级、乙级资质的分别有181家、677家,但为什么现在它们却无一敢出面做这件分内的、也有利可图的事?

  按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环评三处负责人李天威的说法,圆明园环评成了烫手山芋是因“圆明园铺膜”事件的特殊性和社会性。特殊性和社会性是指什么?他未明言。某报5月9日发表的社论给出了一种观点,它认为,环评机构怕出手的可能之一是因为其中存在着风险——不完全是自身技术的不足,或许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的公众疑惑和官员“问责”的压力。

  循烫手山芋无人问津的上述思路,回顾前期故事,明显能想到的是:一、事情本有争议,环评做好难度大;二、事情已经公开,环评报告要见光;三、事情涉及利害,环评结论得罪人。

  不过再思,这些对真正具备合格资质的环评机构,都不该是真正障碍——有了金刚钻,还怕揽瓷器活?山芋烫手,皆因手本身不禁烫,藏起手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属于南郭先生,只能小打小闹或悄然蒙事,要么缺乏职业操守,没有坚持实事求是与科学精神的素养和勇气。

  试想,由国家环保总局刚考核审查后公布的858家资质合格的环评单位,100%或畏难,或惧公开,或怕得罪人,而我国环评事业将何去何从却又操在它们手中,这是怎样的尴尬?

  圆明园环评这道题,考倒了整个环评界,其含金量、公信度之低和环保体系源头的瓶颈之细暴露无遗。有人建议,请国外环评机构接手圆明园环评,作为权宜之计虽不错,却非治本之策。 100%袖手旁观,账当然不能100%算在环评机构头上。它们面对的现实生态,若远不足以使它们自觉靠货真价实的本领生存,靠独立精神和公正立场发展,则实难指责如此趋利避害的选择。就此,把关环评机构资质的国家环保总局,会生何感慨,有何反省,作何努力呢?本报特约评论员 祝俊初

  相关专题: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