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歹徒劫持母子续:男孩脑电波有微弱反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9日03:15 新闻晨报 | ||||||||
妇女在和劫匪交涉 资料图片 3岁男孩急需“安宫牛黄丸” 爱心伴随市民献药急送杭州 晨报特派记者 杜琛 晨报记者 邹颖琦 实习生 刘东辉
晨报讯 昨日晨报刊登《遭劫3岁男童至今仍处于危险期 其母急寻10年前安宫牛黄丸》一文,报道了因4月30日曾被歹徒劫持而受伤的男孩,现病情危重,急需10年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昨天从清晨7时起到晚上10时,晨报共接到了107位热心读者的电话,表示要赠送药丸。75岁的姜风老先生更是大清早赶到了报社,将自家珍藏了16年的两粒药丸交到了正准备赶赴杭州进一步采访的晨报记者手上。 昨天傍晚,晨报特派记者将这两粒药丸和上海市民的爱心带给了彭彭的母亲朱女士,朱女士非常感动,希望借晨报转达她对上海市民的真挚谢意。在接受晨报记者面对面采访时朱女士透露,在劫持中受伤的孩子病情有所好转,脑电波有了微弱反应,但依旧没有脱离生命危险,仍处于重度昏迷状态。可以帮助孩子促醒的药物安宫牛黄丸已经陆续找到,在服用第一粒后其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孩子的血钠、体温等指数已恢复到正常标准。 昨天,晨报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网友的关注。不断有送药的好心人打入晨报热线,让晨报热线实足“高烧”了一次。同时,晨报的报道出现在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显著位置上,牵动了很多网友的心,大家都希望通过晨报能让自家的药箱中的小药丸能为挽救3岁男孩彭彭的未来尽一份力。 截至发稿前,晨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同仁堂确实已经停止生产10年含有犀牛角成分的的“安宫牛黄丸”,而男孩母亲还需要一些这种北京同仁堂产的药丸,故本报希望市民继续留意家中的小药箱,及早联系我们,我们将带去你们的爱心。晨报热线:(021)63529999 安宫牛黄丸起作用 男孩脑电波有了微弱反应 晨报特派记者 杜琛 杭州报道 昨天傍晚,晨报特派记者将这两粒药丸和上海市民的爱心带给了彭彭的母亲朱女士,朱女士非常感动,希望借晨报转达她对上海市民的真挚谢意。朱女士向晨报记者透露,在劫持中受伤的孩子病情有所好转,脑电波有了微弱反应,但依旧没有脱离生命危险,仍处于重度昏迷状态。可以帮助孩子促醒的药物安宫牛黄丸已经陆续找到,在服用第一粒后其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孩子的血钠、体温等指数已恢复到正常标准。 首粒丸药让血纳指数下降 朱女士告诉记者,4天前,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给彭彭找了一粒20年前同仁堂产的安宫牛黄丸,在孩子服用后的第二天,药物就开始产生作用,孩子的开始拉肚子,不停排泄里面的毒数。更为欣慰的是,摇用后,孩子的血钾和血纳的指数逐渐下降,特别是血纳指数,从服用前不断攀高转为下降,现在已经回落到150,恢复到正常人指数。 据主治医生讲,血纳指数的高低通常是由中枢神经调节,因此孩子血纳指数好转说明孩子苏醒的可能性非常大。 与此同时,经过连日来的治疗,孩子的胃功能也显示出恢复的迹象,胃肠道出现蠕动,医生可以清晰听到肠鸣音。体温也稳定在正常的37度左右。 不过,彭彭尚没有脱离“植物状态”,瞳孔还是散的,医生通过光、角膜、刺痛等方式作用他,结果都没有任何反应。 10年前同仁堂丸药才管用 朱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的安宫牛黄丸有很多种,但都没有含有真正的犀牛角,只有10年北京同仁堂产的安宫牛黄丸含有真正的犀牛角材料,而且其中的犀牛角大多产自巴西,效果非常好,另外药丸里面所含的牛黄也最好出自牛的胆管。至于药丸的时间,因为是中药材,时间越长越好。 截至昨晚10时,朱女士告诉晨报记者,在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已经有1000位全国各地的好心人,愿意提供自己收藏的安宫牛黄丸,而且已经找到相当数量符合要求的安宫牛黄丸,目前,各地医院正对这些安宫牛黄丸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部分最快将于明天送达治疗医院。 关键的第二次手术将进行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孩子接受治疗的医院时,医生正为孩子做了脑CT。朱女士告诉记者,结果将在今天出来,如果脑内状况允许,医生孩子将择日为孩子进行劫持后的的第二次手术,这一次手术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着孩子未来康复情况。 为了让孩子早日苏醒,医院除了急寻安宫牛黄丸这一药物治疗外,还运用中医理论中针灸,机体运动等方法进行治疗,但至于能否彻底让孩子苏醒,主治医生表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把握。 妈妈噙着泪水轻声呼唤 现在,孩子24小时都在医院的重症病房接受治疗,家属只有在每天下午3点至3点半之间被允许与孩子见面。 “宝宝,快醒来不要再睡了。”每天短暂的母子相见时,看着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的孩子,朱女士总要这样不住地呼唤。 昨天,她给孩子带来了他喜欢的奥特曼动漫系列中的一集——《纳伊斯》,出事前,彭彭无数次让妈妈替她买,但都没有找到。 现在,这位年轻的妈妈只能抹着眼泪,一字一句读给静静躺在病床上孩子,而当她不能待在孩子身边时,他就把自己的录音放在孩子枕边。“希望他能快些听到妈妈的声音。”朱女士每时每刻无不这样祈祷。 她还从家里带来了一把躺椅,放在病床外,她说,“从他出生后,我没有一天与他分开过。” 朱女士说,她根本不相信孩子就这样“睡着”了,曾经那是一个多么活泼好动的孩子,每天总是滔滔不绝,爬上爬下。而且特别聪明,两岁时,舅舅来家里玩发现椅子坏了,他就知道从抽屉拿出十字和平头螺丝刀让舅舅修理。 从昨天清晨7时到晚上10时,不断有送药的好心人打入晨报热线。同时,晨报的报道出现在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显著位置上,牵动了很多网友的心,他们通过各种途径终于找到了晨报。大家都希望通过晨报能让自家药箱中的小药丸能为挽救3岁男孩彭彭尽一份力。截至昨晚10时,晨报共接到了107位热心读者来电想要赠送药丸。 75岁的姜风老先生更是大清早赶到了报社,将自家珍藏的2粒药丸交到了正准备赶赴杭州进一步采访的晨报记者手上。 | ||||||||