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东:对台新思维的真正开端(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11:38 中国新闻周刊 | ||||||||
徐博东-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 【提要】对台新思维的真正开端是“5•17声明”,出台《反国家分裂法》的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台工作应该恩威并施,以后工作的重点放在争取民进党上。连宋大陆行,使得两岸关系缓和,但对两岸关系应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以下为徐博东发言: 前面两位讲得很好,给了我很多启发。他们从宏观的视角来看两岸未来的关系,我更多的从微观方面谈。
5•17声明是对台新思维的真正开端 大家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最近以来,仿佛对台局面整个开朗了,出现了新的局面。这是什么原因?这个局面是我们党这么多年一贯的对台湾政策累计起来的结果,正好在这个时间点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说是一个新的变化。胡总书记亲自主导对台工作之后,确实在政策和策略上有一个新的做法和新的思维,这个局面打开了,也是不能否认的。 新的思路,新的做法,有些人认为是从《反分裂国家法》开始的。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从“5•17声明”开始,“5•17声明”是一个新的政策的出台。过去我们做了十几年的对台研究,这么多年我始终憋着,每回都是李登辉或者陈水扁出招,我们在被动应招。我们在拼命预测他们5.20讲什么,研究我们怎么应付。“两国论”我们怎么应付,公投结果出来以后,我们怎么应付。我们这么多年来对台研究就是在应付。“5•17声明”反过来了,我们先出招,让他们应付我们。过去叫“听其言,观其言”,现在是“听我言,观你行”。这样一个策略变化,在台湾的意料之外,特别是在陈水扁意料之外。从5•17一种新的做法出台后,接下来所有的做法我认为都没有超出“5•17声明”的范畴。只不过“5•17声明”,在那个时间点上,我们的话说得比较激烈,用词比较尖锐,现在相对来说,同样一个问题我们用比较缓和的词语。比如对台用武的问题,5•17说“不信邪”,说“不惜一切代价”之类的话,《反分裂国家法》不用“武力”这个提法,而用“非和平手段”的提法。还有最近关于农产品的一些做法,大家津津乐道,说这是一个好主意,对争取台湾民众,特别中南部的农民起了很好的效果。但实际上,“5•17声明”里就有农产品销售大陆的提法。后面紧接着春节包机,然后销售农产品等等,这都没有超出5•17的政策。有些比如春节包机的措施。并不因为阿扁上台,我就不出台这些政策。也就是说,我们并不那么在乎什么人执政。 出台《反分裂国家法》成绩斐然 不可否认,《反分裂国家法》是两岸关系形势的一个转折点。敢于在那个时间点上推出《反分裂国家法》是要有勇气,魄力,胆识的,是要经受住巨大的压力的。而且当时由于春节包机和“双亚”赴台湾吊唁辜振甫,国际方面和台湾也好开始置疑在这个情况下还有没有必要出台一个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反分裂国家法》是一个战略的举措,不是一时的需要,我觉得它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效果。 《反分裂国家法》至少有下面可以看到的重要的成效。一个是表明“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这一点可以说不光是旁观者看得清楚了,如新加坡的李光耀看得清楚,我看连阿扁都看得很清楚,许文龙都看得很清楚。陈水扁公开讲,李“总统”主政12年做不到的,他阿扁也做不到。也就是说把权交给李登辉也做不到,这等于是从阿扁嘴里说出来“台独”是一个死路,许文龙也是公开地表示“台独”是一个死路。 另外一个是,破解了所谓中共是“纸老虎”的这样一个民思。中共是“纸老虎”在岛内多年来被“台独”宣传。《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非常清楚讲明了,如果真要搞“台独”只有采取非和平手段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现在在岛内恐怕已经听不到中共是“纸老虎”的言论了。 第三个,扭转了台独的话语大权。这几年,“台独”分子苦心营造,好像“台独”是天经地义的,好像是主流的,谁要讲一个中国,谁要讲一国两制,是要冒风险的,更不要讲统一了。92共识,到了选举的后期,92共识也是收起来不敢讲的。至于说我是中国人,岛内如果有个人说“我是中国人“,别人就会觉得他胆真不小。现在连宋到大陆来,非常理直气壮地讲,现在岛内也开始有这个气氛。岛内的很多朋友,多年非常憋得慌,近年来到大陆,跟他们接触,感觉心情舒畅多了,不再是前几年的憋闷了。现在再看看,“台独”已经是理不直气不壮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这些景况都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过去我们一些领导人讲过很多政策,《反分裂国家法》都没有超出原来那些,讲得甚至比原来更缓和。但是《反分裂国家法》为什么起那么大作用,关键是法律是带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是全国13亿人民的民意。我们过去讲的民意,说多数台湾民众并不赞同台独,我们现在说依法遏制台独作用比我们原来预想的作用效应还大。至于各个方面的反应,以我个人观察,确实比预料得要好一些。当然我们的操作也要讲究策略,还得顾及到岛内的环境。 《反分裂国家法》,就让台湾民众清楚,不能把自己和“台独”拴在一块儿。我们还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就是,做台湾人民的工作是多层面的,不光是给台湾同胞优惠政策。讲统一的好处,还要讲不统一的坏处。讲反对“台独”有什么好处,搞“台独”有什么坏处。让广大台湾民众能够跟台独划清界线,这也是做台湾人民工作最重要的一个层面。 目前的很多工作,在某些方面还可以更软一些。连宋来大陆的成果有两个,一个叫“新闻公报”一个叫“会谈公报”。这两个成果对陈水扁的影响,我看不能太乐观。陈水扁现在没有选举压力,他或许想有历史地位,或许能在两岸关系上有所突破。但我们要看到,他不可能孤家寡人自己完成转变,他还必须说服民进党内其他人,说服民进党的支持者。他虽然没有选举压力,但其他人有压力。民进党的支持者长期以来被“台独”引导到目前这个地步,台独成了民主党的主牌,陈水扁要想把这张主牌扔掉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下面的支持者会跟不上,想不通。何况还有台联党虎视眈眈要争夺民进党的选票。 对两岸关系应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怎么评估目前的状况呢?现在两岸气氛比较缓和,好多人认为两岸之间仿佛就春暖花开了。但我还是比较认同谨慎的态度。首先我们很多策略制定恐怕得更细腻,执行还得更加如履薄冰。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遏制“台独”比较容易,促进统一更困难。遏制“台独”连美国都不反对。为什么叫《反分裂国家法》,不叫《统一法》。美国也不赞同“台独”,因为搞“台独”会引起两岸战争,另外反“台独”岛内大多数民众也赞成,国民党和亲民党都是反“台独”的,所以能和国亲两党很好合作。但是一到促统的时候,美国虽然反对“台独”不希望两岸打仗,但谈到统一,美国就会认为妨碍了他自己的利益。另外,讲“统一”,大陆和国亲两党也有很多分歧。究竟是邦联制,还是联邦制?马上就涉及到统一模式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工作还仅是开始,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我认为,连宋此次大陆行,使两岸关系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和缓和的迹象,但这只是迹象和积极因素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构性的矛盾依然存在。所以对于后面究竟如何发展,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尽管潮流不可阻挡,尽管那种草莽性的激进“台独”大概不会出现,阿扁不敢搞“台独”,但是以后的“台独”可能会更加精细,更加细腻,更加细致。 彭伟祥:谢谢徐院长的发言,下面请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的彭主任发言。 相关专题:新闻中国五月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